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围圈,在没有粮草辎重的情况下败北,损失了十二万大军。
李靖一边向北王府而来,一边在脑海中思量李绩是怎么中计的!通过武媚娘的简单叙述,李靖觉得,自大唐跟吐谷浑打第一仗开始,吐谷浑就已经在布局,而李绩就已经进入了局中。吐谷浑是利用了李绩和李恪之间的矛盾关系,利用了李绩和李承乾急于立功为新军正名的迫切要求,设计让陈其和庞孝泰的大军三战三捷,迫使李绩和李承乾妒忌庞孝泰和陈其的功劳,而将他们搁置在北线,自己率军冒进,然后,吐谷浑又用一次败仗迷糊了李绩,让他以为吐谷浑大军军心不稳,士气低落,正是一举歼灭的时刻。这使得李绩大军一举开进了扰兰而跟粮草辎重之间没有保持足够的距离,致使他进了吐蕃早已为唐军准备好的埋伏圈,而唐军在被围困了到没有粮食,士气低落的时候,吐蕃和吐谷浑的大军则是乘势而起,给了李绩以为沉重的一击。
李靖通过简短的信息便分析出了事情的始末,而此时他也到了北王府。看到门口杀气腾腾的五千鹰卫,李靖也是吃惊不已,四年前他在漠北见识过李恪鹰卫的强悍实力,没想到眼前这支人数超过当年那支鹰卫的骑兵实力丝毫不逊于四年前那支鹰卫。而且,根据李绩的判断,这支鹰卫的实力该在四年前那支鹰卫之上!只是李靖没有这方面心思,他疾步走进了北王府,来到王府书房的小院时,数十名鹰卫将院子围的严严实实,门口也有鹰卫守卫。
李靖走进门口,就见鹰卫拦住了他的道理,“殿下有令,不能踏入半步,否否则格杀勿论!”
说话的瞬间,身上爆发出无语匹敌的杀气。
“你敢——”
李靖怒吼道,他可是百战名将,身上那股子杀气和统帅的气度不是这个小兵比拟的!可是,身边的其他因为却是巍然不动,瞬间抽出了自己的佩刀,跟李靖相对而立!
“告诉北王殿下,就说李靖求见!”
李靖见鹰卫根本就不屌他,气氛之余还是保持了冷静,向鹰卫说道。他也清楚,李恪的这支护卫绝对那种惟李恪之命是从主,除了李恪没人敢命令他们。
武媚娘看到这一幕,惊讶不已。李靖的威名他听说过,在大唐军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要他一句话,大唐军中谁不给他面子。可眼前这几名小小的护卫尽然敢这么不给李靖面子,还敢拔刀相向。武媚娘怎么也不敢相信,她的殿下哥哥身边会有这么一支强悍而忠诚的护卫。
半晌,就见王中长走出过来,他向李靖微微拱手,“卫国公,殿下现在不想见任何人!”
“他难道就不懂,即便他去了也无济于事吗?”
李靖冷冷是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须急于一时呢?”
“我会将卫国公的话传达给殿下!”
王中长依旧冷冷的说道。在李恪下达命令之后,鹰卫会表现出他们特有的冷漠和无情,就像一把利器一样,绝对不像平常看到的那么随便。
李靖淡淡的点头,也就没有强行走进校园,而是跟武媚娘来到了阁楼,跟阿史那云和狄知逊等商议这次兵败的结果会是什么样。
而这时,兰儿跑进了告诉众人,王中长已经撤走了门外的鹰卫,他还派人取消了城外三万铁骑待命的命令,让他们返回军营。王中长是这三支骑兵的统领,李恪的命令他有执行的权利。
众人听完兰儿的叙述,这才安心了不少。
而这时,就听见武媚娘说道,“卫国公,陆军学院的学生不能不防啊!”
李靖一惊,他已经听出了武媚娘话中的意思,陆军学院是大唐现在培养军中将领的地方,而学院中的学生惟李恪之命是从。他们都是一帮热血青年,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形成了大唐无敌于天下理念,他们现在的理想和目标便是让大唐要征服世界。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中培养出的学生都是热血之士,要是让他们知道大唐这次败北,损失了十二万精锐,他们岂能不做出反应吗?
李靖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精明的女人,不及多想便告辞了众人匆匆的离开了北王府,他要提前去准备陆军学院学生在得知大唐败北消息之后是举动。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恪心里的疑惑问题
冬日的太原城夜长昼短,夜幕降临,王府灯火阑珊,所有在太原的李恪心腹都汇聚到了大殿,唯独缺少李恪一个人。李恪依旧屹立在梅花树下,静静的沉默不语,王中长个几个侍卫也笔直的站在他的身边,静他维护在中间。整整的一天时间,李恪就这么静静的站着沉默不语,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挪动过一寸的地方,就像一族冰冷的雕像,只是他的目光始终盯着西方的天际,盯着朔方的天空,盯着扰兰的天空。
武媚娘和长孙冰凝、阿史那云三人来过数次,都被鹰卫阻挡在了门外。三人没有办法,只能将在太原城的李恪心腹召集到府中议事,而这也是武媚娘的意思,她觉得必要的时候就不能太守理法,她的这句话也得到了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的支持。所以,现在的北王府大殿之中,汇聚了狄知逊、李言、元德谦、于开伦、许敬宗、朱童和侯虎、房遗爱也成了李恪的心腹,他也有资格参加这个聚会,当然李恪的妹妹高阳公主也在场。
但是,众人怎么商量都难以解决李恪眼前的现状,都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大家只能坐着沉默不语。就在这时,董伯仁和李淳风两人联袂而来,大家急忙相迎,董伯仁的身份众人自然清楚,李淳风的能力大家也了解。两人被迎到大殿,狄知逊就开口说道,“董老,你看该怎办啊?”
“你们都回去吧!不用在这里等着了!殿下不会有事的!”
董伯仁的第一句就雷到了在场的所有人。
“董老,殿下哥哥真的没事吗?”
武媚娘上前问道。
“咦——”
董伯仁还没有说话,他旁边的李淳风见到武媚娘,则是吃不小,大家都李淳风的反常举动很惊讶,李淳风作为袁天罡的徒弟,何尝在众人面前这么失态过,怎么见到这个年轻的王妃会表现的这么惊讶呢?众人不解!但是,大家的心思不在李淳风和王妃身上,而在李恪身上,故而惊讶之余也没有理会,反而期待董伯仁的话。
“殿下是非常之人,其心志之坚不能以常人度之,他现在需要静静的思考,需要用时间化解心中的内疚和歉意,你们就让他去吧!”
董伯仁淡淡的说道,说完便闭口不语。
狄知逊见董伯仁说的这肯定便和阿史那云商议,让众人回去休息,众人见这是王妃吩咐,便遗憾的离开了北王府,只有董伯仁留在了王府。董伯仁是李恪的老师,李恪在府中专门给他准备了一座小院,让董伯仁时常住在府上。所以,在众人离开之后董伯仁也回到了自己的小院,拒绝了阿史那云、长孙冰凝和武媚娘的相送。
只是出了王府的李淳风眉头紧皱,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武媚娘会出现在北王府,而她的命格因为李恪的出现已经被改变。难道天象的变化就这么捉摸不定吗?既然这样扑朔迷离,那要自己星象师干吗?自己岂不成了坑蒙拐骗之辈吗?难道穷究自己数十年的《推背图》也会出现差错?
李淳风首次迷茫了,首次对自己从事的形象研究产生了怀疑。因为,在他的眼中出现了一个异数,那一个早已被推算出命格的女人,她现在的命格已经被改变,是被生生的改变,没有任何的轨迹可循。
李淳风快步的走进了汉学院袁天罡的小院,他想将自己看到的一切告诉师傅袁天罡,想听听他是怎么理解的!想听听他的意见。
夜晚很幽静,李恪遥望西方的天际,他意见从内疚中解脱,开始思量这才李绩败北的真正原因。他很清楚,历史上大唐确实败给了突厥。
那是在高宗年间,薛仁贵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慕容鲜卑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
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四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蕃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可现在呢?现在还只是贞观八年啊,吐蕃怎么就会跟吐谷浑勾结到一起对付大唐呢?就因为有了历史的教训,李恪才时刻盯住吐蕃,不想让这个国家对大唐有机可乘,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还是棋差一招,还是让唐军着了吐蕃的道。李恪深深的懊悔,他觉得是自己太相信历史了,太相信历史上的记载,认为吐蕃这个时候不会对大唐有所企图,才会没有顾忌道这个强敌,才会心安理得跟李承乾做交易,让他做监军,让李绩做行军统帅。
那吐谷浑到底是怎么跟吐蕃联系到一起让吐蕃出兵攻打大唐的呢?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使得吐蕃敢于跟大唐开战的呢?又是谁一开始就算计了李绩和李承乾,将他们和十五万大军一步一步的引进了自己包围圈而使得李承乾和李绩一无所知呢?又是什么使得吐谷浑愿意付出十万大军诱敌而被歼灭的代价来完成对李绩的包围,以此来歼灭李绩的这十多万人马呢?将近十万吐谷浑大军换十二万大唐精锐,这笔买卖对吐谷浑值得吗?在李恪清醒的这一瞬间,种种问题都涌上了他的脑海中。苦苦思量,李恪还是不得要领,他蓦然觉得是自己获去的朔方的信息有限。现在,他确切要知道的是,吐蕃出动了多少人马,在歼灭唐军的过程中吐谷浑出动了多少大军,在重重的包围之中李绩和李承乾是怎么突围而出的,剩下的三万大军到底是属于李绩的新军呢还是属于薛礼和宇文过的同幽两州的铁骑呢?
“王中长——”
李恪突然喊道。
“卑职在!”
王中长开口道。
“有消息从长安或者朔方送过来吗?”
李恪淡淡的问道。
“没有!”
王中长回道。
“你去将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请到书房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好像老师也来了府上吧,你将他也请到本王的书房!”
“诺”王中长领命离开。
李恪则是一步一步在走进了书房!
王中长撤走了护卫,武媚娘和阿史那云、长孙冰凝心里松了一口气,她们心中欣喜不已,这说明李恪已经没事了!所以,她们三人都来到了书房,询问李恪是否想吃点饭,问问他是否着凉了,要喝点姜汤等琐碎问题。但李恪现在哪有心思吃饭啊,他便却淡淡的回道,“你们回去吧,本王要跟同怀他们商量问题!”
“诺”三个女人只能悻悻离开。
回到府中的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接到李恪的命令,就急忙想北王府而来。王府小院中的董伯仁也起床,在鹰卫的护卫下来到了李恪的书房。
第五百四十五章 太宗的反应
李恪在书房静静的沉默不语,等待狄知逊和许敬宗以及董伯仁。
第一个走进书房的人自然的董伯仁,就见慢腾腾的走进书房,向李恪微微拱手,便安稳的坐在了椅子上。
“殿下,你可要注意身体啊!”
董伯仁没有说李恪今天的举动,只是要他注意身体,他懂得相处之道,清楚这个时候不该跟李恪议论这件事情。
“老师,恪没事,你不用担心!”
李恪感激的说道,他的话音一落,王中长便领着狄知逊和许敬宗来到了书房。
“参见殿下!”
两人向李恪施礼,李恪微微点头,两人便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这时,鹰卫奉上了茶水,王中长轻轻的将门关上,将四人封闭在了书房中,他则是紧紧的护卫在门外。
书房中炭火很旺,暖烘烘的,让人觉得很舒服。
李恪喝了一口茶,淡淡的清了嗓子,这才开口说道,“朔方的情况你们也清楚了吧?”
“略有耳闻!”
狄知逊说道。
今天,武媚娘等三女将他们召集到北王府的大殿,已经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们,他们自然明白了朔方所发生的事情。
“你们觉得朝廷会想出什么对策,本王又该如何行事?”
李恪淡淡的问道。
“殿下,阵前换将乃军中大忌,李绩的行军大总管之职暂时不会被撤销,而朝廷也会下令朔方全力死守,想熬过这个冬天!”
狄知逊分析道,“所以,殿下你就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那就是本王继续沉默了?”
李恪反问道。
“那殿下想怎么做?”
狄知逊反问道。
李恪顿时无语,他清楚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殿下,现在朔方军情不明,朝廷能做出什么对策呢?肯定会以稳妥为上,还望殿下三思而后行!”
许敬宗也谏言道。
“……”
李恪沉默不语,半晌这才说道,“那就这么办吧!”
清醒了李恪则是完全没有了上午时的疯狂,很是冷静和睿智。而让他愤怒以至于失去理智的原因,就是那十二万大军被吐蕃和吐谷浑全歼的事,在漠北他让苏定方坑杀过十万突厥骑兵,他自然很清楚,十二万大唐精锐被歼灭时的场面。想到这样的场面出现在大唐的士兵身边,李恪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才会那么愤怒。
“同怀,你身体没事吧?今天是本王的不是!”
李恪向狄知逊询问道,他的语气委婉,态度很诚恳。
“殿下,微臣没事,让殿下忧心了!”
狄知逊也的感慨道,他跟李恪相遇相知,两人之间结下了身后的友谊,就他的儿子狄仁杰也被李恪认了义子。所以,这份情谊不是随便就能磨灭的,现在殿下这样问他,显得很是内疚。
“恩,那你们下去吧,本王累了,想休息!”
李恪突然间觉得自己很困乏。
狄知逊等三人清楚李恪现在的身体很虚弱,便躬身退出了书房。李恪在狄知逊等三人离开之后微微叹息了一声,缓缓出了书房,他信步而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武媚娘的小阁楼。发现阁楼中灯虎嘹亮,显然是武媚娘还没有休息,他便轻轻走进了阁楼,刚到武媚娘的宫门口,就见武媚娘迎向李恪。
“媚娘,参见殿下哥哥!”
武媚娘低声说道。
“媚娘,今天多谢你了!”
李恪向武媚娘说道。
“殿下哥哥,媚娘只要你好好是就行!”
说着武媚娘扑到了李恪的怀中,“媚娘不想离开殿下哥哥,永远都不想!”
“恩,殿下哥哥也不会离开媚娘的!”
李恪轻轻抚摸着武媚娘,将她抱上了床榻。
“殿下哥哥,你还没有吃饭呢?”
武媚娘焦急的问道。
“没事!”
李恪淡淡的说道。……
长安城,两仪殿,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在接到朔方三战三捷的捷报时,心里很是高兴,跟大臣议论朔方的军情时,心里很轻松,认为大唐要按照这样的速度,年底就可以平定吐谷浑的叛乱,即便不能全歼,但也能使其臣服于大唐。其中,看到自己的儿子监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太宗也为李承乾。直到第四份捷报送到长安时,两仪殿的群臣则是开始庆贺,他们也认为李绩下一战能够一局定乾坤。所以,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喜悦之色,谈论政务时都斗志高傲,激情四射,殿内很是活跃。
可是,第五份军前急报让大家丢入了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362页 当前第
279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3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