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话,低地虽然一直信奉本教,但他们无可置疑的,已然被高地上的一些风俗习惯所同化了,和当年他们那些悍野难驯的羌人祖先,早已相去甚远。
更何况,赵石还让赤摩不停的派人告诉他们,在他们身后有着两千同族可以收获战利品,到时候人人有份。
当然,在此同时,赵石也没忘了,不停的灌输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纪律观念以及骑兵冲锋的知识,让他们在行军途中,慢慢适应。
第二天一大早,赵石便命人叫醒了这些散漫惯了的低地骑兵,沿河北上,在这天下午,便来到达莫林卡城。
这座城池比枯巴城要大一些,不过也十分有限,所以,赵石将在枯巴城所干的一切,都在这里重演了一番。
当晚,便宿在城中。
当他们离开此处,达莫林卡城中的首领贵族,皆都被砍下了脑袋,而赵石所率的队伍中,又增加了一百多号奴隶。
经过对两座城池的搜刮,赵石这支三千多人的骑兵队伍,在短时间之内,将不会缺少粮草了。
赵石率兵继续沿江西进,慢慢的,冈底斯山脉雄浑的身影出现在大军视线之内。
而此时,赵石已经率领这群低地骑兵攻破了沿途三个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抢走了他们所有马匹,解散了他们的奴隶,一个部落因为反抗极为激烈,赵石索性祭起了屠刀,顺手将那个小部落从吐蕃高原上抹去了。
沾染越来越多的血腥的低地战士,已经开始适应这样不停杀戮的征程,眼瞅着他们变得暴躁了起来。
但更加狂暴的是那些奴隶,这些常年生活在吐蕃高原最底层的人们,一旦被放出来,并有能力将暴虐施加给旁人的时候,他们一下便成为了疯狂的代名词。
不过在赵石毫不犹豫的处死了几个变得不可理喻的家伙之后,奴隶们顿时找到了昔日的感觉,重新变得顺服了起来。
但这注定是一个血腥的征程,奴隶们驯服于强大者的淫威,但对那些他们恨之入骨的高地首领贵族们,却绝对不会手软。
这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所造成的仇恨,几乎没有办法消除,就像汉地的农民起义一般,他们首先对准的便是富户,之后在别人引导之下,才会想到官府。
到了冈底斯山脉东南端,赵石的队伍已经膨胀到了四千余众,几乎人人都是双马。
赵石比较满意这样的战果,手下的三千低地骑兵,已经有了些军人的模样,起码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了。
至于那些高地奴隶,赵石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们,这确实是一群可怜的家伙,但你现在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眼睛,就会发现,这是一群已经红了眼的恶狼,只要放开套在他们脖颈上的绳索,他们也就没什么理智可言了。
这样一些人,永远不能称之为军人,他们不过是一些受害者,说不定,很快,他们便会成为施暴者,他们的手段,绝对不会比他们曾经的那些主人温和上半点。
即便是一直跟在赵石身旁的几个和尚,对这些奴隶们也是敬而远之,再不去提什么用佛法消除戾气的话题了。
继续沿江西进,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象雄诸部当年兴起之地,也就是吐蕃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从冈底斯山脉西南山麓,到藏布江的这条狭长区域之内,孕育出了象雄部的祖先,他们在这里放牧,生儿育女,而且,他们也是吐蕃文明中最尚武的一个部族,游牧民族,大多如此,不值得奇怪。
不过那已经是许多年之前的旧事了,随着吐蕃的强大,游牧部落变成了吐蕃最为原始的部族,当他们慢慢融入新崛起的吐蕃文明之后,象雄部的重心,也开始渐渐南移到了藏布江对岸。
他们也开始建立城池,开垦荒地,慢慢改变了生活习俗。
如果不是象雄部落的主部一直十分强大,那么象雄部落分裂成为两个部族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一条藏布江,两岸的人们生活方式差距越来越大,这么延续下去,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对立,在这一小片区域已然出现,只是还没发生过于激烈的碰撞而已。
赵石来到这里,要做的其实十分简单,击溃这些象雄部落中最尚武的部落,让象雄部失去手中的刀剑,然后,才轮到南边那些驯服的羔羊。
而冈底斯山南边山麓生活的人们,无疑便是象雄部出产战士的地方。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象雄部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赵石率领着数千骑兵,像狂风一样横扫过去,在三日之内,连破大小部落十余个,自身未有多少损伤,反而继续膨胀,麾下已然有了六千多骑兵,大群的战马,跟在骑兵身边,所过之处,隆隆的马蹄声,让藏布江的江水泛起涟漪,让冈底斯雄伟的身躯都有了颤抖。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越过格空瑭地域,深入到了象雄北方部落的。
留在他们身后的,是十余个残破的象雄部落,他们的首领全被砍下了头颅,挂在部落最高的杆子上,战马都被突然到来的敌人所夺走,奴隶们纷纷加入到这些敌人的队伍中去,其余也都逃亡而去。
而这些敌人,还带走了他们大部分的羊群,这么一来,这十余个部落,还能不能继续存活于高原之上,已尽是个没人能够回答的问题了。
而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敌人到底来自何方,为什么会突然袭击他们。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等待
当进入象雄北部各部腹地,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激烈坚决了起来。
在冈底斯山南麓,一个近两千人的部落,让大军终于停住了
这个部落显然在此渡过了寒冷漫长的冬天,刚刚准备南下,而事先,他们也得到了敌人来到的消息。
只是敌人来的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太多的反应。
就是这样一个算不得太大的部落,牢牢的将低地骑兵拖在
从中午开始,到暮色降临,厮杀之声再未断绝。
在冈底斯山如同长蛇般雄伟的身躯之下,到处都是相互搏杀的身影,兵刃撞击声连绵不断,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整个部落都成为了战场,老人举起弯刀,妇女手持匕首,就算是孩子,也拿起了弓箭,无疑,这是一个强悍的高原部落,丝毫不懂屈服为何物,其实,这才是一个部族的脊梁
赵石驻马于一个山丘之上,望着这处如同乱麻般的战场,神情冰冷,心中却也有点无奈。
实际上,在他看来,造成这样的混战的原因很多。
最主要的便两点,一个便是行军速度不够快,让敌人有了反应的缓冲,低地战士在这一点上,远不如草原部族,才经历的这点战事,便有了疲惫之态,让他不得不扎营修整了一天,也正是这一天的工夫,让这个部落有了防备。
第二点就更不用说了。低地战士冲击力不足。这在骑兵战场上。是非常致命的一个缺点,一旦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冲垮对手,也容易便会被敌人拖入混战之中,在这一点上,他们到是和草原部族有了共通之处。
至于那些奴隶,就更不用提了,壮壮声势还成,遇到这样的战事。这些奴隶没有逃走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实际上,会被奴隶或者农民起义推翻的政权,都是一些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的统治阶层,还是一碰就会倒下那种。
无数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用多做讨论。
而这里发生的是一场一无是处的混战,当陷入进这样的战事当中去的时候,战场上将没有任何胜利者。
不过赵石到也不担心失败来临,这个部落很强悍,让他依稀看到了一些吐蕃强盛时的影子,不过到底也只是影子罢了。这个部落人太少了,耗也能耗光了他们。
但随之而来的麻烦。才是真正的麻烦,若之后遇到的都是这样的部落,赵石在琢磨,是不是该退兵了,显然,经过这场战事之后,这些低地战士将不可能再面对更加激烈的战。
必须修整一段时日,不过那样一来,再要进兵,前面等着的敌人,也许便将成群结队。
黄昏之时,部落中冲出了一队人来,大约有十几个,都是衣衫破烂,浑身浴血,他们嗓子已经沙哑,但还是努力的嚎叫着,向小丘方向冲了过来,显然,绝望的他们,想要拼尽余力,杀死小丘上那个领兵贵族。
勇气可嘉,但没有任何的可行性,如果大军陷入混战的第一时间,他们便集中起来,冲向小丘,那个时候说不定还有些麻烦,但此时嘛,十几个残兵败将,却想杀死一位大秦最勇猛善战的大将军,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赵石正眼也没瞅一下他们,他身边的亲兵便在胡烈的命令之下,纵马驰下小丘,十几个勇猛的吐蕃高地战士,连挥舞一下手中弯刀的机会都没有,便被赵石的亲兵们一一射下。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混战的结果就是这个部落彻底被摧毁了,但很难做到无一漏网。
部落中有人逃进了冈底斯山脉,有的人则向西北方向而去,这些漏网之鱼无疑会将消息很快的散布出去,等待在前面的是什么,不问可知。
疲惫的低地战士终于聚拢在了一起,如果是秦军将士打了这样一场烂仗,迎接他们的定然是官长们愤怒的咆哮,定然也会有领兵官儿人头落地。
但这里是吐蕃高原,赵石也没那个心思苛责这些疲惫欲死,神经已经接近崩溃的低地战士。
他决定在这里等候后面的两千骑兵上来,是不是再打一场硬仗,还需要看看敌人的反应。。。。。。
这个时候,斥候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他们必须保证,大军不会落入敌人的包围之中,而且,还要尽可能的获得那些象雄部落的消息。
待到晚间,收拢所有人马,清点之下,赵石也有些哭笑不得,厮杀了数个时辰,阵亡的低地战士也不过四百余人,到是那三千多奴隶,被杀伤大半儿,可谓损失惨重。
不过受伤的低地战士着实不少,几乎各个都带着轻重不一的伤痕,有一百多重伤的低地战士,在这缺医少药的高原之地,怕是熬不过去了。
轻伤的到都无所谓,高原上就这点好,伤口大多不怕感染,细菌在这里的生存能力并不比人强到哪里去,而且,这些高原上生活的人们,总能找到些稀奇古怪的草药给自己敷上,效果也不算差。
一等便是两天过去,后面的两千人马还没跟上来,催也没用,想要让后面的家伙们扔下抢来的财货和羊群,不如要了他们的命来的容易些。
不过撒出去的斥候却带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前方离他们最近的两个象雄大部并没有联合起来,他们一个向南,渡过藏布江,去到了藏布江对岸,想来是去寻找象雄主部的庇护了。
而另外一个,则选择了向西移动,丝毫没有要跟来犯的敌人硬拼的打算。
赵石知道,应该是自己的估算又有了差错,但想来想去,也只能归咎于对吐蕃的不够了解上面去。
他便又将几个象雄寺的僧人找来,细细盘问。
这些僧人其实也不甚了了,或者是不愿跟赵石细说,一路上,他们已经见了太多的死亡,他们不是那些随即僧侣,对战争有着天然的反感,尤其是赵石的行径,让他们感动恐惧,他们已经明白,眼前的这个来自汉地的领兵贵族,有着一颗怎样冷酷的心肠。
他所带给高地人的,只有死亡和恐惧,再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赵石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回答,不过,这些年的征战岁月,让他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冷静,丝毫也没有失去耐心。
在第三天,后面的两千人马终于赶了上来,而在这天傍晚的时候,走的最远的斥候,也捉回了两个高地人。
当从这两个高地普通牧民口中得知,他们的贵族老爷非常他们已经应主部的召集,派出了部落中最英勇的战士,去到东边跟魔王作战,对主部已经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便无须再跟敌人拼死作战了。
当然,这两个高地牧民的话,都很零散,但赵石还是敏锐的察觉出了其中有用的东西。
这些象雄部北边的部落,之所以陆续逃离,恐怕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个,他们跟象雄主部的关系并不算密切,不愿让自己的部落在跟敌人交战时受到重创,浅白些说,便是有了自保之心。
二来,部落首领们听闻了这支低地人马的所作所为,害怕了,他们不敢想象在战败之后,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于是,索性带着部落远远逃开,反正,西边还有着广阔的空间供他们躲避敌人的追踪。
一群愚蠢的贵族。。。。。。赵石想,这也是来到吐蕃高地上给他最深刻的感受,吐蕃人表现出来的软弱和无能,其实皆都聚集在他们的上层建筑上面,僧侣和腐朽的贵族。
两者相互依存,却都寄生在高地普通百姓和奴隶身上,吸收着丰富的营养,却变得越来越一无是处。
这么一想,让赵石豁然开朗。
既然吐蕃这里有这样一群奇异的家伙存在,到是可以试试另外的法子了。
于是,赵石率兵回到藏布江畔,这个时候,对岸已经出现了高地人骑兵的影子,他们逡巡来去,观察着这支大军,甚至于做出种种的挑衅,但隔着一条大江,让他们的喧哗和谩骂看上去更像是虚张声势罢了。
如今,吐蕃高地已经进入了雨季,草木渐渐变得丰茂起来,夏天已经悄然降临在吐蕃高原之上。
赵石知道,应该尽快结束这一切,高原上的夏天和秋天都分外短暂,当然,山南这里也许要长一些,但在八月之前,定然要回军北去,在这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战事不宜拖的太长,他也无法在吐蕃高原上呆的太久。
这场闲棋下的已经太久了,耗费了他不少功夫,也不知中原战事进行到了什么地步。
但话说回来了,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他必须在这里等上一段日子,吐蕃之事,也需要一个结果才成,他做事从来不会半途而废。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膨胀
在藏布江边一呆数日,这一天,赵石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一个象雄寺的和尚,带着两个使者来到了他的
这两个使者并非来自象雄南岸的部落,而是来自北方的一个小部落,他们被僧人劝服,带着礼物来到这里,探问低地人到底怎样才会休兵罢战,还他们一个清净。
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很可能便会用只言片语来得到手。
这样的事情,赵石已经不算是头一次了,在北方草原上,曾经有过施展,现在,因为战事受挫,只能重施故技。
温和的手段,也许比最锋利的刀枪还要有用,这样的道理,赵石已经渐渐开始明白。
象雄寺的僧人,无疑是最好的劝降使者,他们也很愿意这样做,来减少高地人的死伤,佛徒们的良善,成为了赵石的工具,也为象雄部落,这个吐蕃千年大部敲响了丧钟。
虽然派来使者的部落只是一个小部落,但象征意义十足。
赵石款待了这两个诚惶诚恐的使者,其实看他们的穿着和言谈举止,便知道,他们都有着贵族的身份,也许就是小部落的首领。
在赵石渐渐清晰的认知中,吐蕃高地上的贵族,缺乏胆量和才能,也许,他们来到这里,是被别人所逼迫,或者说,真的是为僧人的言辞所鼓动。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毕竟来到了他的面前。并表现出了足够的顺服。
在连番的恭维声中。赵石直接提出了条件。一开头,他便将这场进攻象雄部落的战争定义成了复仇之战。
低地人从来没有对象雄部落表现出敌意,并未抢掠他们的部落,杀死他们的部民,抢夺他们的奴隶和牲畜,但象雄部落却派兵帮助那些低地人的敌人,率先对低地人发起了
他带领大军来到这里,便是为了惩罚象雄部落。。。。。。
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言辞,也并非是向两个使者宣示什么,赵石知道,这番话将由这两个人,传到很多人的耳朵里,至于效果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1017页 当前第
859页
首页 上一页 ← 859/10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