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吧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将血_分节阅读_第1008节
小说作者:河边草   内容大小:11.29 MB   下载:将血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4-12-15 01:16:06
D-

这一战的轻松之处,早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

秦军上下,从来没将河北的四姓家奴放在眼里,河北兵卒到底是什么模样,不用张柔叙述,探子便探的一清二楚。

唯一有点模样的,可能就是张柔所部了,却已南来投秦。

河北大军,人多势众不假,但皆如土鸡瓦犬,不堪一击,此战,唯一需要重点招呼的,其实就是南来的两个蒙古万人队。

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但却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可怕之处,赵石清楚的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了。

只是秦军上下,包括赵石在内,都没想到,河北李任权部,乱的会这么快,这么彻底。

当秦军军阵渐渐成型的时候,河北大军军营已然沸反盈天,就好像闹起了哗变一般。

蒙古人和汉军,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喊杀之声,声声入耳,哭号之音,音音皆闻。

十万大军,不战自乱。

秦军上下,都可谓久经战阵,却从未有人见过这等景象,便是赵石,也有些目瞪口呆。

随即,赵石大喜,一声令下。

投炮升空,无数巨石,从空中划过,落在河北大军军营当中。

这才是秦军最为有力的武器,也是秦军上下,如此笃定的原因所在,投炮,在经过这些年的改良之后,不但是攻城之利器,更是守城所必备,尤其是在野战当中,能发挥出更为可怕的威力。

一时间,地动山摇。

巨石轻易的便撕烂了营寨的寨墙,将拒马等物,像玩具一般,砸的粉碎。

无论是人,还是马匹,在巨石落下之处,皆化为一滩肉泥。

巨石向前翻滚,沿路之上,残值断臂,到处飞舞,鲜血喷溅,留下一路猩红。

间或,还有一声声巨响传来,石块四处激射,几如劲弩攒射,所过之处,人马皆倒。

河北大军军营,转瞬间便化为地狱。

如果让江善看到这一幕,一定又要喷出一口老血。

投炮和天雷子在他手中,也是不少,却从未发挥出如此可怕的威力,不过,这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因为他没有这样的机会,让投炮发挥出这样的威力罢了。

三轮,只需要三轮,敌军军营,便已经面目全非。

无论是汉军,还是蒙古军,都在这样几如天威般的武器面前,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

秦军隆隆的战鼓声开始作响,大队秦军开始推进。

快速填平敌军挖下的沟壕,越过残破的寨墙,进入敌军大营。

看到的,是漫山遍野河北兵卒逃命的背影以及满地的狼藉。

太原兵马,以河中士卒为多,这些年新旧交替,虽说太原兵马,还堪称精锐,但和当年六千壮士,雪夜袭营的那支劲旅还是有了不同。

新兵在进入敌军大营的那一刻,便有了不适的反应,很多人当即便呕吐了出来。

这样血腥遍地的景象,他们生平头一次见到,再严酷的训练,也不能让他们不动声色,再英明的长官,也无法阻止部下出现这样愚蠢的反应,即便他们也曾随军攻伐河南,也不能免。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真切的感觉到了,地狱就在前方。

刺目的鲜血,随处可见的人马尸体,内脏,残肢等等等等,战争最为血腥残酷的一面,终于在他们的心目中变得真实了起来。

秦军队形稍乱,但在各级将领们呼喝之下,秦军很快安定了下来。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覆灭

进入大营的秦军,终于遭遇了攻击。

三三两两的蒙古骑兵,开始出现。

无疑,他们很狼狈,也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

他们和汉军混杂在一起,经受了数千枚从天而降的石块的洗礼,让他们头一次,也最后一次认识到了,汉人征战利器的强大。

很多蒙古勇士,直接被砸成肉泥,有的则被四处飞溅的碎石击打的千疮百孔。

在这样的武器面前,他们引以为傲的弓箭,弯刀,都成为了可笑的摆设。

最为可怕的则是,雷鸣般的巨响中,很多蒙古勇士被撕成碎片,战马在巨响声中,屎尿皆流,将主人掀下马背。。。

蒙古战士的鲜血,流淌的从未如此廉价,此时,他们和卑微的汉军,没有任何的区别,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

两位蒙古千户,赤老温当即被石块砸成肉泥,博尔忽幸运一些,只被碎石擦伤了额头。

不过,蒙古人终究是蒙古人,他们用胜利以及敌人的鲜血,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骄傲,不管他们有多野蛮,但毫无疑问,他们是当世之上,最为优秀的军人之一。

由蒙古战士组成的军旅,也是最为强大的军队之一。

在承受了这样突如其来的伤亡之后,即便失去了战马,即便满身伤痕,即便已经陷入混乱,即便在严阵以待的敌人面前,胜利已经变得。

但同伴的鲜血。以及那地狱般的场景。却并未让他们失去作战的勇气。反而彻底激发了他们的野性。

只要还活着,只要还能站起来,只要还能握紧弯刀,弓箭。。。。。。他们便不会退缩。

他们如同狼嚎一般,呼喊着长生天的名字,从营地的各个角落冒出来。

或还骑着战马,或者步行,义无反顾的朝着密密麻麻的秦军军阵冲了上来。

他们期待着。用自己的顽强和悍勇,像以前那般,让敌人惊慌失措,最终取得胜利。

箭矢终于开始在天空飞舞,喊杀声渐渐响彻于开封城外。

汉人军伍的强大之处,也在此时显露无疑。

他们有条不紊的迈动着脚步,严明的军纪,顺畅精确的指挥系统,以及多年的训练,在这一刻都获得了回报。让杀戮成为一种机械式的行为。。。

这几乎可以说是两个文明的碰撞,残酷而又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大队的蒙古骑兵终于渐渐开始出现在秦军眼前。秦军脚步减缓,开始出现伤亡。

战争中,最壮烈,也最为残酷的地方,终于徐徐揭开了面纱。

箭矢开始密集了起来,箭矢入肉的噗噗声,听上去分外惊悚。

战马悲鸣着倒地,刀枪在战士有力的挥舞下,进入敌人的身体,抛洒出大片的鲜血。

穷途末路的蒙古骑兵,用最为壮烈的方式,为自己奏响了覆灭之战的终章。

失去了马速,以及回旋余地的蒙古骑兵,在成片的步军面前,已经没有半点优势可言,战马被长枪刺穿,纷纷倒地,将马上的骑士压在身下。

密密麻麻的秦军士卒,有节奏的向前不停涌动,所过之处,皆是蒙古骑兵被斩的面目全非的尸体。

骑兵,在这样严整的步军大阵面前,被推的连连后退。

仓促集结起来,并承受了惨重的伤亡的他们,像麦子一样一层层的被戮倒在地,再没有站起来的机会。

这是在战场上很难见到的景象,只要稍微清醒一些的骑兵将领,便不会让部下陷入这样的窘境。。。。。

但今时今日,在这样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战术之下,一切都成为了现实。

纵横来去,以大范围迂回,包抄,骚扰为手段的蒙古骑兵,被围于方寸之地,任他们的战士再是英勇无畏,再是不惧生死,也再无往日半点威风可言。

王胜保,陆相两部,轻松的两翼蒙古人残敌,开始向蒙古骑兵的两翼,发起了攻击。

骑军真正的重甲骑兵,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也象征着,大秦的国力,再一次达到了一个顶峰。

沉重的马蹄声,让大地开始微微颤抖,一身重甲的秦军骑兵,终于出现在两侧。

此时,万余蒙古骑兵,慢慢猬集于大营之中,还在负隅顽抗。

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要在两侧迂回,拉开距离,摆脱这种令人极为无奈的窘境。

但他们混乱的建制,以及时间上,都不允许他们做出这样的战术动作,军令根本无法传达下去,他们此时还能聚集在一起,只能说他们的勇气可嘉,除此之外,再无亮点可言

两侧的蒙古骑兵惊慌的呼啸起来,并自发的开始催动战马,迎向敌人。

但一身重凯的重甲骑兵,在这样的战场上,足以称之为像蒙古骑兵这样的轻骑兵的噩梦。

撞击的闷响声中,蒙古骑兵,无论人马,皆被撞的飞起,他的箭矢,落在秦军骑兵的甲胄上,只能激发一阵叮叮当当的乱响,弯刀斩在上面,也只是一连串的火星。

间或有秦军骑兵,被射中甲胄缝隙,一头栽下战马,但更多的骑兵则是挥舞着他们特制的后背大刀,将失去马速,错身而过的蒙古骑兵一刀两段,并蛮横的一头撞进蒙古人的军阵当中,掀起一片片腥风血雨。

无可阻挡,蒙古人在这样的冲锋面前,往往要付出几倍或者十几倍的代价,才能将一个这样的钢铁怪兽杀死。

这无疑是他们所见过的最为可怕的怪物。

蒙古人的勇气,在迅速消失,他们也是人,也会疲劳,也会害怕,也会惊慌失措,只是因为他们在寒冷严酷的环境中,生活的太久,所以极为顽强罢了。

太阳渐渐升上头顶,却被浮云所掩盖,在大地上留下斑斓的光影。

战事终于来到尾声。

秦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象征着胜利的到来。

蒙古军崩溃的很快,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便是此战的收尾了,每个秦军将士都知道,追亡逐北,将是他们现在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

乘胜追击,秦军略略打扫了一下战场,便开始以王胜保,陆相两部为先导,快速北进。

至此,两个蒙古万人队,多数覆灭于此战当中。

蒙古千户博尔忽战死,蒙古千户赤老温战死,以下百户等蒙古将领,多数战死于开封城下。

俘虏的蒙古骑兵,有两千余众。

他们和草原上的其他部族并没有多少区别,在失去作战勇气之后,迅速的选择放下武器,做好了成为奴隶的准备。

但这里不是草原,大将军赵石一声令下,俘虏被集中于一处,围上来的秦军士卒,刀枪并用,立时将两千余蒙古降卒屠戮一空。

蒙古人的尸体,密密麻麻堆叠在一起,并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蒙古骑兵,第一次被成建制的消灭于战场之上,见证者,却只有他们的敌人。

而且,悲哀之处在于,这些大秦士卒,除了胜利的喜悦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因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时代,离他们还很遥远。

他们比蒙古人更加的骄傲,胜利的到来,也显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当秦军大军,出现在黄河岸边。

正在正相抢夺渡船的河北溃卒的命运,也就已经注定了。

蒙古人为他们赢得了逃走的时间,但可惜的是,能够在此战中逃脱的人,屈指可数。

对岸已被秦军占据,逃上渡船,也只能顺流而下。

而大部分河北兵马,并没有这样的幸运,在秦军到来之后,纷纷跪倒在黄河岸边,等待最终命运的到来。

赵石这一次,仁慈的多。

令张柔等降将,收拢降卒,做好进军河北的准备。

三天之后,赵石已经身在黄河北岸,此时,有人将燕王李任权的人头,送到了他的。

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发生了太多次了,所以不用怎么惊讶。

李任权本想逃去山东,却为心腹所杀,人头也被送了回来,至于他的儿子和义子的人头,只能说是附带而已。

赵石并不怎么关心这些,李任权,早已是冢中枯骨般的存在,当年他就不曾将其放在眼中,今时今日,更是如此。

他要的是河北,李任权是生是死,在他看来已是无足轻重。

但李任权,对于京师的君臣们而言,意味可能不太一样。

所以,他立即命人,将李任权的人头送去了长安,这位大秦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位叛将,终是身死异乡,做了无头之鬼。

汇合了段从文部,兵力骤增的秦军,前面可谓是一片坦途,燕城近在咫尺,其他府县,传檄可定。

毫无疑问,河北此时差不多已然算是归于大秦治下了。

只是此时,北边张锋聚部,正在面临四万南下的蒙古骑兵的考验,带领他们的,则是成吉思汗,铁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古北

张锋聚部有着自己的窘境。

兵力太少,时间紧迫,燕赵长城关隘又多,仓促之间,哪里顾得周全?

所幸,赵石给他的军令,也没强其所难,只让他紧守最近的古北口

实际上,从辽东南下,诸关隘多不胜数。

其中重要的,从动到西,有榆关,松亭关,古北口,野狐关,居庸关等要隘。

张锋聚不可能分兵,所以最终,他决定守古北口。

这不是挑挑拣拣的问题。

榆关不论,在千里之外,想要顾及也顾及不上。

其他诸险要,皆能通联河北,直入腹心之地。

其中,唯有古北,野狐两处,能容大军通行。

蒙古人屡走野狐岭,因为他们都是骑兵,在野狐岭战场,对于骑兵的限制要少。

但从野狐岭南下,需要走更远的路,只要他在古北口设兵驻守,那么蒙古人就算想走野狐岭也是不成。

古北在侧后,走野狐岭的话,等蒙古军大军尽出,他便可以从容封死蒙古军退路。

所以,历代以来,北人南下,古北,野狐,松亭必须齐齐在握,才能后顾无忧。

河北李任权部,能支持这么多年,还敢废弃其他关隘,只据守野狐一处,一来是不想自己分兵,让蒙古军有机可趁。

二来呢,也笃定蒙古人就算越过古北等处,也不敢置野狐岭于不顾。

蒙古人来去如风不假。但只要是大军。便有后路。蒙古军也不能免,侧后堪忧,蒙古军断不会率军深入。

所以说,守野狐,还是守古北,都差不多。

而野狐岭适于大军决战,张锋聚兵少,则守古北更为合适。

不过。蒙古援军若走榆关话,对秦军而言,就是有利有弊了。

有利之处在于,走榆关的话,路要远的多,到时,与秦军决于河北之内,那也许将是秋末的事情了,到了那个时候,秦军很可能已经合兵一处。严阵以待。

不利之处在于,那个时候已然是秋末。并不适合秦军作战。

战事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整个河北都将沦为战场。

这不会由秦军的意志而定,蒙古人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到了那个时候,两军必然纠缠于河北境内。

蒙古人肯定讨不了好去,但秦军在春天到来之前,很可能拿蒙古人也没太多办法。

实际上,真要是那般,河北必然如当年蜀中一个模样,不管谁负谁胜,河北地界定是一片狼藉。

最后的结果,能够想象的到,木华黎率兵肆虐辽东,蒙古人后路断绝,河北就将是蒙古骑兵的葬身所在。

但河北残破,秦军伤亡也应不小,北上辽东之事,可能生变。

朝中的大臣们,都在惦记着中原战事,当北上秦军顿兵河北,不能及时进兵的话,谁知道朝中那些大人们会怎么说?

大将军赵石不在朝中,皇帝耳根子稍微一软,辽东说不定也就成了安抚草原诸部的赏赐了呢。

这可非是凭空臆想,大将军赵石军功太著,为人所忌惮,也许,朝中很多人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大将军使个绊子,让其功败垂成,留个把柄下来。

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就是说头儿了。

张锋聚不知道大哥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些年书信往来,到也没少谈及河北,辽东诸地。

给他的感觉就是,为了诛除蒙古诸部,河北才是大哥选定的战场。

如果有机会的话,张锋聚觉得,就算蒙古人走的是古北口,大哥在恰当的时候,也会让他主动退兵,放蒙古人入河北。

这个地方,南有黄河,北边有群山阻隔,西边临太行,东接大海,草原骑兵到了这里,便如兽入牢笼,任你再是来去如风,也不可能一有不利,便远飙千里了。

如此雄伟壮阔的谋划
本文每页显示6000字 共1017页 当前第1008
首页   上一页   ←   1008/10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 ← 或 → 快捷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以下载将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