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拉拢一些人、唆使一些人与他们一起奋斗。而一旦成功后。他们的‘本我’意识便发作了,他容不下别人与他分享胜利果实。譬如现在的新党。当他们没有敌人了就内斗,这就是农奴意识、奴隶意识。
章相公不是不聪明,只是他意识不到大宋地利益是个整体,意识不到不应以党争而不惜损坏大宋整体利益——不,他没有这个概念,他不知道大宋这个概念‘内涵’新党,‘外延’旧党!他从小没有受过封建教育!反而在农奴文化氛围下,他只知道要不停的争胜,争夺天下第一人、第二人的地位,所以他成了‘独相’——这是他的文化底蕴造成地必然。在这种‘必然道德’下,他与西夏的媾和无需顾忌百姓与国民,只需顾及自己就行了。”
谢麟瞪大眼睛,禁不住插嘴:“此种说法倒也新鲜——外延,内涵,这个两词,想一想,很有味道。”
赵兴叹了口气,继续说:“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君子’,虽然大多数君子也是农奴出身,但他们的心怀要博大的多,所以他们所做的,无意之间符合了‘团队’的概念——他们容得下人。所以作为他们的同胞、同党,是快乐的。
稍稍不如意地是,他们对敌人也依旧宽容博大,他们的仁爱太泛滥。”
赵兴说到这,停止了摇扇,他悠然神往的说:“原本我大宋是君子政治,在商业精神下、在共和精神下,我们有可能给大家带来团队意识,但一群农奴对商业文明的反扑中止了这一变化,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将这一切校正……在园丁的剪刀下,自由才是敌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园丁,自由的思想?”
谢麟听的冷汗都下来了,原来这名“新党干将”骨子里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旧党,身在偏远地岭南,还时刻念念不忘反扑。
但谢麟对赵兴是比较欣赏地。因为儒学讲究尊师重教,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像赵兴这样无怨无悔地追随到天涯海角,因为这层喜爱,谢麟想了想,决定无视赵兴刚才讲的,直奔他的主题:“赵大人,这一年我四处扑火。眼见着荆湖动乱即将平息,我荆湖荒僻,没什么大出产,要想再发展,还要靠赵大人携手。”
李清照是个聪明丫头,每天,出入个个官衙如履平地的她听出了谢麟话中地含义——所谓“携手”,这两个字才是关键。
涉及到官场密谋的事情她不适合插嘴。所以她眼珠一转,立刻跳了起来,嘴里嚷嚷:“我快要饿死了,梅三娘的鱼脍怎么还没弄好,我出去看看。”
李清照钻出舱,赵兴将手中的扇子轻轻放到桌上,坦白的询问:“应老需要什么?”
谢麟躲闪的回答:“赵大人的手真长,我听说你早就在插手广西的事情。如今还伸手到了福建。我没你那么多地本事,荆湖南路才刚刚稳定,我想明年出兵荆湖北路。恰好我听说你在淮南有点势力,黄州、扬州还有许多属吏都是你的旧人……赵大人能给我点帮助吗?”
赵兴坦然回答:“我的枪械局今年扩容,年产快枪已经达到了一万杆的产能。大炮也能日产十门左右。此外,众所周知,我广南的火药配方跟朝廷选用的不一样,爆炸威力更大。谢大人要枪要炮。要火药,只管拿钱来。”
谢麟笑着把脸别过去,眼睛看往别处,答:“我要是有钱,还跟你说这话……得了吧,我听说火枪队可是一个吃钱的老虎,训练一支火枪队,足够训练十倍的禁军了。我养不起。不过,你广南地手雷若能卖给我一些,我倒是需要。”
谢麟这是询问赵兴彼此联合的可能,而赵兴跟对方谈火药军械,是在隐晦的告诉对方,他可以在军事上跟谢麟联手。但谢麟拒绝了这一建议。不管拒绝的理由是什么,他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他不想像赵兴那样建立一支强大地军队,只要手头的兵够用就行。
赵兴重新从桌子上拿起了小扇。谢麟见到赵兴懒洋洋的。他连忙掀开了底牌:“我听说明年朝廷科举,两广要专门组织学生上京赶考。我荆湖与两广同属‘指射之地’。这些学生一旦考中,总不过回乡任官,我想与赵大人联手在京城活动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得一个好官。”
谢麟这是想从“文”的一手努力。通常“指射之地”地贡士及第后,很少会在朝堂为翰林、为馆阁,而谢麟这是想让两湖的应届考生全部回到家乡,充实地方官。
荆湖地区的学生都被谢麟教导过,谢麟是想打着老师的名义,让他的学生去把持地方政务,如此一来,他就能在两湖一带一呼百应。
文人,想出的办法总是文绉绉的。
赵兴一拍桌子,欢畅的说:“应老跟我想到一块了,我两广地区地方官也不够用,正想着去京城活动,让他们考完以后回乡任官,应老也有这个意思,正好我俩可以联手。”
谢麟正过脸来,正式地说:“我在吏部有几名同乡与故旧,赵大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这是亮底牌,赵兴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吏部我也有些熟人,苏三丈(苏辙)当年在户部也留下一些人,这两个部的一赐乐业人跟我也很熟。此外,范锷、李常曾经跟我谋划过胶南大运河与铸造新钱的事情,那时任官的户部侍郎、书记都认识我。应老是知道的,我平常被人叫做‘钱袋子’,户部的吏员也常爱与我打交道,我们相处得不错。”
双方都没有谈到具体地人手,赵兴这是告诉谢麟:你在荆湖剿匪,或者荆湖需要朝廷拨来地款项,我可以帮得上忙。
谢麟点头:“如此,太好了!我听说单锷在你那里,刚刚整修完广州通向大理的河道,我能把这个人借一下。”
谢麟这话地意思是说:我打算借整修荆湖河流的原因,向朝廷申请拨一笔款项,你能帮助我吗?
赵兴答应的爽快:“单锷这个人太孤僻,一直勤勤恳恳住在河道上,这几年我琢磨着也该给他升升官了,我看他做一任知州,很合适。”
谢麟答应:“就让他做宜章所在的郴州知州……你那所大学不是要建在宜章吗,有他监管着,一定妥当。只是吏部那里。需要我们一同努力。”
赵兴试探的问:“谢大人,我其实最强的力量在枢密院,你不打算在枢密院活动一番吗?”
赵兴这是又在问对方军事联合的可能,谢麟摇头:“我估计枢密院里,章相的势力最大。现在夏人求和,天下太平了,我猜测,接下来各地厢军、禁军都要逐步裁撤。章相更能腾出手来。收拾我们这些元祐党徒。谢某能在卸任前平定荆湖,已经很满意了,而你才平大理,用兵地地方多,章相可以不管广东,而我……不可能的!”
赵兴听完谢麟的话,慢慢的舞动着扇子,黯然的叹息:“瞧这个歌舞升平的大宋。瞧这个捂住嘴巴的盛世,谁又知道其中隐患重重。
没有人!因为处身于这个年代,文人士子们早已看到那悬于头上的园丁剪刀,于是他们聪明了,他们自觉地向着园丁的想法看齐——他们活的很好。因为他们是那么的不值一提。而那些坚强的灵魂,是给予这个时代最尖刻的反讽,也是对皇宋最大的悲悯。
嗷嗷嗷——坚强的灵魂,这时代还剩下几个。王岩叟死了,刘挚死了,吕大防……还有谁活着,继续说话?
众人皆醉啊,谢大人,你不知道,我现在想哭!”
谢麟一翻眼,反问:“如今各处灾害平息。夏贼俯首,光这两项,朝廷每年能减去多少开支……赵大人,不是我说你,朝廷地财政状况一缓和,你我可不能再为所欲为……
你说皇宋隐患重重,那里有隐患?北方:梁太后被毒死,国相梁乙逋也被毒死的梁太后灭去。辽国不愿再与我大宋争执;南方。你力压南洋群国,我听说你在要求贸易归贸易。朝贡归朝贡。如此一来,朝廷对南洋只有贸易收益,朝贡赏赐的东西全凭朝廷恩义,这不是只进不出吗。
我们对外少了许多支出,收益却在节节攀升。我还听说你在大理开了五个铜矿,三个银矿,还在勃泥开了一个油矿,这几个矿现在还在建设,等这些矿建好了之后,我大宋再不缺铜、缺铁、缺油,收入只会节节攀升。
这才是太平盛世啊!章相公虽然专横,可章相公的节操还不错,独相六年,不肯以官爵私所亲;四子连登科,独季子援(章援)尝为校书郎(从八品),余皆随牒东铨任州、县,迄无显者。
我以为,章相不谋私利,此人尚可算一个能臣,只是性格偏狭……嗯,就是你说的:不知道团体地利益。为相者,胸怀不可不广,所以章相不是好宰相。但章相虽然刻薄,我依旧以为,我皇宋的朝政还没有坏到难以救药的地步,毕竟朝廷的规矩还在。如今章相如日中天,我等不得不蛰伏待机。但章相终究还是老了,他若退下,我们还有机会让朝政重回正途。”
谢麟说罢,又盯着赵兴,目光灼灼地说:“我遍观天下,章相去后,能有宰辅之才的人不过三人,赵大人胸怀宽广,能忍人之不能忍,生财的手段一流,尤其难得是还很年轻。年轻就是一个优势,在赵大人这年纪层,百官之中无有能效比者。我料离人将来必然登阁拜相,而且我坚信这一天早晚到来,那时,就要看大人的手段了。”
赵兴眼珠转了转,笑了。
谢麟点出了一种可能,赵兴现在将两广地带经营的铁桶一般,朝廷轻易不会动赵兴,但要想打破赵兴的势力与割据现状,唯有一个可能:让他升入户部,或者给一个宰相之位。
在官本位思想下的古代中国,没有人能拒绝宰相的高位置,朝廷只要摇晃着宰相地大印诱惑赵兴,赵兴只能离开广州势力范围,吐着舌头,乐呵呵的进入朝堂,担任丞相之意。如此一来,赵兴把两广经营的越好,对朝廷越有利。
大宋朝是很难出现军阀割据了,宋朝的官员自律性都比较强,即使以章惇的凶暴,依然有这严格的道德自律,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真要压迫赵兴,即使赵兴顽抗,他手下的官员也没几个能够拒绝京城的诱惑。
谢麟正是看到了这点,他提醒赵兴,无论后者怎样经营好两广,怎样军政两手都不放松,终归是徒劳。还不如联合文人士子,造出一种诗人声势,一边蛰伏待机,一边积蓄力量,等待拨乱反正地机会。
也许,谢麟这个老奸巨猾地家伙,正是看到了赵兴的优势,所以才预作投资,打算与赵兴联手以地方抗拒中央。
这是古代士大夫地习惯思维与习惯手段,但谢麟却错估了赵兴。赵兴心中一转念,已经想通了谢麟的目的,他淡淡一笑,随意的说:“我昨日接到消息,福建民变,我出营操练的士兵受到变民的袭击。”
谢麟一惊,连忙问:“在哪里?局势怎么样?”
赵兴轻摇小扇,随口说:“出营拉练的是我五十名火枪手,外加三百五十名辅助兵,他们遭到了五百‘变民’的袭击,孩儿们大胜了,仅伤亡一人,现场遗尸两百余具,溃散的变民顺路劫掠了吕氏家族一个支系。”
谢麟心中发冷,他知道赵兴突然跳到吕惠卿家族的事情,是在告诉他,两人虽然结盟,但赵兴不会看在对方的面子上放过吕惠卿家族。
这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警告。赵兴的“诗酒之赌”名闻大宋,士大夫心中也未免存有一个想法,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名学生。但赵兴的睚眦必报也是闻名大宋的。做他的朋友是件快乐的事,但做他的敌人,绝不会感到幸福。
谢麟明白这点,他沉默许久,跳转话题问:“我听说赵大人在淮州曾经说过‘君子六艺’新解,今日群贤开堂授课,赵大人不打算说点什么吗?”
谢麟这番话是表明立场,表明他不再干涉赵兴对吕惠卿的报复,甚至问都不问吕氏家族的损失。
赵兴领悟了对方的意思,他刚要张口回答,江边突然想起一阵丝竹声,过了一会,一个清亮的嗓音响起:“是赵大官人的船吗?奴家柳京娘,路遇赵大人,可否登船拜访?”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祸水南移,谁家之祸?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祸水南移,谁家之祸?
赵兴一拍手,招呼:“请她上来!恰好梅三娘的鱼脍也快好了,也叫李家清照过来,此际舱内有酒有菜,有丝竹之音,坐听宁静,望看悠远,湖光山色历历入目,这才是风雅。”
谢麟也拍着手说:“湖光,水色、美人、鱼脍、美酒、佳肴……此情此景,怎不赋诗抒情。”
赵兴趁机回答:“今日白鹤之会,我是不打算登台宣讲了,我家老师已在台上开坛宣讲,怎有弟子说话的份儿。至于赋诗嘛,我那几位师兄个个都是诗坛强人,大宋诗人不多我一个,我还是专心处理民政,顺便饮酒作乐吧。”
舱门外响起李清照的声音:“是扬州柳京娘吗?我曾听人说过,京娘在扬州颠倒众生,怎么来到了这广州荒僻之地?”
柳京娘软软的笑着,如风摆杨柳般的扭着腰登上了赵兴的坐舟——这种扭腰方式现代称作“漂移臀”。一登上赵兴的坐舟,柳京娘扬声唱道:“一派先天妙学,十年克已工夫。割鸡聊此宰中都。人在春台鼓舞。
昏垫非由已溺,拊摩不异予辜。万家香大祝悬孤。我亦无多颂语。”
颂诗念完,柳京娘十指一划琴弦,脆声说:“赵大官人,我可是特地从扬州来祝贺你的,怎么你只在白鹤亭见我一面,便一去无踪。今日奴奴若不在江上偶遇,恐怕赵大官人要回转广州了吧?”
谢麟凑趣,大笑着调侃:“京娘,你今日来此,怕不是偶遇吧。”
船舱的门帘掀开,柳京娘带着四名艳妆打扮的丽人钻进舱内。这四名丽人是她调教的伎乐,人到中年的柳京娘浑身越发散发出那种成熟的味道,但她也知道,自己这年龄对那些小青年已经失去了诱惑力,故此她一边着手调教接班人,一边把目标转向中年官员。
赵兴还在回味柳京娘的贺词,这首《西江月》里充满了隐喻与暗讽,比如她说“十年克己工夫”。是在说赵兴隐忍了十年。至于“一派先天妙学”这纯粹是马屁,可以忽略。
“祸水,你可真是一个祸水!”赵兴起身迎接柳京娘,笑着说:“人常说美丽也是一种权力,是除了地位与金钱之外地‘第三权力’,所以美丽的女娘总是受到眷顾——京娘啊,你不乱放媚眼,已迷得下官两腿发软。再如此胡乱点火,小心,你这祸水救不了我等心中大火……哈,今日祸水南移,不知道京娘你又想祸害谁家男子?”
柳京娘媚媚的做了个福礼。横了赵兴一眼,娇嗔的问:“便祸害不了赵大官人、谢大官人么?!”
赵兴浑身哆嗦了一下,赶忙摆手:“敬谢不敏!”
谢麟也连忙摆手:“老夫可没那个力气,求京娘高抬贵手。”
谢麟其实并不老。他现在也就是五十出头。这样的年纪升到一路转运使,在官场可算是“正青春当年”。然而谢麟学的是关学,关学讲究严格的洁身自律,故此谢麟平常一举一动古板的像个老夫子,只是今日在名妓柳京娘面前,偶而失去正形——古人将这称之为“名士风流”。
谢麟这一打岔,赵兴连忙以攻代守,反问对方:“那日在十日亭。京娘唱酬之间,像蝴蝶飞舞在个个席上,我都没来地及跟京娘交谈,只记得你这四名弟子倒很出色,哈哈,本官不明白,京娘怎么会在这时间来宜章,如此巧?”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449页 当前第
293页
首页 上一页 ← 293/4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