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明军在阵中并不是太慌乱,都是有些底气,而且好歹比起长途奔袭的敌军多休息段时间,以逸待劳,更是有信心士气。
轰隆隆的声音越来越大,尽管目前的雨水频繁,地面上并不干燥,但是这大队的骑兵还是扬起了烟尘漫天,按照明军将领的判断,这骑兵应该是在小半个时辰之前就应该到达,却比他预料的多花了些时间。
这骑兵运动的速度如此的慢,给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倒是让明军将领的心里面更多了几分的信心。
半路上突袭的敌军,丝毫没有什么隐藏身份的意思,任谁都是知道这就是华州的骑兵,也无需隐瞒什么,为首的掌旗举着领军的旗帜,旗帜上面没有什么文字,只是黑黝黝的底色上一只金黄的老虎。
这旗帜图案的来历并不是什么故事或者是明军的例子,而是取自江峰当年的绰号“江老虎”,步卒的旗帜上,却是黄底黑虎,骑兵就是黑底黄虎,马队的旗帜老虎上都是肋生双翅,取飞虎来去如风的意思。
明军的弓箭火器都是做好了准备,只要是对方的骑兵冲过浅沟的时候,速度稍微一慢,这边劈头盖脸的打过去,先来个下马威。
不过华州骑兵的动作却和他们想的不一样,可以说是极为的诡异,最开始的掌旗骑兵到了矮沟之前几十步的时候,就停住了马匹,身后的大队都是看着旗帜行动,大队都是停了下来,华州骑兵所在的位置对于明军来说,颇为的别扭。
远程武器根本无法打到,要是冲出来的话,先前的那些布置,反倒是成为了给自己设下的障碍,明军将领也是害怕对方这是为了吸引自己出阵,索性是以静制动,在阵中等待,到要看看对方做什么。
为首的掌旗骑兵一停,华州骑兵除了最前面几排端着火铳在马上列成阵势戒备,后面却看到大批的人下马,这骑兵约莫有三千多人的规模,说起来和明军马队的数量差不多,虽说要精锐许多,可不发挥骑兵冲击的威力,反倒是纷纷下马,难道是被这些粗浅的防御工事吓怕了,所以要步兵冲阵吗?
因为最前排一直是在马上平端火铳的华州士兵守着,所以也看不清华州军在后面到底做些什么,现在的明军都是知道华州的火铳厉害了,谁也不会贸然的冲过去,那等于把自己朝死路上送。
这个疑问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也就过了很短时间,几声命令发下,在最前排的华州骑兵闪开一些空隙出来,这时候守备在工事中的明军终于是明白对方弄什么玄虚。
每个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赫然十几门火炮被推了出来,火炮的口径看起来不大,但毕竟是火炮,岂是这种简易的工事能够抵御的。瞬时间,守在这里的明军前队开始乱了起来,华州军丝毫不管,在那里效率极高的清膛,添药。
又是一声命令,药捻被点燃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对阵
第六百一十七章 对阵
滦州到抚宁卫之间,已经是完全被华州的轻骑封锁,派出的几支去扎营前阵的部队,都是被华州的骑兵驱散,都和那两卫士兵的下场差不多,即便是在那里结阵自保,也是先被火炮打开防御,接下来骑兵冲散。
这些士兵东面是华州大军,南面是大海,北面是山脉,被驱散之后唯一能去的地方也就是回到滦州的大营,华州大军共八万人,缓缓的南下,昌黎和抚宁卫,永定府根本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纷纷陷落。
滦州领军大将周林,此时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方并不和他抢占先手,并不抢占什么有利的地势,只是这么默默的压了过来。
周林知道自己退无可退,陆炳在蓟县和京师一带布防,聚集北方的兵马,自己这里要是退,华州兵马可以长驱直入,围攻京师,看清了这个局势的周林索性是沉下了心来,不再派出什么部队去抢占地势扎营。
而是就以滦州为中心,层层叠叠的布置防御,北方的兵马在滦州城周围已经是超过了十万,这个时候,华州的部队不再清除附近的探马,明军的侦缉轻骑对于华州的兵力非常清楚。
尽管周林知道华州军强悍,不过这次只有八万,自己手中十几万人,多少可以阻碍一下对方前进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明军的将领对于华州已经是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即便是他们人多,周林这种脑筋清醒的明军将领的判断,只是可以拖住对方的脚步,希望可以延长一下时间。
他知道自己手中的人马除了一万五千秦军之外,其余的保定和宣化蓟镇的兵马,大多数并不比辽镇的兵马强上多少,而且装备比起辽镇来,还有一定的差距,胜利的可能更是小的可怜。
嘉靖皇帝在兴献王府的时候,周林就是王府的武官,嘉靖当了皇帝,周林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按照明朝的武官制度,除了那些世袭的勋贵世家,周林能做到京卫提督这个位置,也算是到了武人的顶点,他自然是对于嘉靖皇帝忠心耿耿。不过对于他们的来说,明军的将领们都是对新训练的威武大营有莫大的信心。
大明这么多年,只要是当老了兵的军官,都是知道军队之中的积弊,训练被农活代替,压根见不到什么实战。
来自三秦之地的边军尽管强悍,但是人数毕竟是不多,而且不管是训练还是装备,都远远比不上,而且在陕西,尽管目前的草原上蒙古部落已经是衰败的要命,可防卫的兵力被全部抽调过来,那必然会让蒙古人还有哪些浪子野心的蛮族部落趁虚而入,那样前有华州,后由鞑虏,当真是社稷崩坏,不可收拾了。
在滦州顶住华州军一段时间,让身后的威武大营准备完成,自己尽可能的消耗对方对方的力量,让陆炳率领的威武大营兵和对方决战,这就是周林心里面的打算。
周林在陕西副总兵的位子上也差不多做了十年,是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华州大军缓缓靠近过来,根本无法硬撼,周林的想法是,并不出击,干脆呆在滦州城和周围的堡垒之中固守,如果能吸引对方攻城那就是达到了目的。
围城之战,最为的牵扯时间,消耗实力,而且在坚城之下,对方的火器用处也被减弱到很低。
打定了主意之后,他开始严令部队外出,并且要求修缮工事堡垒,准备长期的固守,和华州军消耗到底,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逐渐考进的华州军竟然对于在滦州的明军不管不顾,也没有什么围城和进攻。
直接就是在城下扬长而去,直扑南面,就是这么简单的手段,让周林却无法继续固守,如果继续在这里固守,那么在更南面的陆炳根本没有准备完成,自己留在滦州的目的又何在呢?
华州军过滦州二十里之后,滦州的明军依次被动员了起来,追击正在南下的华州军,这个时候,双方的距离有二十里,加上明军十几万人马的动员和开拔,等于加上二十里的路程,留给了华州军更多的时间。
得到了滦州明军的动向,华州军在距离滦州城三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从容的布阵等待,短短几天之内,所谓的以逸待劳的态势完全的变了。
在滦州的明军整队到达战场的时候,华州军已经是在那里严阵以待,看到这个,周林的心里面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能拖住华州军一点时间总是一点时间,就会为陆炳在蓟县附近的这聚集军队,布置京师防务更加完备一些。
华州一般不会先攻,都是等待对方的冲击,用火器和方阵给对方造成大量的杀伤之后,才进行下一步的打击。
此时也是如此,双方大军在滦州西面摆开了阵线,华州军的步兵团开始在第一线布下阵势,火铳手开始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火绳和弹仓,军官们开始一排排校准队列,炮兵也是在变换位置。
在明军的大阵却一直没有什么动作,华州军前线的指挥刘十三在那里和身边的将领合计几句之后,已经是准备先行的动手了,这一路难下,华州军队的任务是消灭挡在他们面前的所有大明军队。
不多时,一名骑士在两三名骑兵的护卫下朝着两军对峙中间的空地纵马驰来,到了中线附近的时候,护卫那名明军骑士的骑兵上前一步,扯开嗓门大喊道:
“尔方听着,我家将军想见见华州的主事之人。”
华州上下到都是一愣,战争至今,一方自以为是官军剿匪,另一边要夺取天下,双方就是这么闷不作声的厮杀,还是第一次有人要看看对方的将领,这边的华州大军是刘十三领军,听到对方的喊话,还以为是要阵前较量,倒是兴奋了半天。
还是身边一名明军降将在那里提醒说,大明的战阵之中,从来没有什么阵前单打的习惯,这个喊话怕只是想见见华州的主将罢了,从华州开始和明军交战,兵卒精锐,战力强悍,这是明军的共识。
不过,华州的将领却是极为神秘的存在,倒不是刻意的去掩盖什么,而是华州内部自成一体,就这么发展了十几年,等到明军发觉并且有心去打探究竟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从军队到官制,一切和大明的规章制度完全的不一样,绝对的陌生。
也难怪周林会好奇,自从华州军在铁岭开始出现以来,到了现在除了那些投降到对方阵营中的明将知道名字之外,对于对方的将领还有主事者,还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状态,根本不知道是谁。
十几万的军队,那么多的领土都已经是被对方占领,却还不知道主使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人,这确实是让人发疯的一件事。
刘十三稍微做了一下准备,就准备纵马出列,他的卫士生怕是有什么危险,几个人连忙换上了大盾,并且仔细检查了刘十三的坐骑和装备,和本阵的骑兵和步卒说好了接应的方式,这才是放心的出列。
到了双方对峙的中线附近,已经在那里等待的有些不耐烦的周林看到了纵马出列的刘十三,这个位置,双方的火炮和弓箭都是无法达到,可是大家都是抱着防止万一的态度,距离四五十步,双方的卫士倒是作出了差不多的动作,拿着大盾挡在自家主将的身前,仅仅是露出来脸。
看到了刘十三的样子,明军的主将周林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惊讶,尽管刘十三远征草原北疆,早就是饱经风霜,可是年纪毕竟不大,看起来还是太年轻了,按照周林的想法,执掌这近十万的强军,怎么也得是四十多岁的宿将。
“对方可是华州之主吗?”
“我家王上在他处,在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前锋官罢了。”
当然,周林要是看到江峰肯定会更加的惊讶,江峰比起刘十三也不过大六七岁的年纪,周林摇摇头,只觉得这华州如此的不可思议,还是接着问道:
“天下太平,我大明气运正盛的时候,你等为何逆天改命,擅自起兵祸乱我华夏江山,就不怕被天谴吗?”
“天谴,我家大王说过,这天下归谁,不是看的气运,而是谁的力量大,谁手中的刀枪锋利。”
这么放下几句话之后,刘十三颇为无趣的大声说道:
“还以为出阵来会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原来也是说这些的官样文章,战场上见真章吧!”
说完之后,直接就是拨转马头回到本阵,看到刘十三回来举起了左臂,整个华州军都安静了来,静静的等待着。
刘十三举起的胳膊狠狠的朝前一挥……
第六百一十八章 华州重骑兵
第六百一十八章 华州重骑兵
火器大阵稳步向前,火炮轰击,轻骑靠近之后的齐射,以防守杀伤为主,这是明军上下总结出来的华州战法。
归根到底就是不能先攻,而要周旋,不能阵型密集,以免炮火杀伤,不能用长枪对付轻骑,而要及早的用弓箭阻碍,周林自然是知道这一点,和刘十三说完之后,回转阵营也是及时的吩咐了下去。
尽管他已经是把面对华州该如何做已经是说了许多遍,可是临阵的时候,还是要提醒才能放心。
看到了刘十三这么的年轻,周林心里面一点底气都没有了,因为华州军是如此的不合常规,如果对方是个莽汉或者是江湖上的盗匪模样,三四十岁的年纪,说话或者是不温不火,或者是粗鲁莽撞。
如果是这样,周林对于华州军的判断还不会超出常规,无非是暴民或者流民或者盗匪,但是刘十三的年轻先不去说他,这种气度和表现,分明是大明勋贵世家贵公子的做派,尽管脸上的风霜之色很重,但是举手投足的气度底子还是很容易被看出来,这种人如何的做得大将,华州军难道就是靠着这样的高官聚齐如此恐怖的军队吗?
刘十三虽然是草莽江湖出身,但是从小也是锦衣玉食的长大,微山湖群盗本就是刘六刘七的残余兵马,虽然是残余,可已经是不是绿林气派了,手中银钱丰富,势力自成体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刘十三的境况实际上就和大明的那些将门世家差别不大,周林自然有这样的观感。
对面的军队不是大明的叛军,组成的成员只有可能是流民和盗匪,首领也应该是匪首的模样,谁想到军队是正规的军队,对方的首领也是这样的气度,也难怪周林会有这样的错愕。
明军的阵型按照千户为单位,开始缓慢的张了开来,即便是每千人之中的空隙也是非常的大,好在只是前阵如此,不过尽管是这样,那也是铺开了相当巨大的面积,这就是按照预先布置的阵法来防御华州军的攻势。
老实说,这样对于明军军官实在是有些难为了,平时即便是聚在一起的时候,指挥,千户都未必能够控制住手边的这些部队,能做到从容调动的都已经被当作优秀的将领,军队也被称作强军。
所谓“用兵聚散以为常为上”在明朝的兵书和各种兵事文字上被提及的最多,实际上也是做的最差的一项,越到后期越是不堪,如果江峰没有出现,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到了崇祯的时候,明军的大队是被闯王的顺军还有鞑子的马队,都是一冲就跨,不堪一击,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么糟糕,不过也是有了端倪,按理说两军对战的时候,杀气森然,各处都应该是肃穆无声。
只有主将的命令才能通达四方,所以战场上,都有一个不得擅自喧哗,扰乱军心的军法在,此时的明军前阵中,却丝毫没有一点的安静,每一队的军官都是在大声的吆喝怒骂,让已经是散开的士兵各自在正确的位置上,不要脱队。
一个人两个人的喧哗倒也罢了,这么多人的声音,确实是大了些,连几百步以外的华州军阵都是听得清清楚楚。
刘十三的胳膊狠狠的挥下,在他身后的大队起兵开始缓缓的向前运动,这又是让对面的明将周林有些糊涂,这又是什么战法。
一个军队该如何战斗,如果有了定规之后,轻易的就不会改变,因为确定了战法,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要按照这个战法来进行,若是随随便便就改了,那可就是要耽误大量的人力物力,十分的浪费。
通过历次明军和华州军的战斗,周林自以为总结出来了对方的战术,没有想到对方又是有了新的手段。
出阵的华州骑兵并不是所谓的轻骑,他们的马匹看起来都要比明军和华州马队的要高大不少,在马上的骑兵和明军的前阵尽管是相距很远,可还是能看清楚对方身上闪亮的甲胄,看到这个景象,明军的将领军官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对方的骑兵威猛倒是其次,问题是这样的重甲骑兵要花多少钱才能置办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343页 当前第
334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3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