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一家肥料公司的老板。
“布恩先生,我们的时间不多,我想知道目前交易所有没有异常?”寒暄了几句后,李秀峰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和李默待得时间长了,他也成了不喜欢废话的人。
恰恰这点,让布恩对他有了些好感,因为布恩虽然是瑞士人,但也听说过远东那些古怪的习惯,他不喜欢,他更喜欢简单明了,甚至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应该去美国,当牛仔。
去一个没有底蕴的爆发户国家?那还不如去远东,品尝一下传说中的中国美食。
布恩私底下曾经很多次这么说过,所以听到李秀峰的询问后,也立刻掏出了一份文件,却没有解释直接递了过去。
英文文件并没什么奇怪,但中间竟然还夹杂着一些德语,这让李秀峰嘴角微微一翘起,少爷说的没错,欧洲人不会平白无故的替华人打工,想要让他们为你办事,就必须折服,甚至是收买,要挟。
“布恩先生,您这里说最近橡胶的价格出现了一次轻微的波动,知道原因吗?”李秀峰指着其中的一段德文,看着他问道。
布恩神情看似未变,但李秀峰还是把握到了他眼中的一抹惊讶,听他分析起最近的橡胶走势。
橡胶投机。
这就是李秀峰这次来伦敦的原因,因为伦敦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每天通过这里达成的生意多达几亿英镑,虽然美国经济总量早已远超英法,华尔街也正在兴起,但谈到大宗买卖交易,伦敦的地位暂时还没法取代。
而自己手中,却有这个世界最大的橡胶种植园,早几年斯洛先生的种植园投资已经纷纷到了回报期,吕宋后期大量的橡胶园再有两年也要收获了,随着汽车开始在各国纷纷出现,对于橡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个产业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欧洲的气候使得它无法种植橡胶,虽然产自南美,但橡胶的发展却在南洋,而其中七成此时都集中在吕宋,南美虽然也开始有了种植园,但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无比媲美。
这就是少爷说的大生意,要利用橡胶,敛财的同时,也要让各国再次紧绷神经,同时加速南洋的变革。
“走吧,直接去交易所。”李秀峰拍拍前面的座椅,轿车转了个弯飞快向伦敦交易所驶去。
……
吕宋曾经最重要的甲米地的军港内,仅仅停靠着两艘驱逐舰,虽然吕宋司令部目前还设在这里,但这个军港即将被改为二线使用却是不争的事实。
更大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已经开始修建,根据计划,那里将修建成为南洋最大的综合军事基地,大小几乎等于一个关岛,要拥有超过二十个能够停靠一万吨级战舰的泊位,甚至李大少爷直接提出了五万吨级泊位那种吓人的数据。
原本苏比克基地是没这么快修建的,因为财政还不允许一下子修建那么大的军事基地,加上海军目前集中力量在修建克鲁特岛基地,但没想到总督钟文耀听闻后,居然主动联络南洋华商,以自强自建的名义,揽过了基地建设,并且趁此机会再次从国内输入了十万劳工。
南洋华人这些年实在是苦怕了,在土人和洋人的双重夹击下,苟且偷生,战战兢兢,虽有巨额财富也不能让他们有半点放心。
但自从吕宋被新华军打下来后,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这两年生活日渐好转,再也不需要提心吊胆后,更是把李默奉为了最大的恩人。
新华建国后,他们是最早积极响应的,听钟文耀说皇上资金困难,暂时没法修建新的海军基地后,更是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短短一月便集资超过一千万蓝币,让大伙见识了南洋华商的富足,也见证了他们对海军这把巨大保护伞的关切。
在这种热情下,苏比克基地建设的速度飞快,短短大半年就露出了雏形,计划中需要至少两年的庞大基地完工时间甚至被预测只需要一年半。
在这样的热情下,李默也修改了原本将西南战区司令部放在关岛的想法,改为放在了吕宋,暂时在甲米地安顿,等苏比克基地建好后在迁往那里。
从两年前的占领,到两年后的大型基地开建,吕宋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李默当初提出的环绕吕宋岛的铁路已经修建完大半,在一亿蓝币的刺激下,华商和吕宋本地商人都爆发出了最大的热情,无数种植园被开垦出来,橡胶、烟叶和甘蔗成为了主要投资,加上李默提出了大胆的稻米收购保护价,粮食发展也得到了很大进步。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水稻能够一年种植三季,极大地缓解了北方粮食紧张的问题,种植基地的梦想也在慢慢成形。
两年来,通过苦力名义输入的华人多达几十万,在加上那样各地的华人纷纷来这里安家置业,华人的比例正在飞速上升,如果等到这次首相府提出的五年五百万移民计划实施完毕,令人最担心的人口比例问题就将扭转。
大量的人口涌入,虽然使得一些吕宋人开始不安,但多数还是接受了这种改变,何况钟文耀根据首相府的计划,开始推动轻工业发展,例如橡胶、粮食加工,制衣,制糖,日用品工厂层不出穷,减少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人口已经不是富足,而是紧缺。
不过吕宋岛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一些人开始把目光对准了四邻,尤其是条件更好,仅仅一道海峡相隔的婆罗洲,但兰芳惨剧让很多华人不愿亲自再回那块伤心地,却又不想看到那么好的土地浪费,所以在钟文耀的暗示下,纷纷联络吕宋当地的农场主,以联合投资的方式,让他们先做哨兵去探路。
但在这个生机蓬勃的时候,一纸委任状却让人神经一下子揪了起来。
西南战区司令。
皇甫奇看到委任状,惊讶的都快说不出话来了,要知道根据之前的战区划分,西南战区则包含了西南太平洋和整个中国海,连台湾都属于其中,如此大的疆域海洋,交到他手里实在是有些沉重。
虽说是暂代,但此时把他提拔为战区司令,皇上和总参肚子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皇甫奇不会傻到因为看到了吕宋的欣欣向荣,就认为天下太平可以马放南山了,但此刻北方还未一统,南方诸省又在列强的支持下企图割据,为何忽然任命西南战区司令部呢?
“没什么,皇上是要挤压南方了。”
皇甫奇扭过头,说话的是第二舰队司令官乐飞,也是除了英法两国外这片海域最大的海军舰队控制者,正式因为他的存在,吕宋才能不受外界干扰迅速发生改变。
“挤压南方?挤压南方和动南洋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英法等国之所以能够无所顾忌的出售军火,支持南方那些家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条稳定的航道,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
皇甫奇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似乎有些明白了,就是因为南洋太平了,所以各国都可以把注意力毫无顾忌的投射到南方诸省,如果南洋再次动荡起来,哪怕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他们也不得不分心,毕竟这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李大少爷不是战争贩子,也不是疯子,更不愿意看到华人受到迫害,尤其是外海华人对他的支持已经成了主要支柱的情况下,这些人的安危已经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虽然南洋华人地位提高了很多,但本质上却还未发生转变,列强们是不甘心华人继续壮大的,所以除了吕宋外其余地方对华人的限制依然很严格。
李默心中的南洋,即使不能全部并入大中华的怀抱,也应该成为华人的乐园,而不是只有一个吕宋。
但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动那些强国的地盘肯定不行,那么只剩下……
“婆罗洲。”
皇甫奇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这个曾经带给华人最大痛楚的地方。
华人也该回去了。
第329章 望西北
镇原县志,四乡堡寨攻陷无遗,而县城独全,盖四乡之人逃出虎口者,生后入城避难,是月初九日回叛大军入城,全城糜烂,死者不知其数,屠城前全县人口26.9万,战争损失23.4万。
咸丰十一年(1861年),泾州四县有人口92.8万,战争中人口死亡82.2万。
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回叛大军陷平凉城府,官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十数万,平凉府人口损失249万。
华亭县志,同治二年十一月,陕回入境,焚杀极惨。初土回叛变,尚爱乡土,不甚残毒,无所顾惜,焚杀惨于土回十倍。华亭从此丘墟,归城者仅七十余人,男女老幼死亡数万。
隆德县志,同治四年县破城,从此官逃庄浪,城空无主者五年,人民杀毙饿死十有八九,老弱逃尽,全县无二三十人家。全县村村焦土,十室九空。
固原县志,同治二年一份奏报称,固原突被回叛大军攻破,固原回叛……城内官民男妇共死者二十余万人,庆阳府战争中损失128万,汉民尽屠。
宁夏府,同治二年,回叛军队,陷宁夏府城,汉民十余万被屠殆尽。
同年马化隆又陷灵州,城中民人死者二万余,整个宁夏府人口损失多达150万,战后仅存10多万,同时赴义者,数十万人,尽罹锋镝,天降鞠凶。
马池(现为宁夏盐池),原有10万汉民,战后只留下5947人,人口损失超过九成,汉人尽屠。
陕回叛军入甘经渭源、狄道至河州,屠杀甚惨,乡间不敢住,余者全涌入县城,借城墙保命,而城破之后,则被血洗。如渭源城破后,“屠毒生灵以数万计,满城官员皆死之,残杀一日,辄死汉民数万,血流成渠,尸积如山,伤心惨目。”渭源人口损失九城,汉民基本被杀光,十年后才设官府,招民种田,原有住户只余十余家。
狄道,同治二年八月,回叛大军陷狄道州城,居民十余万被屠。
靖远,同治五年,陕回叛军陷靖远县城,陕回结靖远回为内应,攻陷其城,靖民逃出者十之一二,汉人死者男妇约十余万。
临潼县志载,陕回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
泾阳县,损失人口十余万。
兴平县……
总计十七年时间,回叛大军对汉民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从同治元年起,在陕西杀了约500万人。一年后回叛被清军镇压驱至甘肃,入甘肃后,又对甘肃汉民进行疯狂大屠杀,虽然也有甘回参与,但最残暴的依然是陕回,杀人最狠。
回军叛乱之前,咸丰十一年,甘肃人口1946万,战后光绪六年人口仅存495万,人口损失1455.5万人。
在甘肃,回军一次杀十万以上汉人的大屠杀有二十七次,许多县的汉人被杀光。十七年里总计杀掉陕甘两省约2000万汉民且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用刀砍死,用火烧死。
坑坑洼洼的道路,让特意调派来的指挥车内摇摇晃晃,孙九功看着面前从前清户部,兵部摘录下来的文件,眼睛通红,牙关死死,连两颊的肌肉都有些僵硬。
接任西北军区司令一职后,他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北京,再从北京抵达了山西回合部队,而这份东西正是那天李默接见他时交给他的。
孙九功清楚地记得,那天皇上眼睛红红,脸色铁青。
如果说清末时期兰芳是外海华人心中的最痛,那么十七年回叛则是中原大地抹不去的伤痕,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血泪历史。
同样,对于回民来说,这也是一段痛彻心扉的历史,少数人利用了满清腐朽,贪污横行,讹诈之风不止,清军团练乡勇胁迫为借口,勾结洋人,自立为国,分裂中华,鼓动无知教众,发动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也正是这个时候,一个人临危受命。
那天,无风无雨,无日无月,他带着授衔公文,半夜出京,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那一年,他已古稀之年,扶着棺材,带着六万湘西子弟,踏入了茫茫西北,面对百万叛军,面颜不改。
出征那天,他面对累累白骨,面对西北大地千余万刀斧下泣血的汉族同胞,骑在鞍头,挥鞭怒道:“汉唐以来,汉军从这里长途跋涉,远赴绝域,开辟了今日之疆域,祖宗遗业,岂能在我等手中丢掉。”
从此,他开始了十七年的茫茫西北金戈之路,马蹄击溅,金属碰撞,满腔的热血染成漫天彩虹,多少次化险为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告别子弟的尸体,再次怒吼挥军。
湘军因为他而崛起,也因为他而名燥中华,据说后来班师时,出征的六万湘西子弟兵仅余一万归来,其余皆魂归西北。
如果要评选晚清李默最尊敬的人,则非他莫属。
他叫左宗棠。
一个年少时曾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最终却凭借刚毅、坚韧、雄心面对内忧外患的清朝,只手擎天,挽危难于狂澜的一个。
和李鸿章等人不同,他一生都几乎在战火中挺直腰骨,尤其是面对法国外辱,面对少数民族分裂国家的叛乱,他从未皱眉,一力主战,并屡战屡胜。
他的功绩,是建立在对外敌之上。
最让孙九功佩服的是,他那种钢铁般的心智,面对疯狂的敌人,他以同样疯狂和冷血的回敬,在六万子弟兵和沿途汉民的加入下,他同样祭起了屠刀,西北甘肃新疆等地三百余万信教之众被他冷血的扫入了历史,迫使回叛不得不遁入邻近的俄国,中亚西亚等地,从此闻左之名而丧胆。
最令人叹息的是,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人物,在晚清没落的时代,给国人保住了六分之一的国土后,却因为一个商人最终退出了政坛,也因李鸿章等人的弹压最终郁郁而欢,死在了军营之中。
他死了,但却打败了法国,震慑了英国,赶走了俄国,平息了叛乱,给自己们留下了一个还显完整的大西北,却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西北。
孙九功合上了这份资料,当他被委任为西北战区司令后,他就知道绕不开这段历史,回叛虽然过去二十年,但西北各地仍然荒凉而生僻,用千里不见人烟可能有些夸张,但百里无人却不鲜见。
而他现在要面对,正是这种情况。
回叛之后,满清从未放松过对西北的控制,除了从中原移民戍边屯田外,还长期驻扎着数万精锐大军,这也成了最令孙九功头疼的事情。
但这所谓精锐骑兵却并不是最担心的问题,根据情报部的消息,长庚手底下能凑够六万就很了不起了,不过他也的确有一套手段,能够把众多民族的部队聚合起来捏到一起。
孙九功真正头疼的是,面积和兵力。
皇上给了他两个步兵师,还把唯一的骑兵师给了他,甚至为了他的安全还派出了一支夜鹰小队随身保护,论人数,论装备,正面决战他有信心一个小时内就全歼长庚手里的那些冷兵器武装,但问题是别人根本不跟他正面打。
能当陕甘总督的人从来都不是傻子,这个位子上出现过太多的人物,长庚显然也知道自己的劣势和优势,所以他听闻山西被占后,立刻缩回部队,甚至还让出了陕西,把拳头缩回了甘肃、青海和新疆内。
这种退缩不仅没让大伙松口气,反而让人更加不安,因为这三个省份幅员辽阔,加之当地回叛时幸存下来的百姓对清军很有感激,情报部也不能准确掌握长庚的主力在那里。
对方有六万人,自己也有五万,但问题是西北皆为骑兵,虽然大部分都是刀马骑射,但骑兵就是骑兵,来如风,去无踪的本质未变,除非有同样相等的机动力量,要不然广袤的疆域会使得清剿他们变得很困难。
最最重要的是,他很清楚李默任命他为西北战区司令的意思,皇上要的不是让自己打败长庚,而是要一个长治久安的大西北,要一个未来逐鹿中亚的大基地。
如果放任这些人流窜到各地的话,对以后的统治也极为不利,何况西北之外还有虎视眈眈的俄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克萨克骑兵是对未来极大的考验。
既然他来了,成为了西北战区司令,那么就应该用这次机会,磨利自己的刀锋,为将来做准备。
“那么该从那里获得最急需的机动力量,并且为将来做好准备呢?”孙九功皱着眉头,眼角陡然看到了孤悬于草原之中的库伦,嘴角陡然抹出了一道笑意。
满清别的没做好,但在遏制蒙古上几百年来都未中断过,这个因为准格尔部几次叛乱被收拾的已经奄奄一息的民族,早已没了几百年前纵横欧亚,横扫草原,威慑八方的气魄,黄金家族的后人们,已都快成了沙皇俄国的傀儡。
不过有一样东西他们还保持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643页 当前第
240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6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