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组织管理"问题在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过人们如此广泛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人们带来过如此之多的迷茫和焦虑。
我国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式的个人修为;在群体行为的运行机制(即组织管理)方面却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然而,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组织管理"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几乎与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引进和借鉴(更多的是简单效仿)同步,这或许正是"迷茫和焦虑"心理产生的根源。教条主义式的盲目效仿非但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反而会加剧效仿者的无力与无助。
人文背景的巨大差异,使得任何源自西方的先进思想都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自己的人文背景中寻找一片"土壤",使思想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才能真正结束眼前的"迷茫和焦虑",沐浴真理的阳光。
共产党在1921年至1949年的历史,无疑当之无愧为这样的"土壤"。
--在我国近100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共产党是管理得最成功的一个现代组织;它在组织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许多成就,至今也无人能望其项背。
近来数年间,当"组织管理"的种种问题突兀在人们的眼前时,当人们在蜂拥而至的种种新词汇、新概念和新思想中手足无措时,却居然没有意识到,就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党史常识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管理之道"。
长时间以来,共产党的先贤们用汗水、智慧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遗产--1921年至1949年的党史--对于现代组织管理的借鉴意义,一直被人们"视而不见",反而舍近求远地在源自西方的种种时尚的理念或潮流中亦步亦趋地邯郸学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是时候了!让我们重新回归自己的传统,让我们都来学习这一段党史,并在学习中获取现代组织管理的启迪和智慧。
如同种子回归大地方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求索之心只有回归自己的传统,才能更加明澈、客观和自信;也惟其如此,才能使我们拥有足够的判断力和从容的定力来面对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
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全部动机和立意所在,但愿我的努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坦率地说,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段极其沧桑的心路历程。
12年前,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3年后因为极度失望而转投到另一家国有企业门下。不幸的是这两家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在几年后都因自身的管理问题而先后深陷困境,后者甚至被迫关闭。这段长达7年的漫长岁月,曾经给我留下了永远无法忘却的迷茫和焦灼,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索真理的坚定决心。于是,我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企图借助于欧美管理学的经典著作来抵达真理的河岸。坦率地说,这些著作在我最黑暗的心路历程中不止一次地燃起过欣喜与希望,虽然我知道,这离我揭示中国本土企业管理之道的愿望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它们毕竟结束了我内心的无助。
幸运的是,2000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我意外地获得了一项特殊的资助,组织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本土企业观察研究小组"(以下简称观察小
=======
在井冈山根据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无疑也是共产党阵营内的人力资源宝库。这里藏龙卧虎,精英荟萃,仅在建国后受衔的军事人才(还有相当一部分军事干部没有受衔)就有9位元帅、7位大将、34位上将、106位中将、440位少将。其间最富于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对林彪军事才干的发现和重用,以及在解放战争中才开始初露锋芒的粟裕。这支名庞大的精英队伍成为共产党革命事业的中坚力量。
同样不难发现,成功企业的"领军人物"也大都在创业时期就加盟进来,并与企业共同成长,比如海尔的杨绵绵和联想的杨元庆、郭为。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一个能干的人,就是一个有效的阿拉伯数字,它后面加一个零,就是一个十位数字,加两个零就是一个百位数字,加三个零就是千位数字。
但是,并非每一位创业者都能有柳传志的远见和气度,正如绝非每一个企业都能取得如同联想一般的成就。
由于企业在创业时期通常会为获取足够的"生存物资"而焦虑;或者说正好相反,会因为碰上好得令人手足无措的市场机会(赚钱太容易)而使企业沉迷于机会主义式(详见本书第十一章)的急功近利之中。总而言之,由于企业通常会在创业时期被获得"生存物资"的压力或动力遮挡了视线,并进一步陷入"觅食式生存"的陷阱之中。正如本章前文所述,觅食式生存必然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中采取交易型的人际取向,如果没有很强的道德自律意识,甚至还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诚信危机。
这些都是企业在创业时期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创业的大敌。如果不保持高度的理性和自觉,这样的毛病不但难于被发现,更难于被克服。但是,此非癣疥之疾,而是一旦染上就难脱其害的顽症。
第五部分领袖篇
第十四章领袖论
领袖的"角色"
本书所说的"领袖"是指客观存在于组织中的如下三种特殊"领袖角色"之总称:
第一种角色是对组织精神穹宇的缔造、诠释和演绎。当然,这种角度有可能是由"官方"主导的,也有可能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无论哪一种形式,本书都称之为"精神领袖"。需要说明的是,后者即是在"非苖即草"的原理(详见本书第二章)下产生的"民间的"精神领袖。
第二种角色是对组织的内部控制权--本书称之为"内权"的行使。本书称之为"组织领袖"或"法定领袖",它们拥有组织赋予的法定权力。
第三种角色是行使某种特殊的权力,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影响组织的对外行为和前进方向--本书称之为"外权"。本书称之"外权领袖"。外权领袖通常是内权领袖的延伸,也有可能是根据内权领袖的特殊授权,如智囊或幕僚。
人们通常所说的"领袖"是相对于"追随者"的一个概念。本书中"领袖"一词的概念与"追随者"无关。
必须强调的是,作为特定"角色"的"领袖"是一种客观的和必然的存在。如果组织官方无人能有效地扮演这三种角色,那么总会有人自然和自发地成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全部或部分地实际充当着民间的领袖。但是,自发形成的民间领袖完全有可能产生背离组织本身的意志和利益的影响力。
最为理想的状态是组织的管理者集精神领袖、内权领袖和外权领袖为一身--"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