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气功知识综述-智能气功系列教材之六》TXT全集
传统气功知识综述-智能气功系列教材之六
书籍作者:岂志纯
书籍类别:其他书籍
书籍格式:TXT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书籍大小:解压后(3.84 MB)
书籍字数:110931 字
更新时间:2017-01-20 11:30:19
上传用户:屠又莲
书籍来源:未知
已被围观:2768
快捷下载:不看简介直接下载

内容简介

    一、道的概念介绍
    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渗透到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道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汇。本文不拟全方位介绍各家对道的理解,而从传统气功道家的立场对道进行介绍。
    道家对道的经典认识是:道是宇宙的本根,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在体性上无形无象,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是生化万物之母。道的这种真实存在,可以通过练功而体认。练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返璞归真,与道合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道家所论述的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并不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管子·心术》中已经有了原道的概念性论述,如“虚无无形谓之道
    ===
    附录十三 翻译《易筋经》原文 总论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膜论 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气血。 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身也,必先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既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依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设相违而不相依,则有形者亦化而无形矣。 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 揉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磨砺者,即揉之谓也。其法有三段,一曰揉有节候:如春月起功,恐受夫寒,难以裸体,须在二月中旬开始,方能现身下功,然只可解开襟次,仍不能全裸。 采精华法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古人善采咽者,久之皆仙,其法秘密,世人莫知,即有知者,亦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 配合阴阳法 天地一大阴阳也,阴阳相交而后万物生。人身一小阴阳也。阴阳相交而后百病却。阴阳互用,气血交融,自然无病,无病则壮,其理分明。然行此功,亦借阴阳交互之义,盗天地万物之坏分子机也。凡人身中其阳衰者,多串痿弱虚惫之疾,宜用童子少妇依法揉之。盖女子外阴内阳,借取其阳,以助我衰,自然之理也。若阳盛阴衰者,多患火病,宜用童子少男,盖以男子外阳而内阴,借取其阴以制我之阳盛,亦是玄机。至于无病之人,行此功者,则从其便。若用童男少女,相间揉之,令其阳阴皆畅,行之更妙。 内壮神勇后行说 前言内壮神勇功夫,先行之,既恐误入外壮,兼行之,又虑震惊元神。不如于内壮行功至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动,存想意纯过去,择一闲暇处,循其规矩,按其部位,壹其心志,支炼一周,外壮成内壮愈至为良法。 初月行功法 初月行功时,当解襟仰卧,心下脐上,适当其中,按一掌自右向左揉之,徐徐往来,用力均匀,勿轻而离皮,勿重而着骨,勿乱动游击,斯为合适。 二月行功法 初功一月,气已凝聚,胃觉宽大,其腹两旁,筋皆腾起,各宽寸余,用气努之,硬如木石,便为有验,两肋之间,自心至脐,软而有陷,此则是膜较深于筋,掌揉不到,不能腾起也。此时应于前所揉一掌之旁,各揉开一掌,仍如前法徐徐揉之,其中软处,须用木杵深深捣之,久则膜皆腾起,浮至于皮,与筋齐坚,全无软陷,始为全功。此揉捣之功,亦约一时,日行三次以为常,则可无火盛之虞矣。 三月行功法 功成两月,其间陷处,至此略起,乃用木槌轻轻打之,两旁所揉,各宽一掌处,都用木槌如法捣之。又于其旁至两肋梢,各开一掌,如法揉之,仍以一时为则,日行三次。 四月行功法 功满三月,其中三掌,皆用槌打,其外二掌,先捣后打,日行三次,俱以一时为准,功逾百日,则气满筋坚,膜亦腾起,是为有验。 行功轻重法 初行功时,以轻为主,(最好选用童子,因其力平故也。)一月之后,其气渐盛,需有力者,渐渐加重,乃为合宜。切勿太重,以致动火,切勿游移,或致伤皮,慎之!慎之! 用功深浅法 初功用揉,取其浅也。渐次加力,是因气坚,稍为增重,仍是浅也。次功用捣,方取其深。再次用打,打外虽尚属浅,而震入于内则属深。俾内外皆坚,方为有得。 两肋内外功夫 功逾百日,气已盈满,譬之涧水平岸边浮堤,稍为诀道,则奔放他之。无处不到,不复在涧矣。当此之时,切勿用意引入四肢。所揉之外,切勿轻用槌打杵捣,略在引导,则入四肢,即成外勇,不复来归,行于肉骨,不成内壮矣。其入内之法,以小石盛于袋中为一石袋。从心口至两肋梢骨肉之间,密密捣之,兼用揉法,更用打法,如是久久,则所积盈满之气,循之入骨。入骨有路,则不外溢,始成内壮。内外两支,于此分界,极难辨审,倘其中稍有夹杂,若轻用引弓拳打扑等势,则气趋行于外,永不能复入于内矣。慎之!慎之! 木杵木槌说 木杵、木槌,皆坚木为之,降真香为最佳,文楠、紫檀次之,花梨、白擅、铁梨又次之。杵长六寸,中径五分,头圆尾尖,即为合式。槌长一尺,围圆四寸,把细顶粗,基粗之中处略高少许,取其高处着肉,而两头尚有间空,是为合式。 石袋说 木杵木槌,用于肉处,其骨缝之间,悉宜石袋打之。取石头要圆净,全无棱角,大如葡萄,小如榴子,生于水中者,乃堪入选。山中者燥,燥则火易动;土中者郁,郁则气不畅,皆不选也。若棱角尖硬,定伤筋骨,虽选诸水,亦不堪用。袋用细布,缝作圆筒,其大者长约八寸,其次六寸,再次五寸,其空视石头大小,松松放下,大者装石约一斤,其次十二两,小者半斤,分置袋中,以指挑之,挨次扑打,久久行之,骨缝之间,膜皆坚壮也。 五六七八月行功法 功逾百日,心下两旁至两肋之梢,已用石袋打而且揉矣,此处乃骨缝之交,内壮外壮,在此交界,不于此处导引向外,则其积气向骨缝中行矣。气行打处遂路而行,宜自心口打至于颈,又自肋梢打至于肩,周而复始,切不可逆打。日行三次,共准三时,勿得间断,如此百日,则气满前胸,任脉充盈,功将半矣。 九十十一十二月行功法 功至二百日,前胸气满,任脉充盈,则宜运入脊后,以充督脉。从前之气,已至肩颈,今则照前打法兼用揉法自肩颈上循至玉枕,中至夹脊,下至尾闾,处处打之,周而复始,不可倒行。脊旁软处,以掌揉之,或用槌杵,随便捣打,日准三时,共行三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揉打周遍,如此百日,气满脊后,能去百病,督脉充盈。凡打一次,用手遍搓,令其均润。 下部行功法 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再行此下部工夫,令其贯通。盖任督二脉,人在母胎之时,原自相通,出胎以后,饮食出入,隔其前后通行之道。其督脉自上龈循顶行脊间至尾闾。其任脉自承浆循环胸行腹下至会阴,两不相贯通,行此下部之功,则气至可以通接而交旋矣。行此功夫,其法在两处,其目有十段,两处者:一在睾丸,一在玉茎。在睾丸:曰攒、曰挣、曰搓、曰拍。在玉茎:曰咽、曰摔、曰握、曰洗、曰束、曰养。以上十字,除咽先束养外,余六字用手行功皆自轻至重,自松至紧,自驰至安,周而复始,不计其数,日以六香分行三次,百日成功,则其气充满,超越万物矣。凡攒挣拍摔握搓六字皆手行之,渐次轻重。若咽,则初行之始,先吸一口清气,以意咽下,默送至胸,再吸一口送至脐间,又吸一口送至下部行功处,然后乃攒挣等功,握字功皆用努气至顶,乃为有得。日以常洗者,用药水逐日 洗一次,一取透气和血;一取苍老皮肤。束字者,于毕洗毕,用软帛作绳,束其根茎,松紧适宜,取其常伸不屈之意。养者,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勿驰骋多战。行满百日,久久益佳。弱者强,柔则刚,缩者长,病者康,居然烈丈夫,虽木石铁槌亦无所惴,以之鏖战,应无敌手;以之延嗣,必种元胎。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药大于是法者? (摘自《真本易筋洗髓经合编》)
    附录十四 峨嵋十二庄(天地庄) 气功分动功和静功两大类。在动功方面门派很多,各有千秋,峨嵋十二庄就不其中之一。 天地庄 (第一段口诀)象天则地,圆空法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如如不动,是真阴阳;宝斯不动,发用乃常。唯气与脉,不动动生,意动神到,开合降升。 (摘自《气功精选续编》)系列的教材

303
0
+++本文作者岂志纯的其它电子书下载+++

下载地址


扫描二维码下载本书

用户评论

自古评论出人才,欢迎您发表您的精彩评论!
《传统气功知识综述-智能气功系列教材之六》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