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战争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战时期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泽东时代的序幕——中国避免了第二个、第三个“外蒙古”
五.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斗争方式——“一边倒”
六.历史性分水岭——抗美援朝
七.咬定青山不放松——中苏分裂
八.最伟大的阳谋——中苏论战+援越抗美
九.高手过招
十.阳谋的副产品——猴与猪
十一.今天来自昨天
十二.驳对毛泽东的三大诽谤
十三.一场空前的民族危机
十四.毛泽东的旗帜永远飘扬
附录一.数学:关于“亩产万斤”评价一下思闻和天父的材料
附录二.毛泽东、刘少奇大跃进前后言论对比录
附录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
一.准战争年代
所谓“毛泽东时代”,是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毛泽东逝世的1976年这27年。
这27年是个“准战争年代”——从头至尾不是打仗就是准备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战——
1.冷战(1945—1990)——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2.反封锁、禁运、颠覆、包围的“超限战”——贯穿整个毛泽东时代(1949——1976)。
(二).流血的小战(局部战争)——
1.反台湾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的封锁破坏(1949—),其高峰时段为1949—1955,比较著名的有:
——舟山群岛之战(1949.8—1950.5):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长江口、上海、江浙沿海的基地
——万山群岛之战(1950.5—1950.8):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封锁珠江口、广州、广东沿海的基地——上海保卫战(1950) :制止台湾国民党空军轰炸上?
——海南岛之战(1950):制止海南岛变成第二个台湾,奠定中国收复南海诸岛基础。
——东山岛之战(1953):反击台湾国民党军队进攻东山岛
——东海海战(1954):争夺东海制海权
——一江山岛之战(1955):占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打掉台湾国民党军队在浙江沿海的最后一个基地——大陆沿海地区制空权争夺战(1949—)
——炮击金门(1958)
——挫败台湾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反攻大陆的图谋(1962)
——反台湾国民党军队特工登陆骚扰(1962—1963)
——“八.六”海战与崇武以东海战(1965)
2.抗美援朝(1950—1953)
3.国内剿匪(1949—1962)
4.西藏平叛(1959)
5.中印边界保卫战(1959,1962)
6.中缅边界堪界作战(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