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的决定性战役》TXT全集
-
书籍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书籍类别:军事小说
书籍格式:TXT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书籍大小:解压后(3.84 MB)
书籍字数:335543 字
更新时间:2017-01-09 14:20:16
上传用户:房慕晴
书籍来源:未知
已被围观:1325
快捷下载:不看简介直接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是被丢失就是被毁灭了。观在这些障碍已被一扫而光。就我所知,战胜国还从来没有如此爽快地向德国历史学家们披露过他们的档案材料,与此同时,它们自己也源源不断地出版了大量战史著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已经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战争各个阶段或各个战役的佳作,然而却没有一本在篇幅上有本著作这样大。作者的水平无疑是有差异的,但是全部都是高水平的。水平最高的固然才华横溢,其余也都富有才干。
我责无旁贷地告诫那些喜欢通俗读物的读者应打起精神来读该这本专题论文集。一般的德国军事历史家总是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著作引入入胜。比如,通常在写到高级将领们为改变或修改希特勒的命令而展开斗争的情况时,他们就旁征傅引每一份文件。这种写法最终便使著作增添趣味性。这表明将领们处于多么不利的境地,尤其是有这么一两个将领( 其中以布施最为突出) 死抱住元首不可能失误这一信念而放弃自己的主见时,他们的处境就更为不利。希特勒极其出色地完成了他在挪威的冒险,而他的海军将领们却为之惊恐不已。这正是德国事业的悲剧所在。
第一篇论文所介绍的作战阶段是从极成功地占领法、比、荷开始到最后进抵敦刻尔克为止。在这一阶段,无疑是希特勒在最后时刻制的迟疑不决才使同盟国能够从海上撤回出乎意料的大批部队。一九四○年五月十七日哈尔德记载道:“元首非常神经质。”雅各布森博士全然不同意元首在五月二十二日夜里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就给英国军队提供了“一条退路”这种观点,但接着他却指出,元首是希望英国接受一项和约的。事实是,元首太轻率地听信了戈林的意见,即德国空军能够承担此任务而且坦克部队可以休整以便参加即将来临的法国之战。坦克部队确实已疲惫不堪。如果能给敌人一条退路而不给的话,那你显然肯定考虑到敌人员抗到底的可能性。此时作战一直不大顺利的法军,一面进行非常英勇顽强的防御战,一面还不顾难以置信的困难和可想而知最为不利的条件进行乘船撤退。
克勒博士在他所撰写的别具一格的不列颠之战这篇论文中,有一个观点是学者所共知的,但对广大读者来说也许值得再提一下。这个观点就是:德国空军的目标是要在自己的轰炸机参战之前就耗尽英国的战斗机,但它后来发现.要做到这一点非攻击伦敦不可。从许多角度来看,攻击伦敦的确举足轻重,以致英国战时内阁终于不得不以冒消耗战斗机之险来保卫伦敦。不过,克勒博士说,德国空军在三个月内竟损失了二千七百八十四架飞机。此后,由于德国不得不将其空军的主要打击力量调住俄国,英国才有了一段比较太平的时期。
贡德拉赫博士的论文在我看来,篇幅虽小,却涉及了德军最光辉的战绩,即攻占克里特岛。对防御不利、对进攻更不利的一个问题是运动困难,原因是道路太少而且其中大部分又很糟糕。他没有评论这个在英国争论不休的关于防御的准备工作能否做得更为妥善的问题。至于德军方面的情况,在初战失利之后,无论是空军还是步兵都是仓促上阵的。
入侵俄国与莫斯科战役这篇论文跟《斯大林格勒战役》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 一九四四年) 》这两篇论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缺少俄国集团军以下兵力部署的情况。霍夫曼将军指出了希特勒的固执,但这时更为不利的因素却是俄国这块地方。几乎难以置信的是,德军的作战还是一如既往。他们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作战:部队暴露在严寒之中而无冬衣,坦克和内燃机车辆不适于在继森林地之后的泥泞地上行动,又没有雪橇。相反,俄国人却习惯于低温;他们的坦克在泥泞地上运行得比较自如,车辆也很少受泥泞的影响。关于希特勒最后下达的在莫斯科前方“坚守”的命令,作者的看法不同于西方普遍的看法。他断言,从结果看这个命令没有必要也毫无道理。他是比西方解说家更了解情况,但我们对这个问题存疑,留待将来解决。
瓦尔利蒙特将军是位著名的军人,他撰写了一九四二年的地中海海之战。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甚至到隆美尔在阿拉曼作战失败之后希特勒仍对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的威胁茫然无知,可是他的小伙计墨索里尼这时候比他聪明。在马耳他岛是否重要这个问题上,这两位独裁者之间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意大利人认为该岛很重要,非占领不可。然而德国人却避而不谈占领该岛方案。这很可能是因为希特勒认为该方案会失败。不过可以肯定,占领该岛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因为此时该岛的盟军从空中到地面都已严阵以待。但是我们仍不能真的就此断定:该计划必然以失败而告终。这篇论文比较简要地介绍了阿拉曼之战,尔后只是描述了法属北非之战的开始阶段。阿拉曼之战是个情节相当复杂的战役。它标志着北非战局的转折,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俄国战场上的转折一样......
------------------------------------------------------------------------------------
德文版序言
克劳塞维茨给“歼灭战”下的定义是:那种将敌人重创到不能继续再战的作战称为歼灭战。这意味着不仅要在物质力量方面重创敌人,而且还要在精神力量方面重创敌人。
“决定性战役”可指那些决定战争进程的作战,而且也可指反映某种战况和某一特定战区的作战。
我们知道,胜仗可能导致尔后的败仗,而败仗也可能为尔后的胜仗铺平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堪称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战役均在尔后的正文中从三个领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一日贝克将军曾经这样写道:“在这次战争中,实战只是起了一种辅助的或支援的作用。最重要的因素应在其他方面找。”我们不应忘记,现代战争不仅光由军事行动或军事因素来决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尤其是“精神因素”也都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总之,真正打仗的还是人。
腓特烈大帝曾经说过:“关于经验,除非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毫无用处。”由那些业经证明有才能的权威人士撰写而成的这本内容广泛的著作分明是鼓励这样的论断。因此,本著作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队的政治军事训练很可能是很有价值的。
德文版编者的话
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无疑是当代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西方同盟国根据自己的档案和从敌方缴获的文件,已经出版了名目繁多的战史著作,既有官方的也有半官方的,既有详细的也有简略的。苏联政府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现在也已经出版了四卷一套内容广泛的《伟大卫国战争史》。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只有在一九四五年的战胜国把它们保留的那些文件归还给它之后,它才能出版那样的著作,然而这必将需要时间。
但是,除了这类官方或半官方的战史著作外,于一九五四年成立的德国军事研究协会也已着手科学地研究德国史上致命的这一篇章。它已经出版了不少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重要的阶段和问题的著作。在诸如《军事科学评论》和《海军评论》这类期刊上也刊登了不少论文。在研究编写的准备过程中一再发现,尽管德国尚存的史料常常是零碎和很少为人所知的,但幸运的是,其数量和广度却比原先估计的要可观得多。此后由于许多学院、档案馆和图书馆以及国内外从事军事史和时事工作的学者的密切配合,这样的史料巳被大量地加以搜集、整理和提供。
尽管各种困难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对史料较广泛的使用却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可能超过阿斯曼、格利茨和蒂佩尔斯基尔希这里只提这三位最有名望的军事作家先前所达到的那个水平,并且还有可能较多地根据现存的研究深度编写一本有关一九三九一九四五这几年战争的崭新而又全面的著作。任何一本内容广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著作都会涉及许多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方面。下面这些论文是专门论述军事和欧洲各战线上最重要的阶段的。因此,本书应被看作只不过是一本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的著作,然而就这一点而论本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德国军事研究协会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范围。
几乎无需详细指出的是,仍然给我们时代以深远影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不是单由军事行动造成的。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方式已起了根本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国的人民被动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他们还由此而受到了战争命运较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二十世纪的意识形态激起了几乎无法控制的冲动,并导致追求那些以现存军事手段无法达到的轻率而又往往可笑的战争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单个战役已越来越不可能达成真正的最后定局,因为这种单个战役的地位已越来越为思想、技术或经济等因素所取代。但是,这种战役仍然是改变战争进程和进入战争新阶段的终极。
本书编者是根据对战争进程影响的程度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对战争结局影响的程度来选择本书所要论述的战役。其间可见,单纯考虑欧洲战区的大陆战略就会导致片面不完全的看法。这场战争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还成了一场在陆地、海洋、空中同时进行而又常常是连锁式的冲突的战争。在战争总的进展过程中,太平洋战区要远比这里或苏联所普遍认为的重要得多。
本书所有作者都文责自负,他们的论文是在对国内外迄今所有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除了从最重要的方面来叙述战役的过程之外,他们还着重介绍了双方领导人原先的意图,并设法从整个战争的总的进程中来确定每个具体战役应有的作用。本书之所以舍弃了这个或那个“决定性战役”( 例如所谓的“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四年的德国空战”) ,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原始资料来对这些战役进行令人满意的探讨。
一九六O 年七月波恩-斯图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