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也就是曹朋一直在考虑的兵农合一,兵牧合一制度。并在红水县和廉堡两地设立军府,主抓屯田事宜。这已经属于府兵制的范畴。不过很多具体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在推行中摸索。
在推行屯田令和畜牧路之时,河西郡将会提出许多优惠的政策。
除了一如在中原的屯田令政策之外,还有开荒令,以及植林令。每开一亩荒地,需种植十株林木。后世西北黄土高坡荒凉景象,曹朋记忆犹新。在开垦土地的同时,他也必须要考虑植被的问题。不管怎样,他不希望眼前这片绿色的土地,塞上的江南,因他的缘故变成一片荒土。在设立植林令的时候,许多人不太明白。事实上,历史上河西地区的荒凉,是在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后才发生。
可曹朋还是极为倔强的坚持了这植林令的设置。
对于屯田令,河西人并不陌生。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曾有河西屯田的举措。而红泽诸大人的祖先,更是当年的屯民。
虽说曹朋的府兵制屯田和众人所知晓的屯田,有不小的区别。
大家还算是能够认可……
第三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曹朋将会在河西,组建河西郡商会。
这个商会,隶属于官府名下,属于官府的一个分支机构。
这个机构的作用,就是协调胡汉之间的各种交易。自有汉以来,胡汉敌对,同时又往来频繁。中原的物资,通过行商坐贾输送到塞外,而塞外的牛羊皮毛等物品,也源源不断的贩卖到中原。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塞外的牛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利润,而中原的丝绸等物品,又极为昂贵,使得塞外胡人无力购买。
商会就是调节和平衡这其中的矛盾。
一方面增加胡人的利润,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中原商贾,前来河西与胡人交易。
诸胡部落首领,闻听之后也不禁大感兴趣。
“但不知,这商会如何设置?”
“商会设大行首一人,令根据具体情况,设立有六位小行首,负责处理具体的事务。
不过,所有河西郡商贾,必须要在商会登记造册。
若无登记造册,擅自扰乱河西郡集市者,格杀勿论;同时,商会也会尽力保证诸位的利益,若你们的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商会提交,若可以仲裁解决,则尽量解决;若不能私下达成和解,则提交官府,由官府出面,负责解决纠纷。
总之,成立这个商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诸公解决麻烦。
商会最终决议,神圣不可侵犯。
若有人胆敢触犯商会利益,视为官府之地,全河西之地,轻则驱逐,重则征伐。”
话音落下,瓯脱内一阵寂静。
所有人都在盘算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能够正常的进行交易,进行买卖,得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倒也不是一桩坏事。
“那商会的大行首何人,六小行首,如何安排?”
“大行首人选,曹将军已有安排。不过诸公放心,此人与塞上颇有些人脉和威望,断然不会令大家感到失望。除此之外,六小行首有诸公选出之后,由商会提交报备。若通过官府认可,即能够出任小行首之职,并可领取相应的俸禄。”
“由我们推选?”
诸大人一惊,顿时喜出望外。
“这个推选,会在官府的监督下,本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推选,诸公大可放心。”
一时间,瓯脱中议论纷纷,众人交头接耳。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小行首的位子,将会给各自带来何等巨大的利益。
耿庆倒是一脸的轻松,没有参与讨论。
他已经满足了!
得胡长之职,已出乎他的预料之外。至于小行首之职,似乎没必要再去参与其中。
人当知足!
如果他再加入小行首的推选,势必会被众人所敌视。
他只需要做好胡长,便足矣……至于那些商贾之事,还是不要再去碰触的为好。
心里,充满了对曹朋的感激。
同时又暗自担心,曹朋虽说过,武堡之事日后再说。
可是窦兰没有参加这次会议,曹朋绝不会善罢甘休。红水集,早晚会有兵祸……而他的儿子耿钧,还在红水集,岂不是要有麻烦?耿钧突然后悔,当时从李家牧场撤离时,不该放任耿钧离开。早知道这样子,绑也要把那小子给绑回来。
偷偷看了曹朋一眼,却见曹朋神色淡然,和庞统等人说笑。
“诸公,此事非一日可定。
这人选问题,可慢慢讨论,当务之急,是登录名册,尽早完成对河西的人口清算。”
曹朋咳嗽一声,“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同意的在你们面前的协议里签字画押,不同意的现在就可以离去,请诸公选择。”
说罢,曹朋起身,向瓯脱外行去。
诸将也纷纷跟随,鱼贯而出。
眨眼间,偌大的瓯脱,除了诸大人之外,只剩下步骘贾星和庞林三人留下。
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曹朋的态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合作的,大家一起发财;不合作,就是我的敌人!
对曹朋这雷厉风行的举动,诸大人面面相觑。半晌后,秋奴提笔,率先在契约上签下名字。
“日后,还请各位先生多多照拂。”
他这一动,立刻带动了许多人。
红泽来的几个部落大人纷纷签名,而后递交到庞林手中。有那犹豫不决的人,见秋奴等人做出选择,也纷纷下了决心。这,恐怕也是曹朋的最后一次通牒吧……
……
瓯脱外,冰城在阳光下闪烁晶莹光彩,极为动人。
曹朋伸了一个懒腰,扭头道:“十天后,出兵红水集!
这次士元就不用去了,留在家中好生歇息。元直,此次还需你多多费心才是啊。”
庞统无所谓的一笑,点头应下。
而徐庶则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第437章 河西第三弹(三)
建安八年的冬天,局势骤然间变得平静下来。
河北二袁之争,因曹操出兵相助,使得袁谭袁尚全都偃旗息鼓。袁尚部将吕旷吕翔二人,归顺曹操,迫使袁尚不得不返回邺城。不过,袁谭并不老实,在稳住阵脚之后,竟私刻将军印绶于二吕,试图拉拢二人。但吕旷吕翔两人也不傻,立刻将此事报知曹操。曹操得知消息后,只是冷笑一声,便不再过问这件事。
十月初,曹操下令,修建白沟,以通粮道。
这白沟是一条小河,位于后世河南省浚县以西,发源处靠近淇水(古黄河支流)。向东北流下,接清河(古水名,源出河南省内黄南)。曹操使人作堰劫淇水入白沟加大水量。如此一来,便可以通航运粮。待白沟修好后,会接通淇水和清河两条河流,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已迫不及待的决定,要尽快荡平河北。至于这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就有来自荆州的压力。
建安八年六月,刘备驻扎新野。
随即,他在新野县招兵买马,更招揽了不少强力人物。
更有不少荆襄世族,因诸葛亮的缘故,而开始向刘备示好。如果说,单凭一个诸葛亮,或许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但随着庞统堂兄庞山民的出仕,还有诸葛亮迎娶了蔡氏女之后,诸葛亮在荆州的地位,随之稳固下来,并为许多人接受。
加之刘表身边不少山阳老臣,如伊籍等,对刘备表示了好感。
刘备在荆州的环境,也随之宽松许多……
八月,诸葛亮正式为刘备军师,为刘备献计献策。
期间,张绣曾试图攻打新野,却被诸葛亮设计惨败,大大提高了他在刘备手下的地位。
这也使得刘表对刘备,更加放心。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刘备在新野,可以使荆州南面无虞。当然了,刘表也不可能给刘备太大的权力,在某些方面还是予以压制。刘备的能力越大,刘表在放心的同时,也会越发担心。
转眼间,已进入十一月。
一场冬雨过后,荆州气温陡寒。
江南的冬天,不似北方那般看上去的寒冷。可实际上,却比北方更加难熬……
刘表和蔡夫人在后花园的两庑下,正逗弄着幼子刘琮。
他本有长子刘琦,今已二十有五……刘琦长的很像刘表,所以之前甚得刘表所看重。只是,随着幼子刘琮的出生,加上蔡夫人的挑拨,使得刘表开始疏远刘琦。
“伯玉近来,与刘皇叔往来颇有些频繁啊。”
蔡夫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刘表一怔。再看过去时,却发现蔡夫人已扭过头,逗弄刘琮。小刘琮已八岁,生的粉雕玉琢,颇随母亲的模样。见刘表看过来,他颇为乖巧的端着酒杯上前,奶声奶气的说:“父亲,请饮酒。”
“好,好,好!”
刘表不禁大乐,结果铜爵后,将刘琮抱在怀中。
“夫人,你刚才说,伯玉和玄德往来频繁?”
“啊?”蔡夫人一脸茫然,旋即笑道:“我也只是听人这么说,倒不是特别清楚。”
“唔。”
刘表抿了一口酒,眼中闪过一抹戾色。
蔡夫人好像没有注意,但是却暗地里一直关注刘表。
“对了,孔明这家伙在新野可好?”
“尚好……只是,他夫妻方才成亲,就被刘备叫去新野,留我那侄女儿独守空闺……刘玄德也恁不晓道理,坏人好事。我想让孔明回来,夫君以为可还妥帖?”
“这有什么不妥帖。”
“只恐玄德不放人啊……”
刘表一蹙眉,“既然如此,那我派人过去知会一声便是。”
你刘玄德不肯放人,那我找你要人,你放还是不放?对于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刘表心里一直不太痛快。怎么说你诸葛亮和我也是一家人,怎弃我而投刘备?
一想到这些,刘表心里就不痛快。
蔡夫人没有继续煽风点火,只是小心翼翼的温酒。
有些事情,点到即可。
若非蔡瑁告诉他,刘琦和刘备走的频繁,恐怕蔡夫人也不会说今天这些言语。
刘表毕竟老了!
他日若走了,你刘备帮着刘琦夺荆州之主的位子,又当如何是好?你自己找不自在,那就休怪我对你不客气。孔明也是个不晓事的,早知如此,就不该让刘备去新野。
想到这里,蔡夫人心里,陡升杀意。
……
中原,对曹朋而言,似乎有些遥远。
刘备和诸葛亮,更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建安八年十一月初八,曹朋突然传告河西:红水集不听教化,不服天威。今已天子之名,讨伐之。
曹朋,终于要对红水集动手了!
对这样一个结果,河西人似乎早有预料,并未有任何的诧异。
从十天前,曹朋在红水大营会盟,而窦兰不曾参加就能看得出,出兵是早晚的事情。
曹朋与河西诸部落签订契约,令无数人感到震惊。
且不说檀柘归附朝廷,但只是曹朋在会盟上所说的那些事情,就足以令人思索。
这并不是一个狭隘的中原名士。
其人颇有胸怀,也不是一味的排斥胡人。而且,他似乎愿意帮助胡人过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多的利益。虽说手段有点强硬,但就目前看来,似乎也不算太过。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总之,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看法。
不过,所有人都可以感觉的出来,这会盟只是曹朋的第一步而已。中原人常说,先礼后兵。礼数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用兵了……至于如何用兵?所有人都在观望。
十一月初十,曹朋在红水大营点兵出征。
以征羌都尉潘璋为先锋,牛刚为副将,令三千大军出击。
同时,曹朋在红水大营征五千兵马。其中胡汉混杂,凡愿从军者,可去胡奴之身。
这两个月来,曹朋从檀柘手中先后购买了超过三千胡奴。
加上他原有的八千汉奴,足足有一万多人。而随后步骘和潘璋到来,又带来了五千兵马。曹朋命人将其打散后,又征召了五千兵卒,共一万三千人。分设两校,由夏侯兰和潘璋各领一校。曹朋自领一校,三千人马,由郝昭一手执掌。
此时的汉军兵力,已非同等闲。
如果再算上廉堡和凤鸣滩两处,几近两万人。
曹朋此次,出动两校兵马,浩浩荡荡,向红水集进发。
“今公子用兵,非为征战,实震慑耳。”
徐庶为军师司马,随行出征。
在出征之前,徐庶对曹朋而言,“红水集,不足为虑。
哪怕李其想出兵相助,也会有邓校尉和公威,在凤鸣滩予以牵制,难有大用途。
所以,公子这一战的目的,是要让河西之地所有人知道,公子的实力。
唯有这般,方能不战而屈人。于公子而言,镇抚河西,关键在抚,而非征伐。”
曹朋,深以为然。
说实话,他还真不把红水集放在眼中。
先有凤雏初鸣,而今又有‘单福先生’随行。红水集这一战,要打的狠,打的快,打的让那些还心存幻想的人,一个个老老实实臣服。这才是此战真正目的。
所以,曹朋亲自督军,夏侯兰为副将。
离开红水大营后,大军长驱直入。耿庆第一个率部归附,并将名册尽数交给了曹朋。而后,他带着族人和家眷,一同前往红水大营,并很快就定居下来……
耿庆现在,毫无压力。
只待来年开春,檀柘撤离红砂岗后,他就可以接手红砂岗建城,做他的胡长。
至于幕僚,他都想好了。
就让长子耿林担任……唯一牵挂的,就是那红水集的次子耿钧。
好在曹朋向他保证,绝对不会害耿钧性命,会把他平安的带回红水大营。
耿庆的归附,也昭示着红水盟誓,彻底解除。
在耿庆归附的第三天,秋奴率部来投。五千部曲尽数交付曹朋,而秋奴则带着家眷,进入冰城……秋奴之后,又有三部大人归附。十八部落,眨眼间就少了五个。至于其他部落,也都惶惶然不知何去何从。不久前归附他们的部落,纷纷逃离他们的控制,向红水大营投去。而他们现在,对此也无心去过问太多。
……
“曹家小儿,欺人太甚。”
红水集,此刻已不复当初曹朋初至时的繁华和喧嚣。
城里的胡人纷纷逃离,而汉民则惊慌失措。整个红水集,被恐慌的气氛所笼罩。
每一个人,都带着茫然表情。
此前,不是和红水大营关系挺好的吗?还联手退敌来着……怎么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刀兵相向?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之前红水大营的会盟,窦将军不去呢?
窦兰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部曲心中的茫然和抱怨。
他也只能暗自叫苦:原本想等到开春,各部整合完毕后,能够向曹朋争取更大利益。
哪知道曹朋居然二话不说,便要动兵?
在窦兰看,曹朋刚接收了中原移民,肯定要有一阵忙碌。
哪知道,曹朋接受移民之后,迅速分拨出两千三百户到廉堡和凤鸣滩,缓解了一部分的压力。之后,他和檀柘神不知鬼不觉的达成协议,兵不刃血得到红砂岗,使得整个河西,都为之恐慌。而那座一夜拔地而起的冰城,更是神来之笔。
至少在普通人眼里,这曹朋是得了上天眷顾……
“父亲休要紧张,孩儿有一计,定能令曹家小儿,无功而返。”
第438章 河西第三弹(四)
夜色里,红水集城外,黑压压一片,尽是汉军营寨。
曹朋兵发红水集,并没有依照着‘兵贵神速’的原则,而是缓缓推进。沿途不断招降红泽部落,同时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609页 当前第
361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