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和人类的其他几大文明相互隔绝而自成格局。高山大漠把东亚和其他地区隔离开来,因而东亚发展出一种大体上保留至今的独特文化范式。如世界各国的现代文字均脱胎于西亚的字母文字,唯有东亚的文字― 汉字完全是另外一套体系。
西方文明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等几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它扩展到欧洲大部、北非、西亚后才一分为二,即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印度河流域(现巴基斯坦境内)是古代文明的第二大中心,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7
年入侵这一地区亦证明西方和印度在古代就有密切的联系。
周文化
周族文化相对比较落后,西周时商文化的持续发展便证明了这一点。周朝继续铸造壮观的青铜礼器,铭文篇幅很长,但纹饰则略显粗糙,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可能由于纹饰逐步失去原有的宗教意味而仅仅成为一种程式教派掌门被封为“天师”,以江西龙虎山为其封所。13 世纪晚期,张氏家族被封为道教领袖,14 世纪又得到授权管理全国的道士。这一所谓“天师”的头衔及其某些特权一直持续到1927年
二、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
道家思全面的发展。
六朝以来盛行不衰的诗歌艺术在唐朝达到了高峰,同时在形式上也更为自由挥洒了。诗歌到了李白( 701 一762 年)、杜甫(7 12 一770 年)手中可说发展到了极致。李白是个道家信徒,他喜好醇酒,常常自感向明军求和,获准留在北疆并接受了明政权的封号,获得一与明朝发展边贸等一系列好处。通过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中国终于与内蒙古的半游牧民族结为盟友以共同对付外蒙古的游牧部落。
在中亚的察哈台,成吉思汗最后一尾高耸,船帆呈三角形,山木棍支撑以借助风力航行,时速可达6 至8 海里,与东印度公司帆船的速度相差无几二成千上万的中国商人每年冬季南下,夏季北上,往返于厦门、广州与马六甲海峡之间、他们遵循琐细的航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