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从没有永久的朋友……然而,我应该应为他将来的恶行——仇恨他现在对宋朝不遗余力的帮助吗?
我站在什么立场仇恨?蒙古人?金人?辽人?
……
借助宋朝浩大船队驶出的余威,赵兴这个“宋人”抵达日本时,受到热切欢迎。紧接着,不三不四送出消息,几匹快马立刻赶来长门……几天后,赵兴已坐在了日本的一座寺院内。
这是寺院内一座茶亭,赵兴按照唐俗盘坐在木地板上,一名僧人坐在他面前正在进行茶道。赵兴坐的是客位,主位上坐了一名头戴尖顶帽的高官,赵兴对面、赵兴下首,坐满了按照魏晋风俗,脸上涂着白粉,眉毛刮尽,描着墨眉的日本高官。
现在,日本正处于平源氏时代,这时代宫廷生活的特色就是“雅致而淫荡”——首座上那名日本高官手里就拿着那个描写这个时代的著名作品“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宫廷女官紫式部写的,描写日本宫廷生活的小说,而且是世界第一本小说,这本小说是描述爱情的,顺便展示了日本宫廷那种雅而淫的生活方式。
这时候的日本刚开始封建化不久,倭皇在国内大肆分封小领主,小领主们主要的生活就是喝唐茶,看唐画……外加吟诵苏东坡的诗。
坐在席正中的和尚已经完成了整套茶艺,赵兴表面不露声色,暗地直撇嘴:手法还不如我家阿珠。
这是一名从福建来的中国和尚,他和赵兴没有语言障碍,所以这几日就成了赵兴的导游兼介绍人。这次茶会也是他搞起的。他曾经向赵兴介绍过坐在首座的高官,但赵兴却对他的名字不感兴趣——他只对他的钱包感兴趣。
赵兴不知道,在座的都是日本赫赫有名的人物。古时候的日本,最显著特色是学问世袭化,学问成了某一家的世袭职业,并与门阀结合起来。坐在首座的是菅原大人,他与大江家族掌控的是汉文学即文章道——菅原祖上写过名句:“传蹄伤马送,江尾损船迎”、“驿长莫惊时序改,一荣一落是春秋。”
堂中下首陪坐者是掌控明经道方面知识的清原、中原二氏;明法道掌控坂上、中原两氏坐对面;算道是三善氏,阴阳道是贺茂、安倍二氏;医道则是由和气、丹波两氏世袭——这些人今日都在场。
和尚奉上茶,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在座的那些日本“雅士”都学着唐朝人那样,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围,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又把茶碗举至额齐,表示还礼。然后端起茶杯,一脸陶醉的嗅着茶香。
这中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根本是装样子的,当然,装样子的也包括赵兴。他对着那浓香的茶汤,只想打喷嚏。不过,现场的场面太神圣了,以至于他忍了又忍,将那个喷嚏憋下来。
茶汤要分三次喝尽,即“三转茶碗轻吸慢品”。饮茶时口中要发出吱吱声,表示欣赏和赞扬。饮毕,客人要讲一些吉祥的话。特别要赞美主人的款待、茶具的精美、环境布置的优雅。
在座的人刚浅浅啜了一口滚烫的茶汤,廊下,日本单弦声嗡嗡的响了两下,那声音像是谁在廊下弹棉花。所有日本高官听到这声弦子,立刻将茶盅放到身边,五体投地的跪在原位,唯独赵兴端着茶杯,眼珠四处乱晃。
这种单弦声是日本雅乐的一种,据称由朝鲜半岛传入的,包括“新靺鞨”、“大靺鞨”等曲名。日本《乐家录?本邦乐》(卷三一)条中记录:靺鞨者靺鞨国之曲也。舞者来于中华,为礼拜舞踏之体云云。
由于这种音乐太受日本公卿喜欢,所以弦子声通报贵人的到来,就成了一种日本习俗,现代,在日式高档餐馆里,仍可见到这种习俗。
日本亭子四周都是推拉门,透过敞开的大门,赵兴见到远远的走过来一名日本妇女,她穿的很华丽,衣服上画满了鸟、树图案,长长的裙尾拖在地上,绵延四五米,在她身前,也像宋人一样缀满了各种环佩,她迈着像宋人一样的小碎步,拖着长长的裙尾,裙尾皱褶层层叠叠,像是羽毛样一层层覆盖身尾。
穿着这样裙子,她不能用小碎步了,只好一步一停,向这里走来。
这身裙子叫做“鸟羽裙”,宋人现在只能从《簪花仕女图》上,看到唐人的这幅风采。不过,宋人也遗留着喜好拖地裙的习惯,宋人把类似的拖地裙称之为“赶上裙”。
走过一个拐弯处,那女子停下了脚步,而后她僵硬的转了个身子,姿势就像军营里的士兵在做向左转的动作一样。转完了方向,她并没有继续迈步,就停在那里。
随即,她身后跳出六名侍女,她们娴熟的拎起贵妇拖在地上的裙尾,快速的调整方向,把裙尾整理成与她行进的方向一致,而后这名妇人才继续迈步。
第四十五章 唐人的风采(下)
第四十五章 唐人的风采(下)
这妇人脸上也涂着白粉,唯独腮边两砣燕支(胭脂的汉代说法),整个形象像一名现代日本艺妓。这种装束是晋代中国贵妇人的化妆方式,晋人把它叫做“红妆粉饰”。
贵妇来到茶亭,首座的人让出了位子,那名福建和尚向赵兴介绍贵妇,赵兴却如过眼云烟一样,压根没记住对方的名字,模模糊糊,这位好像是一名叫做“某宫”的女人,有这个头衔,则意味着对方是日本皇宫里的人。
那名贵妇啾啾的说了几句话,日本人把这种说话方式叫做“鹤音”,是皇族讲话的方式。原先坐首座的那个人连忙翻译:“听说,阁下是苏学士的门生,带来了学士的新作,请呈上来。”
赵兴装作没听懂对方的话,他揪住和尚低声问:“这是王妃还是王后?”
对赵兴的倨傲,那群日本高官都变了脸色,但那名贵妇却用欣赏的目光点了点头,又啾啾说了几声。和尚连忙低声说:“休得放肆,这是关白藤原家侧室秋晴宫,她刚才说:学士那么孤傲的人,就该有孤傲的门生……她原谅你的冒犯了,还不快向对方谢罪。”
赵兴咧了咧嘴——原来不是皇宫的人,是关白侍妾,而现在日本最有势力的,是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义家!
日本倭皇虽然关起门来自称皇帝,但他对宋朝却很恭敬。在宋代,日本人是宋人的坚定属国,至少比高丽人还坚定。
世事无常,谁能想到曾经凶残的日本人,却如此乖顺地匍匐在宋朝的脚下。赵兴现在置身其中,有种恍如如梦的感觉。
这时候,一个宋朝人是无需向倭皇叩首的,贵妇刚才解释了赵兴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自找台阶——如果她是皇宫里来的,那么作为宋朝国民,向自己的友好邦国的国王、王妃行礼,这才符合国家外交政策……然而,她只是幕府大将军的侧室,所以赵兴行不行礼全凭自觉。
赵兴不知道,藤原氏已经把持朝政200年,现在是日本如日中天的角色,派出这样一个侧室迎接他,那是给了……他背后的苏轼很大面子。但……赵兴即使知道又怎样,他只关心向对方钱包的厚度而已。
而他更不知道:在中国国内没人记得苏东坡的生日,日本人却记得很清楚,每年苏东坡生日,他们都举行“寿苏会”,为苏东坡庆祝生日,这一习俗一直保持到现代。
赵兴招手唤程爽送上自己的包裹,从里面仔细的掏出几个盘子——印着苏轼诗词的盘子。
“恩师新词我已经带来了,不过这次有点特别,恩师的新词不是写在纸上的,呐,是写在盘子上的,这叫‘诗画盘’,是一件摆设……”
贵妇拿起了印有诗词的盘子,她身边的一名宫侍拖着长腔,有板有眼地读着盘中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屋内一片啧啧的感叹声,贵妇也跟着感慨:“天朝人的心思,真是令人赞赏,学士的诗作印在盘子上……啊,每天一清醒,都能读着这么优美的诗作起床,真是天下第一的享受!”
“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满屋子的附和声。
贵妇品鉴良久,垂问:“这东西,你打算卖多少钱?”
和尚翻译的时候,赵兴的目光盯在贵妇的裙子上,那裙上画满了鸟与树,色彩很艳丽,赵兴脑子里直纳闷:画师用什么墨在丝绸上着色的?
“不卖!”赵兴自傲地回答:“只赠送,赠送给那些懂得欣赏的人!它到底值多少钱,由受赠人自己决定。”
为什么不卖呢?文化用品、心灵鸡汤,说卖,俗!赠送,多雅!谁得到盘中诗,都觉得光荣……
且慢,有来有往才叫“礼尚往来”,我送给你东西,你的“回礼”吧,回礼的价值,就代表你对这件雅物的价值衡量。回得少了——瞧,一个不是风雅的人!谁敢抢夺这样的名声?!
这样一来,它的价值比单纯卖,更值钱!因为它已摆脱了商品身份……
贵妇还没回答,一名武士打扮的人快速跑入,慌慌张张的通报:“打起来了,打起来了,陆奥的清原氏发生内哄……”
这一天,“前九年战争”才结束不久的日本,再度陷入了“后三年战争”。连绵的战争使源氏武士团力量大振,紧接着,源氏武士的镰仓幕府开幕,日本从此进入“武士道”世界。
贵妇放下了手中盘子,一声哀叹:“又是战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战争,又来了!”
原先坐在首座的菅原大人出声建议:“这个时候,宫廷应该派出使者,向检非违使源氏义家求助,若有可能,请朝廷任命义家为陆奥守,平息战争。”
贵妇把目光转向了盘子:“战火一起,关东的路还能安身走过吗?……哦……哦!”
看到盘子,贵妇眼睛亮了一下,把目光转向赵兴:“上国学子能孤身来到我国,一定有办法护送我们的使节前往关东?”
赵兴脸色没有一点变化——不,似乎很有点不以为然的态度,他简短地答覆:“给我地图,我可以办到!”
护送使节前往关东,小事一桩。从陆路走,确实危险,但赵兴有条船呀。借此机会,把倭国地图搞到手,从此以后,倭国对他就是不设防的国度——海岸线漫长的岛国,没法阻止他的往来。
再说,源氏是谁?马上源氏将成为倭国最有权势的人,等他崛起后,在座的高官不过是一群冢中枯骨而已。用使者护卫的身份,与这位强势人物拉好关系,这是倭人在无知状态下送给他的一份大礼呀!
干,为什么么不干!
贵妇啾啾笑了,似乎在问“还需要什么”。
赵兴够无耻,他意味深长地对答:“皇帝不差饿兵呀!”
你花钱,我拉关系——就欺负你日本人不懂现代公关学,你还要深深感谢我!多快乐!
那位贵妇长叹一声……这声叹息赵兴听懂了,贵妇接下来说的话,由旁边的福建僧人翻译给他,那是一首诗:“君问吾风俗,吾风俗最纯,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盛清酒,金刀脍紫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上)
第四十六章 如今金屋藏美娇(上)
福建僧人说完,还连忙解释:“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建州(今建瓯)海商周世昌遭海风漂流至日本,敝国(日本)商人收留了天朝商贾,七年后,日商藤木吉陪周世昌共归中国。帝(宋真宗)问日本风俗,藤木吉作此诗回答‘上问’。”
赵兴听到这回答,摇摇头。这里面有几个词他知道来历,比如“清酒”就是米酒的意思,现代中国称之为“醪糟”,这种酿造法是在晋代传入日本的。
“脍”这个词也是中国的,就是“脍炙人口”的“脍”,它也是在晋代传入日本。至于“金刀”则说的是三国时代曹丕赐给倭国的青铜刀,倭人称此刀为“天纵云剑”。
这句诗里所说的“金刀脍紫鳞”,日本人的意思是说:用天朝赐给的金刀切割汉式美餐——紫鳞脍。
日本商人藤木吉在这里选用“清酒”与“脍”、金刀等词,是向宋真宗表示:日本甚至连饮食习惯都尊崇汉唐——但他当时对牛弹琴了,因为大多数宋人并不知道……
然而,贵妇的话没有“对牛谈琴”,赵兴明白:对方这是抱怨自己又是君子风度,“棺材里伸手死要钱”,还是乘火打劫式的。
赵兴淡然一笑,以诗唱和这质问:“金乌临西舍,鼓声催短命,泉路无宾主,今夕离家向。”
赵兴这句话绕了好几个弯子,如果不是对汉唐文化及中国典故极为熟悉,可能不知道赵兴说啥。这种绕弯子说话的方式,宋人以为“含蓄”与“中庸”,倭人以为“雅致”。他的话音才落,满屋子日本高官兼中国“苏狂粉”齐声喝彩,他们用手中的折扇猛烈敲击大腿,以示对这句话的赞赏。
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首诗是一位日本人做得,它作于数百年前,作者是日本大津皇子。
当年他因谋反罪被处死,死前做了这首《临刑诗》。
但实际上,这首诗是唱酬诗,它是与五代人江为的《临刑诗》所唱酬的。南唐后主李煜当权时,江为因借事讽喻朝政,被借此邀功的小人告发,判以死罪,临刑前口一诗:“街鼓侵人急,西倾日欲斜。
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
在诗中,江为把死看成是一次旅行,以至发出“今夜宿谁家”这样纯真的疑问。
说实话,江为的诗要比大津皇子出色的多,但赵兴在这里用大律皇子的诗来回答,也是种变相讨好。他用这首诗说明的是:我老师苏轼也因为写诗被沈括告发,差点步上江为的后路,而我为了老师的生活,都冒着生命危险,带天朝“金乌”来到“西国”,你却让我到战乱频繁的关东送信,“今夜宿谁家”我都不清楚,你还跟我计较钱不钱的问题——那钱是我该挣得,是我用生命换来得。
大津皇子这首诗,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无以伦比的地位。赵兴刚抵达日本时,出于小心,曾询问过
当地著名诗人的作品,此时恰值武士文化兴起的时候,这首面对死亡充满坦然的诗,立刻被人介绍过来。以至于赵兴没记住《古今集》、《枕草集》里的名诗,独独记住了它。
赵兴的讨好很见效。这时的日本人,对天朝充满仰视的心情,突然有一名天朝举子吟诵出他们最喜爱的诗,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荣耀,所以他们非猛烈喝彩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嗯,结果他们都忘了刚才为什么而争执……结果,他们喝彩的越激烈,反而越是让那位贵妇以为:自己不给钱、不给很多钱,简直都不好意思活下去了。
他们不是在为即将付出的高额报酬而喝彩的呀……嗯,大家都忘了这点。
“如此——天朝人,你说吧,想要什么?”贵妇爽快地询问。
两天后,苏轼正带着王巩返回雪堂,原先雪堂的东侧,临江处已伫立起一间大砖房。工人们还在砖房顶上搭了个小竹棚。
这栋砖房外墙部分没有丝毫装饰,内墙则抹得很光滑,苏轼觉得那墙面似乎不同于普通泥巴,隐隐泛着灰色。这让他很好奇。
王夫人欢喜的迎了上来,由衷的赞赏说:“这群孩子,干活儿真快。瞧,他们在房顶还给你搭了个棚子,说是让你坐在屋顶看风景。”
王巩看着苏东坡这栋明显不符合当时风格的房子,很感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449页 当前第
19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