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步,幸好早已系好了安全带,要不然将会非常危险。
小李迅速的带好防风镜,走到了一排拉手附近,和第一代飞艇相比,第二代的弹药舱内装了一个自动投弹器,通过机械拉手不仅可以迅速的将炸弹扔下去,改变了以往用手推的麻烦,而且还可以精确控制每一枚炸弹投下去的速度,使得弹药的分布更加精确。
透过舷窗,小李可以看到,第一批次的二十艘飞艇开始陆续续散开,拍成了一个四纵队,每个总队间相隔大约五百米,这样四个纵队就可以达到两公里宽,足够覆盖一次海参崴要塞了。
当脚下的大地上开始出现一些建筑后,小李立刻屏住了呼吸,他知道已经抵达了海参崴外围,投弹命令随时将会传来。
突然,脚下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些光点,那是俄国士兵朝天开枪的结果,可惜他们没有部队刚装备的大口径高射机枪,要不然还真不敢轻易地在上空飞行。
忽然,飞艇前部猛的往下倾斜起来,投弹窗中的要塞建筑变得清晰起来,这是舱门上也陡然响起了一阵咚咚的敲击声,这是投弹的信号。
作为最早装备飞艇,并投入实战的军队,新华空军拥有的经验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媲美的,再加上这几年的苦练,一些优秀的投弹手甚至可以将炸弹投进目标机密范围内。
当第一个机械拉手被猛的拉下后,第一批两枚凝固汽油弹从窗口坠向了大地,十秒后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当八批,等到十六枚五百公斤凝固汽油弹全部被投完,地面上已经出现了一朵朵绽放的火云。
是的,是火云。
李默站在观战飞艇内,很清晰的看到一枚凝固汽油弹在要塞上空大约二十米的地方炸开,无数的胶质状东西被爆炸的火星点燃后飞射四方,形成了一片大约两百五十平方米的火云团,将哪个地区完全的覆盖了进去。
二十艘飞艇,每艘八吨十六枚,总计160吨,320枚凝固汽油弹,带来的毁伤是没见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这些东西和白磷类似,会附着于任何东西上长时间的燃烧,升腾而起的滚滚浓烟霎时就将半个海参崴都淹没了。
站在高处的观察哨内,基利科夫的发现那些炸弹居然都偏离了他,暗呼幸运的同时,也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只见到无数暴露在外的战友开始在火海中惨呼,火星从他们身上的每个地方燃起,那些火焰似乎有着某种魔力,竟然粘附在石壁上也不会熄灭。
没有人敢冲出石堡掩体去救援那些呼喊的战友,因为大家都发现,只要有人冲出石堡,那些火焰就会立刻将他吞噬,如果仅仅是吞噬还算好了,如果有人把火焰带回石堡,那么整个石堡都会燃烧起来。
一些身上着火的战士开始滚动,开始甩手,希望能摆脱这些恶魔,但这样的滚动和甩动的行为,又使得火焰不断扩散,最终蔓延的越来越广。
基利科夫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呛鼻的燃烧后臭味刺激着他的鼻子,熏红了他的眼睛,火焰不时引爆了一些弹药,一些木质的建筑更是早早的化为了一团灰烬,但这还没有结束,因为他发现头顶已经出现了第二批飞艇。
一波接着一波,一轮接着一轮,或许是数十艘,或者是几艘甚至是一艘,当他们将一枚枚如地狱魔火般的火种洒下,整个海参崴再也看不到人影,树木在燃烧,军营在燃烧,大地在燃烧,空气甚至都烧了起来。
一阵阵爆炸从海参崴各处响起,更为这种燃烧平添几分恐惧。
战争不是仁慈的,反而充满了暴力,哪怕薛慕华和所有空军士兵都被这种燃烧惊呆了,依然不断地将凝固汽油弹扔下去,哪怕那里已经被少了个焦黑,也必须再烧一遍。
最后为了将足足一千五百吨凝固汽油弹投下去,薛慕华甚至采取了工人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让四十艘飞艇排着队投弹,不断地来往于基地和海参崴之间。
当炸弹不断落下,火焰也变得越来越炽烈,无论风再大,无论躲到哪里似乎都避不开他,而最让人发疯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东西被点燃,浓烟开始从要塞各处冒起,大量刺鼻难闻的味道开始使得战士们发生了昏厥,如果在开阔的地方或许还好些,但在狭窄的地方浓烟积聚,往往只需要几分钟便会被熏得休克甚至是死亡。
基利科夫已经无法呼吸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呼入的全是炙热,鼻腔更是如烧着了一半,惊恐下他开始寻找脱困的办法,当他看到几艘停泊在港湾内的驱逐舰开始向水道冲去时,仿佛看到了一丝光明,但还没等他追寻战友的脚步,就见到第一艘冲到水道口的驱逐舰四周扬起了无数的水珠,隆隆的炮声开始从远处海面传来,这时他才想起,那几艘战舰还在外面。
这一幕,彻底的断绝了大家离开的最后希望。
一枚凝固汽油弹从他头顶炸开,仿佛一切都结束了,他呆呆的看着这些冒着火焰,犹如猪油般凝稠的东西带着火焰落到身上,无论他怎样拍打,怎么遮盖都无法熄灭这些恶魔,当衣服被烧光,当身体开始焦黑时,这个位于海参崴中央的观察哨内的惨呼声渐渐消失。
等到三千枚,一千五百吨凝固汽油弹,经过一百八十八艘次的连续投弹后,天空仿佛都烧红了,夜幕下海参崴上空冲天而起的火焰连三十公里外的基地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望着火光,每位新华军士兵都在想一个问题,哪里还会剩下什么?
当几个小时后飞艇大队悄然起飞,向着吉林境内飞去时,薛慕华才意识到,空军刚刚完成了一次连续的高强度轰炸,并且首次以自己的力量,毁掉了一座放在欧洲也是第一流的大型要塞城市。
等到第二天下午火焰逐渐熄灭后,陆战队一师才带着五千位负责清理的日本雇工进入了海参崴,当他们进入后才知道足足近六十个小时的燃烧后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五万士兵,一万三千普通俄国人,剩下的不过一千三百人,被直接烧死的多达两万余,其余也全都被有毒的烟雾熏死,最后当这份连夜清理后得出的数据交给亲自带队陆战队司令张顺后,他想了半天后才发出了一份电报。
电报上只有五个字:海参崴,消失。
第408章 到东方去
“尊敬的参谋长阁下,您是不是在开玩笑?海参崴已经被你们攻陷了?这怎么可能?虽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但法国人已经说得很清楚,那里至少有三四万陆军驻守,拥有一百们大炮,而且他们参与了修建后还向俄国保证,要塞至少可以让两万军队驻守一年。”
旅顺军港内,似乎为了加强对陈平的不信任,鲁登道夫一边说话一边挥舞右手,虽然有些不礼貌,但这种手势配合讲话的做法显然让这位随同小毛奇一起来的参谋官显得非常有个人魅力。
望着这位德国陆军参谋,陈平虽然不知道皇上为何把他列入那份名单,但很显然,这个家伙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要不然小毛奇也不会带他来出访了。
想到这里,立刻笑道:“鲁登道夫阁下,您觉得我有必要说谎吗?虽然我也承认法国人是修建要塞的专家,他们在马其诺修建了一长串的要塞,但他们显然太愚蠢了,在我看来,任何要塞都是徒劳的,不仅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而且他们似乎忘记了,要塞是无法移动的。”
这番话让走在前面正在参观军营的小毛奇脚步微微一顿,但旋即恢复了正常,鲁登道夫却没有看到,继续说道:“不,我还是不相信,虽然阁下说的很多,但据我所知,俄国人已经用水雷封锁了水道,难道说贵国的舰队已经突破了这种封锁?”
“呵呵。”陈平从小毛奇微错的右脚上收回了目光,笑道:“鲁登道夫阁下,我们中国有句话,叫眼见为实,所以我觉得诸位不妨随我一起去那里看看。”
“去海参崴?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可以去海参崴,去战区吗?”这句话,别说鲁登道夫了,就连小毛奇也惊讶起来,虽然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考察新华陆军的实力,也想过要去一线,但却没想到竟然这般轻易地就实现了。
“亲爱的路德维希阁下,船已经在港口等我们了,如果顺利的话,我想后天早上我们就可以抵达海参崴。”
“走,立刻出发。”听到这里,小毛奇显示了一位高级军官的果断,说完毫不犹豫的就向外走去。这个举动让陈平也不禁暗暗点头,出生名门,能够执掌德国军队这么多年,深的威廉二世信任,这位果然不是寻常人。
但小毛奇并不清楚,就在他带着访问团登上一艘中型快速客轮后不久,新华帝国皇室,首相府,外交部和国防部同时发表联合公告,宣布经过二十五天的连续战斗,军队在付出了巨大牺牲后,已经收复了包括伊尔库茨克,乌金斯克、赤塔、尼布楚和海参崴、双城子在内的广袤国土,共歼灭敌人军队十三万,获得了开战后的第一场大捷。
这个公告,如同一道惊雷,随着电话线和报纸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道狂波,学生们纷纷走出校园,走上大街,他们歌唱者,欢笑着,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庆祝着捷报,即便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被鲁迅先生称为麻木的一代的普通中国人,也被这种通过各种手段传到他们耳朵里的振奋人心的大捷弄得心潮澎湃,或许他们不会在人前张扬,但他们却在家里,厨房里或者被窝里,狠狠地捏了一下拳头。
多少年了?
汉唐以来,偌大的天朝上国似乎一直都在被外族侵袭,直至大明朝短暂中兴后,却又陷入了八旗的铁蹄下,而今天他们终于又可以抬起头,告诉整个世界,中华儿女回来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或许这句话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喊出来,但数百年后一次走出国门作战,就取得了一场歼敌十余万,收复大片国土的大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振奋人心的呢?
当各地庆祝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李默耳中时,他也不禁深深地吸口气,这就是他最想看到的,一个民族的强大不是光靠积累和发展就能办到的,只有唤醒民心,唤醒骄傲,唤醒民众骨子里的热血,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这个道理就连平头小老百姓都知道,没有钱可以,没有权可以,但如果没有了骨气,你只能是个奴才。
能够唤醒这种骄傲的,只有战争只有收复故土的胜利捷报。
所以他不仅没担忧这种群情激奋,反而通过首相府,不断地加深报道,不仅让国防部透露了一些细节,选出了一些英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还让逐渐完善的地方政府,用张贴公告等手段,进行一场从上到下的宣传大战。
学生们是最先觉醒的人,这些正处在热血年龄,因为推行免费教育而能够走进校园的年轻人,被一场场公布出来的胜利弄得激昂欲喊,也因为一串串触目心惊的伤亡名单悄悄抹泪,李默相信,只要再过十年,当千万学子逐渐的步入社会,走向一线岗位,这股开始弥漫的骄傲,就会在他们身上传延下去。
被这股大捷热潮烫伤的还有各国记者,和沸腾的民众相比,他们显然就有些失措,甚至是惊慌了,因为谁都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月内,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竟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信。
当他们带着各自的心思,开始将新华国内的动态通过一份份电报发往国内时,小毛奇带着他的代表团也抵达了海参崴。
虽然他这两天想象了很多次海参崴攻坚战如此迅速完成的可能,甚至还认为是俄军实力太差集体投降了,但当他在陈平的陪伴下从前进基地进入海参崴后,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巨大的海参崴要塞,到处是被炸开的石堡残垣和火药留下的痕迹,墙壁上的焦黑和血迹证明了这里曾经发生过几位惨烈的战斗。
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他们真的拥有正面强行砸开要塞的能力?
当一个个疑问从小毛奇心头升起时,鲁登道夫却忽然发现,脚下的黄土似乎是刚刚填好的,而且四周的焦黑也太多了,就仿佛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火,不过这个念头也仅仅是停留了片刻,因为在他看来,黄土或许是中国人为了欢饮自己这些人掩埋了大量血迹而故意填上的,至于那些焦黑,虽然有些多,但炮弹本身就会带来火焰。
等到鲁登道夫放弃查看,开始不断追问几位新华军官战斗细节后,陈平终于是长舒了口气,心头也不禁暗骂面前的“战斗场景”布置得太过火了,让你们多弄些爆炸的痕迹,也不至于用TNT把整个海参崴都炸得七零八落,看不到一栋完整建筑吧?
而且刚才的战地医院,他奶奶的几千号“伤兵”都是伤在了头手脚三个位置,就不会身上也裹点白布,抹点羊血吗?
“这么说,贵军是通过飞艇和六英寸炮弹完成的攻坚战斗?”
“是的。”陈平连忙抓住掩盖漏洞的机会,严肃说道:“我们使用了一些飞艇,二十多天来一直从天空投下了大概三千吨炸弹,在摧毁了主要建筑后步兵才进入,但还是遭到了一些损失。”
这个数据,让鲁登道夫瞪大了眼睛,霎时忘记了刚才的发现,心头也暗暗惊呼。三千吨,上帝,难怪见不到一栋完整的建筑了。
很快,小毛奇就结束了视察,说实在话这里根本没什么好看的,因为除了残垣断壁还是残垣断壁,整个海参崴都成了垃圾场,除了证明新华军火力强大外,什么也看不到。
“陈平阁下,我想去双……”
小毛奇话还没说完,忽然见到一位背着古怪的大背囊,背囊里延伸出一根长长天线的士兵走到了陈平身边,递上了一张纸条后又迅速的离开。
陈平偷偷扫了眼小毛奇,见到他盯着通讯兵的身影眼都不眨,心头狂喜连忙故意甩甩手中的纸条:“路德维希阁下,您想去参观双城子吗?那太好了,我刚刚收到消息,几分钟前那里已经在我军的控制中。”
“几分钟前?刚刚收到消息?”小毛奇心头一跳,忙追问道:“请恕我直言,那位士兵是来传达消息的吗?他怎么能知道几分钟前的消息?难道贵军先控制了电报站吗?”
上钩了。
陈平假作难处,左思右想了半天才说道:“尊敬的路德维希阁下,他的确是通讯兵,但恕我不能告诉您我们是如何传递消息的,因为那属于我国的最高机密。”
“最高机密?”
小毛奇似乎有些明白了,事实上早从新华海军拦截日本归国舰队起,很多人都在猜测他们到底是如何定位找到日本的,那时他就怀疑新华可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技术,直到后来他听说曾在美国小有名的一位叫特斯拉的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一种无线电的长距离通讯技术,而且根据情报这个特斯拉就是发明了交流电,并把全部技术专利都转让给了李默的人,所以他怀疑这项长距离通讯技术很可能已经获得了突破。
但他没有继续询问下去,作为一个国家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他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很清楚知道这项不依赖固定电报站,可以随时随地联络的技术有多么重要,如果可以他甚至愿意用几艘战列舰来交换。
而且李默掌握了这种技术,还在自己面前展示了一下,就说明它有出售的可能,就像当初的那种战列舰一样,要考虑的只是代价而已。
所以他考虑的已经不是得到这项技术,而是能用什么条件,得到这种甚至可以改变战争模式的装备,但要用什么条件却让他犯难了,李默那家伙绝对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而且胃口极其贪婪,他会提出怎么样的要求呢?
1903年九月三日,来访的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一行结束了海参崴的访问回到北京,随行的记者们立刻将所看到的情况通过电报发回了欧洲,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由于通往西伯利亚的通信全部中断,俄国国内也并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况,虽然之前新华报纸都报告了大捷的消息,但别说俄国了,就连英法都不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在他们看来那是李默鼓舞人心的小花招。
但等到德国记者亲身查看被攻陷的海参崴消息见报后,整个欧洲都鸦雀无声,陷入了久久的沉寂中,因为谁都知道,如果新华发布的消息全都是真的话,那就预示着在西伯利亚的俄军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战略主动权,一场败仗已经注定。
尼古拉二世彻底爆豆了,他想不通自己养了那么多军官,为何在关键时刻不能给皇帝解忧,不能提供点好消息,接过还要通过敌人的嘴巴获得消息。
怒气正盛的沙皇陛下把全部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对军队的指责,最后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643页 当前第
299页
首页 上一页 ← 299/6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