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径了。
想到这里,李默抿了口茶,眸光微微一亮:“托马斯,听说你们犹太人一直在寻找建国的办法,这是真的吗?”
听到这句话,托马斯捧着茶杯的手多哆嗦一下,茶水不受控制的溅了出来,惊恐地看着李默,就仿佛像看到了天外飞仙般,不敢相信。
作为如今顶级的犹太商人,托马斯已经迈入了犹太最核心的世界,那是一个云集了全世界最顶级犹太人的小圈子,正如李默说的那样,这个小圈子里的确充斥着复国的梦想。
但这是个极为核心和机密的世界,加上托马斯一直很小心翼翼,也不想参与到这个团体,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却没想到还是被李默知晓了,难道说他还扶持了另一位犹太商人?是洛克菲勒?还是摩根?或者那那个家族有联系?
托马斯的神色,并没让李默感觉惊讶,犹太复国集团很早就有,他们想回到耶路撒冷圣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后世有很多记载,只不过目前这个世界支持他们的人可不多,即便犹太人控制了欧美经济又能怎么样?他们离开主流世界太久了,有钱可不代表一切。
信仰上的区别在欧洲多年来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不断被利用,造成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长期受到歧视、迫害和杀戮,更糟糕的是作为闪米特人的分支,他们在中东地区竟然也找不到盟友,可以说犹太人正在和全世界对抗。
他们有钱,控制着欧美的经济,但那又能怎么样呢?这些钱他们能拿来制造战列舰吗?能够拿来购买武器弹药吗?更危险的是,正是因为他们有钱,掌握着大量的财富,所以正在成为当政者们猎杀的对象。
美国国内正在轰轰烈烈讨论的反托拉斯法案,说到底就是要他们这些犹太人掌握的经济帝国给拆分,而那位对反托拉斯最积极的威廉麦金莱总统不久前也遭到了暗杀,最可笑的暗杀他的人据说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没有任何背景,这可信吗?
所以当威廉麦金莱鱼刺身亡的消息传来,李默面前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个事件给他提了个醒,那就是面前的托马斯。
犹太人无疑是掌握着羊皮卷的一群人,而更让人嫉妒的是他们除了金钱外,还有着太多太多的顶级人才,想想那些著名的名字,不提经济,光是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青霉素之父弗莱明,这两位就足以让让李默眼红,更别提还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
甚至连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都是犹太人。
毫无疑问,李默需要这些人才,他可以一个个去找他们,但问题是即便你去了,人家也不一定会睬你,而且随着各国加强了技术人才监管,再去搞绑架之类的事情难度也大了很多,还有可能暴露情报部苦心几年打造的网络。
把它们勾引出来是李默最大的梦想所以他才想到了机密的犹太集团,毫无疑问,那些如今在世界各国的顶级犹太科学家们,和这个复国集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想到这里,李默深吸了口气,神色严肃:“托马斯,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无论我们怎么去糟蹋,只要让下面的公司自行运转,几辈子都花不完。”
“所以,我们该为自己的国家好好考虑考虑了。”
“托马斯,你不想回到耶路撒冷,打开那座尘封的圣殿吗?”
“你难道希望看着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生活在白人的阴影下吗?”
“请记住我的话,无论你多么伟大,无论你的财富有多少,当你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你注定就是游荡的孤魂野鬼。”
“托马斯,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帮助你成为犹太世界的国父。”
“国父,开国之父。”
第391章 竞赛
新年是充满希望的时刻,布满了大街小巷的一幅幅喜庆春联,一盏盏大灯笼,还有穿着新衣新裤在街头奔走嬉闹的孩子,无一不显示了这个国家正在慢慢走上正轨。
李默也渡过了让他最开心的一个新年,方仙琪和罗三娘的相继怀孕,预示着皇室又兴盛不少,而为托马斯和辛迪操办的婚礼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还是请来了包括首相在内的新华各级官员,以及乔治在内的很多人也来参加了庆典,如此多的重量级人物参加,让托马斯倍感骄傲。
虽然还不知道那天的话对托马斯影响有多大,但在婚礼后第一天这家伙就提供给自己一份名单,名单上不仅罗列了当今世界很多的犹太财阀,还几乎涵盖了目前在各国的优秀犹太人才。
毫无疑问,自己猜得没错,作为顶级精英,犹太复国集团的确和托马斯有联络,要不然也不会迅捷的拿出这么一份名单,对那些躲在世界阴暗处的人来说,获得一个注定会崛起的国家皇帝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看着这份价值连城的名单,李默也是思索了良久,没有人是傻瓜,犹太人更不是,他们愿意提供名单本身就说明了自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代价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在其他国家还得不到的东西。
武力。
最终权衡了很久,并且和李恩富、陈平、容揆等人秘密商议了良久后,他最终答应了帮助犹太复国集团培训军官的事情,因为他知道,随着西藏收复,新华其实已经卷入了一场竞赛,一场与时间,与世界的竞赛。
所以落后太多的中华民族,已经不能光靠自力更生,发奋苦干来追赶了,必须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加快追赶列强的脚步,缩小与世界的差距。
这个消息,鼓舞了犹太复国集团,随着五百位首批犹太裔年轻人从世界各地悄然抵达新华,秘密加入了新华军时,数以千计的犹太科学家和优秀学生也已考察或者留学的名义来到了新华,他们开始逐步的走进新华国内大学,或者成为老师,或者在这里接受教育,他们的到来弥补了新华师资力量薄弱的最大缺陷。
而那些科学家们,也在抵达后立即被科学院吸纳,在强大的情报部和新组建的国土安全局以及军方的掩护下,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此多的人才到来,让李默激动欣喜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是否值得,利用犹太人制衡伊斯兰世界是值得的,但会不会使得计划伊斯兰世界对新华的仇恨呢?尤其是他对那片土地下的黑色黄金可是非常垂涎,要不然也不会以半价买一艘新式战列舰给奥斯曼。
沙特家族蛰伏了百年后,终于发力在不久前占领了利雅得,依靠大量武器作交换,李默不仅获得了沙特家族的好感,也借机派去了大量的勘测人员,开始寻找石油,不过他还没打算立刻开采,主要是那里实在是太远,在进入印度洋之前,除了科威特和寰亚石油公司故意放慢速度的那几口油井外,他还不打算大规模动手,因为那会引起欧洲的注意。
可现在支持犹太复国集团后,会不会影响他的大石油计划呢?被整个伊斯兰仇视可不是个好主意。
但等到一个人物的出现,所有困扰和折磨他的东西全都烟消云散,那位刚刚在瑞士毕业的爱因斯坦先生抵达了上海,并接受了李默为他提供的暂作特斯拉助手的工作。
用一位天才勾引另一位天才,思想共鸣使得两人很快成为了莫逆之交,而他的到来,也使得新华科技部一下子攀登上了世界之巅,因为这个世界再也找不出如他们两人般的杰出人物。
或许他们的研究还没发为目前的新华提供实质帮助,但他们的价值不是在现在,而是在未来从两人见面,并且投入工作开始后,新华已经掌握了半个未来。
不过让托马斯奇怪的是,李默几乎把那份名单上长长地经济人物都撇除了,这让他很纳闷,要知道新华不是富得流油,反而是资金捉襟见肘,但为何李默却眼看着庞大的资金无动于衷呢?
知道后来他找到李恩富才明白,李默不是不需要钱,恰恰相反,他巴不得全世界的黄金都是新华的,但问题是他不敢要那些钱。
犹太富豪们是有钱的,甚至是横扫世界的,可问题是新华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实在是太小了,几个月前梁敦彦才鼓捣起上海股票市场,那小小的规模连李默都敬而远之,因为他知道要是自己稍稍投入点,恐怕就是灾难后果。
新华的民族工业才刚刚兴起,在十几家银行和财政部的小额贷款刺激下,各类工厂和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更是受到了财政部和商人们的主动追捧,但问题是新华最大的纺织集团也是当年随李默一起回来的檀香山华人富商建起来的,他们是有钱,但仅仅是在国内,如果放到庞大的国际资本市场,连水泡都激不起来。
在民族工业很还弱小的情况下,放那些老虎进来肯定是不行的,就连李默都不太愿意插手轻工业,因为他一旦插手,以李秀峰掌管的资金量,或许会立刻压垮很多人的生计。
所以他只投资耗时耗力,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无数资金往里填的重工业,轻工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互相兼并和庞大人口基数本来就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那需要时间如果在这时放犹太集团进入这个市场,以他个人力量来阻止那么多狼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的发家史实在是太贪婪了,这些最初靠着放高利贷起家的家伙,在有钱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购买各类资源,然后再把这些资源卖给拥有这些资源的国家,等于拿别人家里的东西再卖给人家自己,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这和李默是截然相反的。
保护国内资源,合理利用它们是李默最大的心愿,所以他最大的兴趣是到国外圈地,先用人家的资源肥了自己再说,他可不想新华又被后世的狗屁必拓必和之类的牵制。
在观念相左,没有手段遏制和制约的情况下,李默才最终以莫大的自制力阻止了把那些资金带回来的冲动,反而让梁敦彦着重加强对进入国内资金的管理,尤其是彻底限制了对外国甚至是合资公司的开放资源类投资这个关键项目。
明白了李默的担忧后,托马斯开始走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向新华提供低息贷款,并且还通过摩根等人说服了美国国会,批准了新华在美发行两亿美元国债的计划。
在外人看来,这位有从从资源大亨向金融大亨转变的超级富豪依旧贪婪,不仅主动承销新华国债,还对新华弱小的金融体系虎视眈眈,但事实上这些国债却在属于李默的美洲银行的运作下,化为一股股清泉,缓解了国内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对李默来说,和犹太复国集团的合作有了个良好开端,从目前来说受益匪浅,但未来如何他也不敢确定,所以他首次召集了包括李恩富,陈平,梁敦彦和段飞在内的核心成员,召开了一次高机密会议,会议的内容无人知晓,但从之后情报部和国土安全局忽然加强了对世界各地著名犹太活动家和商人的监控可以看出,他还是有些担忧。
唯一能破解这种担忧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新华自身的壮大,只有当这条巨龙真正的发出龙吟,翱翔于九天之上,却会没有束缚。
相继在意大利、德国和美国发行了总计四亿蓝币的五年期国债后,首相府的财政压力终于可以大松口气,资金有了保障,工业化道路的加速是必然的,南方重工的扩大,大西北工业宏图也稳步推进,最关键的交通在足足三百万建设兵员,以及从国内招募的数百万工匠面前,如蛮牛般急速前进。
这个时代的铁路建设还没有后世那样考虑详尽,要关注环保,农田等等很多牵扯,因为这年头城市化建设大潮才初露端倪,所以设计和勘测人员更多是要施工难度,尽量减少农田以及尽量多的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区。
所以铁路建设只能用逢山钻洞,遇水架桥来形容。
李默没干涉这种带有野蛮性质的建设,也没对那帮混球扛着成吨成吨炸药往里填的浪费行为制止,因为和施工带来的利益相比,这种破坏微不足道,何况自己还有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合成氨工厂,所以民用炸药根本不是问题。
不阻止他们,是因为兴盛的建设高潮,极大促进了相关产业,以水泥为例,虽然普通型号技术并不复杂,但刚入东北那会只有两家大型水泥厂,还需要进口,但短短三年就发展到了十几家,最低的私人厂年产量也有五万吨。
这个数字当初连李默都不信,虽然普通水泥的技术并不复杂,但需要的设备却很多,投资也比较大,其中一些甚至还没仿制成功,但他实在是低估劳动人们的土法作业的能力了,装备和保障部的专家们,硬生生就拿出了一套类似于烧砖的水泥建议加工法,减少了对大型机械的依赖。
这个结果然他瞠目结舌,还好这年头还没有几十层高的高楼大厦,要不然他肯定不会用这种原始水泥,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维还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现代工业理念的误区,完全忘记了这是个人多力量大的年代。
随着铁路不断延伸,一个个小城镇开始出现在铁路沿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过另一个麻烦也出现了,新华自己的机车制造厂还处于低速生产中,和铺轨通车速度相比严重滞后。
这不是资源和人力不够造成的,依然加工问题,虽然早就在仿制机车头,也取得了突破,但问题是加工能力达不到要求,为了保障质量,年产也就那么几辆。根据唐晓介绍,他目前的工人都是新手,以前培训的熟练技术工人大都被三大重工集团给要走了,如果光造车厢的话还能勉强,但复杂的机车头要想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哪怕是把他枪毙了也真的无能为力,起码还要三年才能追赶上铁路扩张的速度。
国内能力达不到,那只剩下对外采购了,还好这是自由贸易的最后尾巴,就连英国政府都无法控制国内制造商向新华出售机车,别提更加松散的美国了,所以首相府最后只得通过采购散件,在国内组装的方式先应付着,但也没有停止采购国产机车,反而还增加了订单。
就在新华加速国内建设的时候,尼古拉二世也没闲着,鉴于李默已经对西伯利亚虎视眈眈,所以再次征召十万民夫,学习李默的人海优势加速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
对于这条东北大动脉,包括陈平在内的人都建议炸掉或者搞破坏,延误修建速度,但李默却没有采纳,甚至还把这些想搞破坏的家伙臭骂一顿。
“不让俄国人修,难道要我们日后自己出钱出人,投资巨大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寒带土地上修建吗?”
敢情李大少爷是看上了这条铁路,准备霸占了,众人纷纷大叹还是皇上厉害,这样一条大动脉如果自己修,先不说花多少钱,起码没个五六年搞不定,还不如让俄国人修好后直接拿来用,虽说制式不同,但改建比修建省钱省时多了,等将来收复了东西伯利亚,将这条铁路往国内铁路网上一接,西伯利亚开发问题解决一半。
随着新华和俄国这种有意无意的铁路建设大比拼,西伯利亚和远东上空的阴霾开始逐渐涌起,尤其是当英国宣布南非战争结束后,欧洲的目光在平静了近两年后,再次转到了远东。
第392章 俄国人来了
“吱……”
一辆外形有些像野猫,却没有顶部机枪支架的小汽车,在两辆野猫的保护下,带着两条黑黑的胎印子,急速停靠在了旅顺军港码头区。
随着车队抵达,码头区骤然响起了一阵喧嚣的锣鼓声,让推开门,从由野猫改进来的吉普车上下来的陈平皱了皱眉头。
站在港区码头望去,北方不冻港的雄姿尽收眼底,昔日的北洋军港在不断扩建,并随着旅顺金州等地都被合并为大连直辖市后,商港的作用已经下降了很多,只有在冬季海面结冰无法进入大连和东港的情况下,货轮才会临时停靠这里疏散货物。
但随着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海港的陆续投入使用,铁路线开始延伸至那里,来这里的商船已经很少,逐渐成为了专用军港。
加上东南回归后首相府规定,外国轮船再也不允许随意停靠港口,必须停靠指定的包括坤甸,檀香山、马尼拉和国内大连天津等二十个对外港口,以减少偷税漏税,还安排了国民警卫队配合海军一起巡逻,根据条例他们都有权扣押甚至直接击沉偷逃的轮船。
在最初连续扣押和击沉多艘企图逃关的船舶后,如今各国来往的船队都不敢随意停靠了,所以旅顺港反而少了几分热闹。
但今天久违的热闹却出现了,甚至有些过分了,因为军港内到处是招展的彩旗,锣鼓声更是喧嚣闹人,而聘请来的舞狮舞龙队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643页 当前第
287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6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