施蛰存,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05 年 12 月 3 日生。原名施德普,笔名
有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幼时随父母去苏州,后迁居上海松江。
中学时代开始写作,并向《觉悟》、《礼拜六》等刊物投稿。曾与戴望
舒、 杜衡、 张天翼等组织过文学团体——兰社。 1922 年入杭州之江大学。1923
年入上海大学。1926 年秋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
等创办《璎珞》杂志。在此发表了成名作《春灯》(后改名《上元灯》)。
1929 年后在水沫书店编辑《无轨列车》、《新文艺》。 1932 年至 1935 年
主编著名的《现代》杂志,这期间,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出版。作品多以
怀旧感情表达少男少女的恋情和小市民的生活。抒情气息较重,艺术上颇具
特色。《上元灯》通过元宵节前扎灯、赏灯的活动,真切地表现出少男少女
的恋情,呈现一种扑朔迷离的诗境。《周夫人》则通过一个十二岁男孩的眼
睛和感觉,表现出年轻寡妇内心的痛苦与追求。
作者有意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创作的心理小说,主要收在《将军
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三本集子里。其中《春阳》不仅思
想上具有反封建意义,而且艺术上也相当成功。作品细致地描写了一个三十
多岁的中产阶级妇女隐秘的内心活动。十几年前,她为了要得到夫家一大笔
产业,竟抱着未婚夫的灵牌而举行了婚礼。她虽然得到一大笔财产,却只能
孤身过活。作品写了她在温暖春光中的微妙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她渴望爱情,
追求幸福的热切心情。小说采用某些近似意识流的手法来写。写得明白晓畅,
绝不晦涩。而更能体现心理小说特点的是《梅雨之夕》。小说几乎没有什么
情节,只是写一位带雨具的青年男子在街头碰上个避雨的姑娘主动将她送回
家时一路上的心情。一次完全没有结果的萍水相逢。作者把男主人公心理的
活动写得极为细腻而富有层次,作品自始至终能紧紧抓住读者,不断使人发
出会心的微笑。
1936 年出版的《小珍集》,表现了作者由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回归。
它的回归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一种发展,它扬弃了现代主义中自认不适宜
的部分,而保留了心理分析小说的某些长处。作品比较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生
活中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倾向。
抗战以后,赴云南、厦门等地在大学任教。1947 年回沪,在暨南大学、
光华大学执教。这期间除写些散文外,主要从事翻译,译作甚丰。解放后一
直在华东师大任教,致力于古典文学、文物考古和外国文学的译介。他集作
家、学者、教授于一身,“米寿”之年仍笔耕不辍。1993 年荣获“上海文学
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
施蛰存主要著作书目[创作书目]
江干集(短篇小说集)1923 年,上海维娜丝学会
追(短篇小说集)1929 年,上海水沫书店
上元灯(短篇小说集)1929 年,上海水沫书店
娟子姑娘(短篇小说集)1929 年,上海亚细亚书局
李师师(短篇小说)1931 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将军底头(短篇小说集)1932 年,新中国书局
梅雨之夕(短篇小说集)1933 年,新中国书局
善女人行品(短篇小说集)1933 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小珍集(短篇小说集)1936 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灯下集(散文集)1937 年,开明书店
待旦录(散文集)1947 年,上海怀正文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