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吧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大宋私生子_分节阅读_第222节
小说作者:何昊远   内容大小:4.87 MB   下载:大宋私生子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4-12-16 01:04:32
D-你,此事准备得有些仓促,一时没来得及和你说,其实这只是个开始,今后各地还会有类似的神迹出现。”

“有必要这么做吗?”

“当然,中下户十年积蓄,一天就花光了,许多家庭还因此负债累累,他们不象富贵之家,经济来源本就少得可怜,一但背上沉重的债务,就很难偿还得清,往往会逼得典卖家产,若再遇上些小灾荒,这些家庭就会成为流民,于国于民皆是大害。”

杨逸绝不是夸张,这年头不象后世,只要肯卖力总能找到份工打,勉强养活一家没问题。

现在大部分农村都很封闭,一但那一亩三分地没了收成,一家子便是衣食无着,你想外出务工,拖家带口的,城市里的作坊也多半不愿要,一般只能给主地当长工。忍受着别人残酷的剥削,而且由于举办婚礼时,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要倾尽所有,给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时常会造成破产。因此大宋的农村之中,很多家庭生男到第四子,再多就丢弃,女子更惨,最多养两个,若生第三胎还时女孩,临产时用器贮水,生下来即溺死。

这种残忍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这也是各个朝代中,为什么只有大宋设有慈幼局专门收养孤儿,并让贫穷百姓无力养育子女的,抱到慈幼局由官府抚养的原因。

大宋慈幼局的产生,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各地普遍存在这种溺杀幼婴行为,到了让朝廷不得不采取措施的地步。

贫寒之家养孩子本来就难,养大了嫁娶更是难上加难,正所谓天下父母心,相信绝大多数父母在溺杀自己的孩子时,都是双手发颤,泪流满脸,痛不欲生的,他们却不得不下这样的狠手,对孩子残忍,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残忍?

杨逸作为一个后来人,实在不愿看到这种现象,而且现在大宋人口不到五千万,世界大着呢,俺们打下来了,却没有百姓去落户、去经营,这怎么行?

杨逸盯着大宋的婚娶习俗不放,是因为他已深深感到,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宋的未来发展。

刘清菁呼吸慢慢平静下来,脑子才开始恢复思考:“可是光这样只怕作用不大吧?百姓虽然敬畏神灵,事到临头,恐怕也未必把这当一回事。”

“光这样肯定不行,这是软的一手,许多穷苦百姓其实也想节省,只是整个社会风气皆慕奢华,不把婚宴办得隆重点,就会被别人瞧不起,在四里八乡都抬不起头来,甚至可能导致男子取不上亲,女子嫁不出去。现在咱们给他一道神的旨意,他便有了节约的借口。另外,朝廷再大力提倡节俭的婚礼,多加宣传,以前朝廷颁布过法令,民间婚娶聘礼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现在这条法令也要严格执行起来,这便是硬的一手了。总之,现在已到了不得不软硬兼施的时候了。”

刘清菁有些好笑道:“这条法令颁布多年,不是一直不管用吗?难不成现在百姓婚娶时超过规定的彩礼数额,冤家你真要去没收人家的彩礼不成?”

“笑什么笑?”杨逸伸手一捏她那丰盈的酥乳,稍示惩罚,才答道:“彩礼可以不没收,但只要确定哪家婚嫁时超规格下聘,朝廷便加赋予以惩罚,男女两家都要罚,我就不信,治不了这股歪风邪气。”

“真这样的话,大多数百姓婚娶时倒是会遵守朝廷律令,简洁从事。只是这样恐怕又给税吏们一条敲诈百姓的由头。”

“废话,没有这一条,税吏要敲诈百姓,就没有由头了吗?好的总是好的,若是那些不法之徒,他们还会缺这个借口?光是田赋他们就有百般借口敲诈,难不成朝廷因此便不收田赋了?还是那句话,只要是好法,施行下去就算被一些人利用,但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的。”

“嗯,说得也是,大宋这么多官员,谁也不能保证个个是好的,他们手中有权,想要敲诈百姓确实不缺这个由头。好吧,冤家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商量好此事后,杨逸下楼去给赵捷上课,刘清菁从新梳理打扮之后,便下了一道懿旨,令郝随带皇城司的人找回昨夜从天而降的那张金纸。

然后不顾言官劝驾,由太常寺奏乐,皇宫班直开路,凤冠霞帔乘着凤辇,大张旗鼓地出了宣德门,向东过了宫墙,沿着东华门大街一路向北,浩大的声势引来无数百姓观看。

一时间,街头巷尾的百姓更是热议纷纷:

“李员外,瞧见了吧,您还说不信吗?太后让人收回了天书,立即就去景龙江边的摩尼寺参拜光明神,这太后都惊动了,这事还能有假。”

“说什么呢你,谁说我不信了?昨晚我不是没瞧见嘛?这会儿太后都惊动了,谁还能不信?”

“哎哎哎,胡二,你不是说昨晚你亲眼见着那天书了吗?上面写着什么?”

“许三,你问他做甚,他又不识字。”

“怎么就不能问我了,当时某家可是第一个接到天书的人,某家是不识字,但昨夜有成千上万人在场,识字的人多了去了?”

“那胡二你快说,天书上到底写了什么?”

“某家还不乐意告诉你!”

“去!你不说就没人知道了不成?”

“当时我也在场,我告诉你们吧,天书上写着:世人争相竞奢华,倾家荡产为婚嫁。黑暗笼上眉头苦,光明不照虚荣家。”

“就这四句?这诗也太差劲…….”

“许三,你胡扯什么?你就不怕得罪神灵?这天书既然是给百姓看,自然要写得明白一点,若是艰涩难懂,还怎么警醒世人?”

“罪过,罪过,老天爷请恕小人失言……”

“……”

京城里的百姓本来就被昨夜的神迹搅得纷纷扰扰,刘太后这紧接着大张旗鼓的去刚落成的摩尼寺参拜光明神,更是让满城百姓为之侧目。

这种神奇的事情本来传播速度就快,刘太后这时出来推波助澜,本来还心存怀疑的人,也不得不信了。丰乐楼前光明神降下天书之事,就像长了翅膀一般,向京城外飞速的传播着。

一件事经过一百个人的嘴,就会形成一百个不同的版本,而且越传越玄,越玄越有人信。

但总体而言,由于怕得罪神灵,天书上的内容倒没有几个人敢胡说。至少天神谴责世人奢糜,劝人节俭的意思大致没变。

太后的鸾驾才回宫,无数的善男信女便涌向景龙江边的摩尼寺,焚香礼拜,阿兰身着白色缁衣,盘坐于莲台之上,以光明圣女的身份,不断地向世人灌输着节俭持家,积德行善的观念。

而摩尼教也定下一条特别的教规,接受信徒的香油钱,一次不得超过五贯。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摩尼寺的这条规矩与佛道两家大相径庭,佛道两家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你捐得越多代表你心越诚。

而摩尼寺却坚持一次收受香油钱不得超过五贯,乍闻之下便感觉比佛道两家来得高洁超脱,更贴近一心普渡众生的神圣形象。光这一点就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

这一招是杨逸给李湘弦出的,正所谓薄利多销,一次收的香油钱少些没关系,只要赢得信徒们的好感,就不会断了香火钱。

而佛道两家太看重钱,这一直是杨逸很反感的事,僧道不事劳作,但却凭着装神弄鬼本事,大肆敛财,整个社会起码有五分之一的财富是落入佛道两家手中,各地的寺庙往往都是当地最恢弘的建筑,就象后世的政府大楼。

除此之外,寺庙和道观还占去了数不胜数的田产,他们自己不耕作,象地主一样租给佃农,自己坐享其成,这与他们普渡众生的宗旨南辕北辙,历史上那些果敢的君主一次次的灭佛,归根结底便是他们占去了太多的社会资源。

杨逸让摩尼教这么干,有打击一下佛道两家的意思。我最多收五贯,我一样普渡众生,我看你们怎么说?

第385章歪门邪道

南衙附近,一栋崭新的小院掩映在花木间,显得精巧而别致,街坊四邻都知道,这是禁军都头慕容志用了几个月时间建起来的新宅。

据说慕容家出身吐谷浑王族,前唐太宗九年,唐军击败土谷浑王伏允,土谷浑分裂为两部,西部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

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归附大唐,被大唐封为西平郡王。慕容志便是西平郡王慕容顺后裔。

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慕容顺的后裔早成为寻常百姓,与汉人融为一体,慕容志也以身为汉人为荣,很少提及先祖是吐谷浑人。

他原本在禁军中混得并不算如意,但从去年却突然时来运转。听说是被朝中杨大学士看中,升了都头,去日本时又立了大功,得了丰厚的奖赏。

至于立下的是什么功劳,街坊四邻虽多方打听,慕容志却一直讳莫如深,只字不提,别人也就不得而知。

但能攀上杨大学士这根高枝,总是错不了,这不,崭新的宅子建起来了。春风得意之事还不止这一件,慕容志与福禄坊钱员外的次女打小的订有婚约,以前钱员外看不起慕容志一个粗鄙军汉,迟迟不愿将女儿嫁过门。

如今就别提了,主动上门催着慕容志早些下聘,接他女儿过门。慕容志今年已经二十三,堂上双亲早就等不及要抱孙子了。

两家一拍合,问名、纳吉、下聘等程序几天便办完,迎亲的黄道吉日便在今天。

升官发财之后,慕容家的聘礼都是往好的选,这成亲的酒席更是请来了孙家正店的名厨打理,稍为沾亲带故的都下了贴子邀请。一场婚礼办得奢华体面,热热闹闹,让四邻羡慕不已。

迎亲这天。却出了件不愉快的事,慕容身披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容光焕发地走在迎亲队伍前面,两边的鼓乐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就在将到福禄坊的地方,突然有个摩尼寺僧人拦住去路,当街说道:“光明神降世,劝诫世人勤俭持家,施主逆天而行,大肆铺张,黑暗之魔已降临施主身上,若不立即信从光明神之言。求得到光明神的庇护,施主近日恐将有劫难。”

大喜的日子,被人这般败兴,慕容志不由大怒,他本是武夫出身。盛怒之下顿时跳下马来,对那摩尼僧人拳打脚踢,嘴里怒喝道:“你这妖僧找死,今天是某家大喜之日,你竟敢妖言惑众,让某家沾了晦气。\\\\看某不打死你!”

那摩尼僧徒也不还手,任由慕容志拳脚加身,嘴里念念有词:“光明神劝人行善积德,勤俭持家,本是好意,世人执迷不悟,奢侈浪费,岂不知已在劫难逃……”

“我让你在劫难逃,你不是法力高深吗?先救救你吧!再不滚开,看某家把你打成肉饼!”慕容志更是盛怒难竭,铁拳雨点般落在那摩尼僧徒身上,打得他鼻青脸肿,口鼻都渗流出了鲜血。

迎亲的队伍本就引来许多百姓观看,这事故一出,观者更是人山人海。

人们围在四周,指指点点,争论不休,有的认为这摩尼僧徒该打,这大喜的日子,来给新郎官说这样的晦气话,谁受得了?

也有人对那摩尼僧徒报以同情,毕竟这僧人劝人节俭行善,也是一片好意,现在又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看上去就像是舍身喂虎,一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样子。

这事引发的争论使得街头一片混乱,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持一词,双方差点打起来,还好五城兵马司的人及时赶到,才稳住了场面。

那位被打得站不起来的摩尼僧徒,被五城兵马司的人带走,此事才告一段落。

无独有偶,选择在这个黄道吉日迎亲的可不止是慕容志一个,东京城里选在今日嫁娶的至少有十家。象福庆坊的张家大郎张结,同样是选在今日完婚。

但凡因婚礼办得奢华的,都遇到了摩尼寺僧徒的劝诫,他们也多数与慕容志这边一样遭到了殴打。

过后两天,此事刚刚稍为平息,却又突然传出更为惊人的消息。

不听劝阻,当街打人的慕容志在夜里被雷击,侥幸逃得一命,一条腿却伤势严重,被人抬到百草堂医治。

而他的岳父钱员外家,同样遭到雷劈,天雷虽然没有伤到人,却引发了大火,烧毁了一进院落。

当时赶来救火的街坊见到钱员外跪在院里嚎啕大哭,不断向上天磕头祷告,保证今后一定积德行,勤俭持家。

说来也怪,钱员外再三磕头祷告之后,天上便降下大雨,很快把大火浇灭了!

如果说这还是巧合的话,那接下来的事就更离奇了,因为当夜被雷击的竟不止慕容志一例。

福庆坊的张结同样被天雷劈伤一条腿,岳父常员外家也因雷击起火,他家可没钱员外家幸运,家里就两进院落,全都烧光了。一家人如今只能到摩尼寺去借住,顺便向光明神忏悔。

这事还没完,那日不听摩尼僧徒劝诫的新郎官,随后一两日内,都出现各种意外,个个命悬一线,受伤不轻。

而怪事还不止这些,比如明殿坊一大户人家平时奢侈无度,这些天后院里竟突然长出一块石碑,碑上有“勤俭持家,康乐万代”的铭文。

还有安定坊一富户挖地基,挖出一尊神像,腹中有字“积德行善,可保平安。”

诸如这样的怪事在京畿附近不断出现,这下子东京的小报再也不提杨大学士的奇闻逸事了,全都连篇累牍地刊登此事,街头巷尾,勾栏瓦舍里,处处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对此热议不休。

子不语怪力乱神。连孔圣人都不敢说这世上没有鬼神,只是避而不谈而已。市井小民谁敢去怀疑神灵的力量?议论到最后,人们的声音都不由得小了下来,许多人便选择去摩尼寺焚香拜佛,求保平安。

此事不但在民间掀起了惊天巨澜,朝中同样是争论不休。

不少官员开始上书,纵论奢侈之风给大宋带来的危害,希望朝廷能大力提倡节俭,避免过度浪费,执行婚娶时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下户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的法规。

章惇、苏颂、李清臣、杨逸等人也出面提倡节俭,大势所趋之下,刘太后从善如流,先是让皇帝赵捷到南郊祭祀,以安天地。

然后向天下颁布圣旨,劝诫黎民百姓勤俭持家,不可奢侈浪费,除此之外,圣旨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在婚娶中,若聘礼嫁妆超过朝廷的规定,朝廷将对违规的人家予以加赋。

平常百姓是二十五税一,谁家违规则按二十税一来收取田赋。若是无田产的商贾之家,商税则从三十税一加到二十税一。

这道圣旨一出,又是举世哗然。

朝廷掌握着“勤俭”这面大义之旗,出来的反对的人不多,连老苏也不敢再上什么“宣力之余,亦须行乐”的奏疏了。

而范纯仁一向以节俭闻名于世,几年前他在西京任河南知府,请杨逸到家中作客,桌上竟然只有一个荤菜。

堂堂知府大人,家中除了诗书,别的摆设还不如普通的中人之家。

朝廷提倡节俭之风,范纯仁自然是大加赞扬,并亲自撰文向天下倡导节俭,只不过他对凡有百姓违规就加税这一条不予认同,认为这样的惩罚过重,应减轻惩罚,改为官府长期引导。

范纯仁与苏东坡是旧党中仅余的老人,在民间的威望甚至超过了身为首相的章惇。有他出面表现赞同,效果更加显著。

杨逸也明白,与奢侈作斗争,绝不是来一阵惊雷便可高枕无忧了,今后必须长期坚持,先从皇室和朝廷做起,皇室宗亲嫁娶也需要定下规矩,不能毫无节制的奢侈浪费,朝廷举行各种大典的花费也要重新拟定,象以前一次郊祀花近千万贯的情形不能再有。

目前政事堂在正商讨这些事情,郊祀大典比较容易,但像正旦大礼因有各国使臣参加,相对麻烦一些,顾虑到国家形象,取舍之间需要细加斟酌才行,因此想一天之内敲定是不可能的。

这天杨逸下朝回家,经过百草堂,顺便进去看望了一下被
本文每页显示6000字 共442页 当前第222
首页   上一页   ←   222/4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 ← 或 → 快捷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以下载大宋私生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