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显露出了很多意味。
这也同时成为了盟会的基础,在各部盟会之上,来自大秦的大将军赵石,昭告与会贵族首领,确定了吐蕃四部分制的格局。
这位汉人大将军在盟会上说的不多,其实只有两条,各部分制,严守疆域,不得相互往来联姻,之后会派遣汉官重建逻些城,并驻于此处,各部若有纷争,皆由汉官处置裁决
赵石更是很直接的宣告,大秦对高地人的风俗习性皆不干涉,并将以四大佛寺为主,帮助吐蕃人平息兵祸纷争。
但大秦并非不求回报,每三年,高地各部必须向大秦进献一次,部族首领,身份尊崇者,可入长安朝见大秦皇帝陛下等等。
实际上,如果这事定下来。重建吐蕃王庭什么的就不用再提了。也许吐蕃王庭再也不会出现在高原之上了。
而以四大佛寺为主。则是将佛徒们的地位再次提高了,并置于高地贵族之上,怕是过不了多久,吐蕃高地上便会出现四个佛国。
不过不得不说,在制定制度上面,想法不错,但这点东西,可谓十分简单粗糙。而赵石也向来如此,打个稀里哗啦之后,便将那些过于繁琐的首尾留给了朝廷,显然,这次也是如此,想着过后交给文臣们来处置了。
不出意外的,这些屈辱而又变化剧烈的约条,让贵族们都很不满。
四部分制,只这一条,便很难让贵族们接受。虽然吐蕃高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都在割据当中,但到底高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王朝。
各部之间的很多纷争。都是因为各部想要恢复当年吐蕃大国的想法在作祟,如果四部分制,那么将来吐蕃高地上,还有什么值得争取的呢?
有着野心的大部不满,没有多少野心的小部也很不情愿,每三年要向汉人帝国进献财物,高地所产本就微薄,大的部族定然也会借机不断搜刮他们,所以可以预见的,小部族的生活将越发的艰难。
所以,在赵石粗略的,也是变相的宣告了大秦对吐蕃高地的统治权之后,便遭到了一些高地贵族的激烈反对。
先是几个性情暴躁,胆子也大一些的家伙开了口,接着便有很多人附和。
赵石冷笑以对,这些懦弱而愚蠢的家伙,总是看不清形势,若非吐蕃高地离着太远,马匪头子又从来没有疆土的概念,总想着过自己的逍遥日子,这里的高地贵族很能已经少了一半儿。
如今他给了这些蠢货一条活路,却还有人唧唧歪歪,真的是不知死活。
要知道,他是真的留下了余地,不是空口白话,因为少了低地人的骚扰劫掠,吐蕃高地可以平静下来,每三年进献一次,在他想来已经十分的宽容,而进献的东西,也不需要多么的珍贵,金银细软之类的东西,汉人从来都不缺少。
而能入大秦皇室眼中的物什,不一定非得是金银之属,只要稀罕,也许一只毛猴,便能让他们得到大秦的欢心,这些高地贵族,还是那么的愚蠢而不可救药。
至于他们的更是让人不屑一顾,吐蕃高地的荣光早已离这些家伙远去,再多的妄想,只能让他们人头落地,而非是荣耀加身。
在嘈杂的声音当中,赵石目光中渐渐带了杀气,但这些高地贵族们人多胆壮,竟然还没人察觉出来。
于是,赵石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指着一位说的脸红脖子粗的年轻贵族,轻轻的挥了挥手。
刀光闪处,年轻贵族的脑袋,已经滚落了下来,一腔颈血喷的老高,散了周围贵族一身,盟会之上,惊呼声四起。
白牦牛部的主人,身上流淌着吐蕃王族血脉的礼赞朗日大人,便这么掉了脑袋。
这位雄心勃勃,却只能说是志大才疏的家伙,在赎回自身不到两月之后,完全没有吸取教训,成为了一只打扮鲜亮的出头鸟,被赵石毫不犹豫的砍下了头颅。
然后让贵族们惊悚的是,赵石站起身来,端起酒杯,顺手抓起亲兵献上的人头,让其淋漓的颈血滴入酒杯之中,然后一把将那曾经尊贵无比的人头掷在地上,笑道:“我们汉人有歃血为盟之礼,今日,我便以吐蕃王族之血,与众位结下此盟,饮者,当为我之友人,不饮?”
赵石大笑,“今日盟会,我不欲多做杀戮,不饮者,我放你归去,异日再来,我定灭你宗族苗裔,到时,尔等方知我赵石威名。”
说完,举起酒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淡然结果亲兵递上来的布巾,将手上,嘴上的鲜血擦净。
而这个时候,盟会之地,鸦雀无声,高地贵族们看着那张犹自带着笑容的脸庞,皆如见恶魔,两股战战者有之,面无人色者有之,低声干呕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赵石却再次轻轻挥手,顿时,便有数人被拖下了坐席,已经被吓的魂飞天外的贵族们定睛看去,一个个被拖出去的,都曾经尊贵无比的高地贵族,身上或多或少流着王族的。
长刀挥出,一颗颗人头被斩下,一杯杯酒水被轮流送了上来,在这样的威逼之下,怯懦顿时占了上风。
一杯杯血酒被贵族们饮下,许多人已是被唬的哭的像个孩子了。
赵石满意的点着头,漫声道:“麻哈罗。”
黒牦牛部的主人,极有野心和魄力,但性情暴虐的他,此时同样心惊胆战,在他看来,和这位生饮人血的汉人将军比起来,太阳之子温柔的就像吐蕃最清纯的少女一般。
而这位汉人将军的名字,他是听说过的,太阳之子的兄弟,也正是他带领着汉人帝国的大军,攻灭了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更是一把大火,烧死了数十万的西夏大军和百姓。
之前,更是几乎赤手空拳,便让彪悍的象雄部整个匍匐在了他的脚下,瞬间便成了吐蕃高地西边最有权势的人,而今日一见,这位汉人将军果然是一位真正的魔王。
而在这样一个人面前,他拿出了自己最恭顺的态度,跪倒在地上,将头深深埋下,“尊贵的您,请说出您的吩咐,您的每一句话,对于麻哈罗来说,都将是不能违抗的命令。”
贵族们木然的看着在高地上素有名望的黑牦牛部的主人跪倒在那里,说着让人脸红的谄媚话语,但这个时候,没人会觉得他失去了尊严和勇气,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位极为可怕的人,许多人脑海中浮现了佛祖所言的地狱,那个人一定是从地狱里冲出来的大魔头。
连佛祖都降伏不了,何况他们?
赤摩在赵石身边,相当于赵石的传声筒,但这个时候,脸色也有些发白,显然,赵石震慑住的不光是这些吐蕃贵族,即便是他身边的人,也有些被吓到了。
赵石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但说出来的话却几乎马上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
“白牦牛部现在缺少一位真正的主人,麻哈罗,为赏赐你之前所做的一切,你可以从你的儿子里挑出一个聪明的孩子,让他继承白牦牛部的一切,当然,我希望你一如往日般聪明,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麻哈罗谨遵您的意志。”麻哈罗根本没感觉到多少的欢喜,只是心中猛然松了一口气下来。
赵石的声音继续回响在这盟会之地,“吐蕃。我想,吐蕃今后不需要这样一个地方了,那么,王族的血脉又有什么用呢?而作为战乱的根源所在,王族的子孙们便是祸首,我希望在座的诸位,能够让吐蕃安定下来,相信,你们都清楚我要说的是什么。”
。。。。。。。。
盟会结束了,贵族首领们几乎是迫不及待的逃出了这里,这样粗暴而可怕的一次盟会,必然会留下许多的后遗症,但赵石相信,没有谁敢在短时间内掀起反抗的浪潮,而他也给了这些高地贵族们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回程的途中,赵石咋着嘴巴,说实话,那杯血酒让他有些恶心,他之前很想将几个流着吐蕃王族血脉的家伙仿效前人般烹煮一番,给这些贵族吃下去。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一个较为温和的方式,来展现他的狰狞,而这较为温和的方式,说实话,也让他自己不舒服了很久,他毕竟只是一个军人,而非什么变态。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两丧
一路急行回到积石山麓,时间已经来到八月末尾。
马匪头子没他那么多道道,又着急回来瞧自己新娶回家的婆娘,如今早已坐在暖和的大帐中,喝酒吃肉,好不逍遥了。
赵石回到这里,将高地之后发生的一切跟李匪说了说,李匪听的也是一阵呲牙咧嘴,不过最终还是欢喜的拍着赵石的肩膀,来了一句,看来以后老子也能过上坐地分赃的日子了
这个时候,赵石也只能在肚子里叨咕几句,这位四哥到是也算是有福之人,这半辈子活的痛快逍遥,自己却还要劳累奔波,他娘的真还应了那句话,同人不同命。
赵石也没在李匪这里多呆,只是临行之前,却是跟赵氏见了一面,嘱咐了两句,说到底,两人还是亲戚不是?
接着又让李匪费费心,将后面的四个光头护送到长安。
一切皆都准备妥当,这才带着两千秦军将士,大车小车的拉着这次的收获,离开了吐蕃低地,踏上归途。
当然,这时他的身边也多了一位身带异香的吐蕃少女,总算为这次旅程增添了几许靓丽的色彩。
一路无话,一行人在凛冽的北风吹拂之下,在九月中的时候,总算回到了庆阳。
太子李珀一行早在这里等急了,赵石率军回到庆阳,屁股还没坐热,太子殿下便寻了过来。
终于,赵石这里清楚的得到了几个坏消息。
第一个坏消息早有预料,便是大将军张祖于这一年的四月间。撒手人寰。逝于延州
因为当时大秦动兵在即。无论是枢密副使张承,还是大将军张峰聚,都没能回去奔丧。。。。。。
丧讯传到京师,朝廷颁下恩旨,晋张祖,宁西侯,太子少保,准张祖长子承其爵号。谥号忠毅,并荫张氏子三人等等,比之当年大将军折木清去后也是不差半分,可谓极尽哀荣。。。。。。
如果说这个坏消息早有预料的话,剩下的两个,就不好说了。
第二个,大将军韩炜在成武六年也没了。
这位大秦硕果仅存的老将,河内韩氏的顶梁柱,有着独臂将军之称的大将军,在成武六年五月间。逝于河内,享年八十有六。
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六岁上亡逝,绝对算得上是高寿了。
说起来,这位当年的河中王,一生所经战事并不多,只早年间曾在西北镇军中任职,当年四十万秦军伐夏,韩炜率三千河中在大军溃败时,拼死为大军断后,三千河中子弟,只四十三人随其突出重围,回到大秦。
血战千里,忠勇无双,这是当年的大秦皇帝陛下对其人的评价,而一战之下,也铸就了他一世之英名。
之后虽再未经战阵,但提起这位河中老将来,人们却都要赞上一句,勇冠三军,忠勇无人可及。
这样一位老将的亡故,若是换在平日,也许会引起大秦一些振动,但谁都知道当年的勇毅伯老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便要驾鹤西游,还都有些心理准备。
但这个时候,中原之战已然开始,大将军张祖先亡于前,河内又送来丧表,那感觉可就糟糕透顶了。
就算不信鬼神之说的人,也要在心里嘀咕上一阵儿,这是怎么了,东边战事才刚刚开始,大秦便接连丧了两位大其实,这两道丧讯,为刚刚开始的中原战事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朝廷自然不免焦头烂额,而前方将士听闻这样两个消息,难免也要影响军心士气。
消息想瞒都瞒不住,韩家世代镇守河内,如今子弟也都开枝散叶,韩炜的亡故,也定然是瞒不住人的。
朝廷这里措手不及之下,只能手忙脚乱的颁下恩旨,对张韩两家极尽优容,为了淡化两位大将军亡故给前方将士带来的影响,只能尽力彰显两位大将军的丰功。
成武五年,尽显大秦强盛,在这一年,大秦灭亡了世仇西夏,也是成武皇帝登基之后,大秦最辉煌的一年。
但到了成武六年,好像大秦的好运气就没了,接二连三的挨了几棒。
听了这么两个坏消息,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其实赵石已经有了预感。
所以,在听到第三个坏消息的时候,也就没了太多的反应,张培贤受挫于开封城下,损兵折将而还。
当然,这个过程可是不太简单,和赵石之前的预料有相同的地方,但却也有着更多的意外。
大秦成武六年四月中,河中宣抚使,大将军杜山虎率先从临汾起兵,挥兵十余万,出双峰口,进入上党。
这是早已计划好了的事情,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如今的上党,与其说还是在金国治下,到不如说被大大小小数十股义军控制着,可以说,这里已然换了个天地。
匪盗蜂起,烽烟遍地,乱的跟蚂蚁窝相仿。
所谓的义军,多数头领皆是打家劫舍的班头,伤人放火的行家,打着什么替天行道的旗号,杀官造反,各据一地,相互厮杀,争夺地盘,粮食,人口等等等等。
这是一处已经失去了控制的地方,也再没有什么官府,曾经的金人官吏们,降的降死的死,逃的逃,剩下这处烂摊子,被义军们争来夺去,今天你来打我,明白我去抢你,差点人脑子杀出狗脑子来。
这些义军说的再是好听,对于上党来说,也都好像蝗虫一般,所过之处,强拉丁壮,屠村灭镇,恶事做起来,绝对不比女真人差了半点。
说的好听一点,他们打破了旧有统治阶级的桎梏,开始实现财富再分配云云,而照事实说话,他们对整个社会架构,造成了最为严重的破坏,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者,比比皆是。
当秦军进入上党之后,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地狱浮生图。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秦军的既定战略目标,而作为大军主帅的杜山虎,对这里的景象,也早有预料,他镇守河中多年,上党的探报无日或绝,胸中也早已有了定记。
所谓乱世用重典,他也正是这么做的。
养精蓄锐多年,进入上党的秦军,立即分成三部,横扫过上党。
三路大军,几乎长驱直入,所谓的义军们,在秦军兵锋之下,纷纷化作齑粉,显然,杜山虎是想在最快的时间内,平定上党,他也完全没有将在上党各处称王称霸的义军放在
事实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地方豪强,还是绿林悍匪,在大军临境之时,表现的并不比旁人强上半点。
没有什么出榜安民,没有什么秋毫无犯,更没有什么开仓放粮,那些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在如今的上党,几乎是匪类遍地,哪里还有什么无辜之人?
杜山虎给各部下的军令也是,每过一处,凡有义军,反抗者杀无赦,捉住的家伙,从上到下,凡义军头目,皆人头落地,其余贬为罪囚,为大军运送粮草,至于妇孺,全部集中到打下的各个城池之中,看管起来。
在大将军赵石麾下,为将多年的杜山虎,从来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简单直接的做派,其实和赵石如出一辙。
但这也是对纷乱的上党之地,最好的办法,用最严厉冷酷的手段,在最短时间内,让上党稍稍平静下来,这和在蜀中的时候,其实没多大差别。
到了五月初,只用了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秦军已经兵围潞州,而上党大部分地域,已经落入秦军掌握之中。
潞州这会儿正是一股人数比较多的义军手里,这股义军被人称之为白头军,人人头裹白布,由此而得名。
他们占据了潞州重地,广招兵马,据说已经拥兵二十多万,其首领杜八尺,当年是潞州绿林中有名的悍匪头子,本名已经没人知道,只是晓得绿林中有一位杜老八,交游广阔,兼之心黑手狠。
如今乘势而起,成了潞州义军的大首领,于是给自己改名叫杜八尺,意思是说七尺男儿,我比其他人高一尺,定然便是世间伟丈夫。
在得了潞州之后,这位杜八尺立即便称起了潞王,将原来金人治所当做了自己的王府,一应义军头目,皆是称公的称公,封侯的封侯,最小的怕也能讨个伯爷当当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1017页 当前第
861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10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