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国王松赞海青发布了一些列的优惠利民的政策,百姓们都很支持松赞海青的东吐蕃王国,又见松赞海青的东吐蕃王国是李恪所立,心里自然也就将李恪放在同松赞海青一样的高度。所以,李恪在和松赞海青一同京城,行走在逻些城的主干道上的时候,即便有鬼面骑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的守卫,但百姓们还是跪在地上用吐蕃语高声呼喊万岁,以表示李恪给他们的恩情。
李恪走到通往王庭,也就是通往布达拉宫的御道上,感受完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之声,又经受了吐蕃国王的亲卫对和狼骑营的高呼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等李恪一行人来到王庭的大殿,李恪坐上了主位,松赞海青下手作陪,诸将落座,李恪这才说道,“今天,本王来到逻些城只处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松赞干布;第二,怎么样治理吐蕃王国。”
诸将静静的听李恪说。
“第一个问题,既然松赞干布已经被擒获,他对吐蕃所犯下的罪名必须受到惩罚,他的罪名就交给东吐蕃王国审理吧,你们对吐蕃律法很清楚,你们知道松赞干布犯下了什么大罪。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治理吐蕃王国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王直说一个大概,那就是今后的逻些城将作为东吐蕃王国的都城,逻些城以东将属于大唐的领土,逻些城以西将属于东吐蕃王国的领土。”
李恪说道这里,看了松赞海青一眼,见他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便继续说道,“还有,逻些城以东的吐蕃百姓必须要迁移到逻些城以西的地方生活,属于大唐领土的逻些城以东的土地大唐将施行迁移工作,会迁徙一部分汉人和突厥人,就不能让吐蕃人生活了。”
“至于怎么治理吐蕃的问题,这将是东吐蕃王国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本王要说清楚,虽然我们擒获了松赞干布本人,可他有一个儿子图龙和几名大臣已经逃到了泽当城,泽当的吐蕃发祥地,地理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图龙,不能让他在泽当发展壮大,这个任务就交给东吐蕃王国负责剿灭,大唐会协助你们。”
李恪继续说道。
“诺——”
松赞海青领命道。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恪继续问道。
“没有——”
诸将回答道。
“那就散了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他也觉得自己有点疲惫,需要休息。
等到诸将散了,李恪进入内院休息。
松赞海青和大相高邑两人联合许敬宗,三人开始了多松赞干布罪状的罗列。
真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给你罗列罪状还是不容易?更何况还有一个喜欢阴谋诡计的许敬宗呢?
所以,三人经过周密的谋划,细致的推敲,终于确定了松赞干布的十大罪状。
罪名确定,依照吐蕃的律法,松赞干布就要被出于斩刑。
松赞干布的罪名一公布,说要在三天后出于斩刑,逻些城的百姓一片哗然,他们没有想到堂堂的吐蕃以前的国王也会被斩首。此时,他们才发觉大唐北王殿下的强悍,在他们的心里松赞干布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现在北王李恪要斩杀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男人,那他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呢?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李恪探望过一次松赞干布。
两人在吐蕃地牢了聊的不多。
当时,李恪去探望松赞干布的时候,松赞干布表现的很淡定。
“你终于来了!”
松赞干布淡淡的说道。
“我不能不来!”
李恪回答。
“你会对她好吗?”
松赞干布问道。
李恪沉默。
“她是被逼迫的!”
松赞干布继续说道,“再怎么说,她也是你的结发妻子啊!”
“但是,你忘了一点,她谋杀亲夫!”
李恪冷冷的说道。
“你不原谅她?”
松赞干布问道。
“她能原谅自己就行了,何须我的原谅!”
李恪说道,“要不是她听信了你的话,做出这样的错事,吐蕃会遭到灭国吗?你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
松赞干布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恪。
半晌,他向李恪说道,“我会被处死?”
“没人希望你活着!”
李恪说道。
“你可以亲自动手吗?”
松赞干布恳求道。
“我不会——”
李恪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
松赞干布不解的问道。
“自会有人结束你的生命,但那个人不是我!”
李恪回答道。
“为什么不是你?”
松赞干布怒道,“为什么我不是死在你的手里呢?”
“我已经不杀人了,没人值得我亲自动手,除非有人威胁到我的生命!”
李恪淡淡的回答道。
松赞干布不说话了,他沉默了。因为,李恪给他的答案已经很清楚,李恪话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自己不够资格让李恪亲自动手,只有威胁到李恪的人才陪李恪亲自动手。
“你可以走了!”
半晌,松赞干布冷冷的说道。
“好好享受这三天的生命吧!”
李恪说完,头也没有回的离开了地牢。
第六百七十章 回长安,喝老酒
新上任的吐蕃国王松赞海青因为自己的权威,处死了老国王松赞干布,新吐蕃王国又是大唐扶持的傀儡政权。李恪见诸事处理完毕,就开始了班师回朝的准备。回到长安,他还有很多问题处理,第一是给将士们请功,按照以前的想法将西北控制在自己的心腹手中,第二是怎么减去功劳簿上自己的功劳,免得被李世民猜忌。这两个问题一个比一个难办,要让苏定方等心腹将领留在西北不难,难的是给他们多大的权利,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只要处理不当就会给他人口实,会招致李世民的猜忌;至于消减自己的功劳,这就更加的难,灭了吐谷浑,攻下吐蕃,占了吐蕃五分之四的土地,大唐的版图扩大了很多,这是多大的功劳,即便自己想要消减,可大唐的百姓看在眼里,军中将士看在眼里,朝廷能不封赏自己吗?可这么大的功劳又该怎么封呢?封高了自己不想要,免得高处不甚寒,封底了百姓和军中将士们有意见。
所以,现在即便是打了胜仗,灭了野心勃勃的吐蕃,就剩下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新吐蕃王国,李恪的眉头还是紧皱,心中心事重重。
“殿下,什么时候回长安呢?”
陈其前来跟李恪请示。
他和薛仁贵、裴行俭、哲羽、侯虎,李仙重是唯一的可以跟随李恪回长安的北王府心腹武将,其他的将领还要驻扎在西北,等到朝廷有了具体封赏和确定了他们的官职,他们才能离开。这也是李恪的意思,他不想在长安城的太极殿让李世民亲眼看见封赏的武将中全部是他的心腹将领,更不想将所有的心腹将领召集到长安展示自己在军中的权利和威望。
“明天就班师回朝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今晚,你们就去跟大家将去道个别吧!”
“诺”陈其领命离开。
李恪则是看着陈其离开的背影怔怔出神,陈其等人都是跟随他很久的将领,为了他的目标和理想,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现在已经不年轻了,可依旧是没有家室,自己也该是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李恪想到这个问题,就开始思念自己在长安城的家人。
第二天,大军开始班师回朝。
李恪给苏定方留下了两万重骑营和三万黑骑军,还有宇文过的一万幽州铁骑和吐延的两万吐谷浑精骑,总共六万大军,其他的各军都是各自带回。李恪亲自率领自己的一万狼骑营和两万鬼面骑、五万黑骑军还有剩下的卫军离开了逻些城。
李恪走的这天,逻些城外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都是前来送行的军中将领和以吐蕃国王松赞海青为首的吐蕃王庭大臣。因为送行人员比较多,李恪没有跟大家一一说话,只是跟苏定方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让他放手去做,在解决完新吐蕃问题之后将目光瞄向西域诸国,西域诸国迟早会成为大唐版图上的线条。
李恪历来逻些城,程名振也率领自己的扬州大军离开了逻些城,孙贰朗也率领陌刀兵回到了凉州城待命。
大军班师回朝,表示大唐对吐谷浑和吐蕃三年的战争已经结束。
长安城的百姓自然欢欣鼓舞,全都聚集早城外或者朱雀大街上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们。
大唐本就是一个尚武的国度,有了多突厥的大胜,已经极大的膨胀了唐人必胜的信念,现在又有了对吐谷浑个吐蕃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大胜,唐人自然要庆贺一番,将自己摆在了天朝上国的位置上。
不管的长安城的百姓,就是皇宫里的太宗皇帝,也是难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出城在朱雀门迎接凯旋而归的大军。
因为,开疆扩土的每一个帝王的梦想,太宗皇帝作为马上打天下的皇帝,自然对武力征伐很热衷,只是碍于国库和百姓的生活难以亲自而为,而现在李恪大胜吐谷浑和吐蕃,灭了这个两个国家,剪除了大唐西北的隐患,又给大唐版图增加了不少国土,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怎么能不高兴呢?
没有让大军进长安城,而是让黑旗营和鬼面骑、狼骑营驻扎在城外,身边只率领了两千的鹰卫,其他的都是卫军的精锐。
大军行走在朱雀大街上时,大唐的百姓欢呼雀跃,高声喊着大唐万岁,北王千岁的口号,吓得李恪差点没坐稳摔下马背。大唐万岁可以喊,可北王千岁不能乱喊,百姓们高呼北王千岁,这说明自己的威望很高,这对李恪不是好事反而会引来诸多麻烦和猜忌。
可是,这是百姓们对自己的认可,李恪也没有办法阻止,只能强颜欢笑的快马越过了朱雀大街来到了朱雀门前。
李恪和李仙重、陈其等一行武将率领大军来到朱雀门前时,门前的场面要比他们在经过朱雀大街时看到的场面更加庞大。大唐长安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在,他们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现了在李恪和大军面前。
“儿臣参见父皇!”
李恪急忙跳下马背,向李世民施礼道。
“末将参见皇上!”
他身后的诸将也向李世民行礼。
“大家不用多礼!”
李世民淡淡的笑道,尽然亲自上前扶李恪,李恪不敢受李世民的大礼,快步起身稳稳的扶住了李世民。
李世民懂得李恪的心思,只是淡淡的一笑,任由李恪搀扶着他。
“大军凯旋,将士们为大唐争光,扬了大唐的威风,震慑了西域小国,朕很高兴,很感激你们!”
李世民很诚恳的说道,“上酒,朕要跟将士们同饮!”
李世民高声说完,就见王德率领几名内侍端上了美酒。
李世民端起一杯,王德将剩下的酒递给了李恪和诸将,李恪和诸将依次端上酒杯,静等李世民的训话。
“第一杯酒敬为大唐死去的将士们!”
李世民语气悲壮的说道。
“敬大唐死去的将士们!”
李恪和诸将喊道。
李世民一饮而尽,李恪和诸将跟随他一饮而尽。
“第二杯酒敬为大唐立下功勋的你们!”
李世民高声喊道。
“大唐万岁!”
李恪和诸将喊道,李世民可以这么说,但他们不敢托大。
李世民一饮而尽,李恪和诸将跟随他一饮而尽。
“第三杯酒敬大唐的百姓,有了你们的支持,大唐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战绩!”
李世民高声说道。
李世民的这句话让李恪想到了他的一句名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由的让李恪感慨李世民的伟大胸襟和气魄,绝对不是一般的帝王能够比的,不然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大唐万岁!”
李恪和诸将喊道。
李世民一饮而尽,李恪和诸将跟随他一饮而尽。
朱雀门的欢迎仪式结束,李恪跟诸将跟随李世民回到太极殿,开始了程序办交接仪式和战况战功等方面的汇报,等到处理完这些问题,回到北王府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第六百七十一章 北衙大都督
李恪回到北王府,见到自己的四个女人时,武媚娘早已忍不住扑在了李恪怀里,而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也是心头一紧,眼圈红红的,只有吐蕃桑央公主脸色平静的注视着李恪。
李恪轻轻的抚摸着武媚娘的香肩,安慰道,“媚娘,本王这不回来了吗?这么高兴的时候你哭什么?”
“殿下,媚娘只是高兴了才忍不住吗?”
武媚娘笑道。
其实,这次北王府全体成员没有前去迎接李恪,这还是武媚娘的主意。通过敏感的政治嗅觉,武媚娘发现了李恪这次回长安后潜在的危机,那就是功高震主,而李恪在大唐百姓的声望会日隆,这就使得李恪做事要低调,不能居功自傲。而北王府的诸人要是去迎接李恪,势必要阻拦大军进城,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要被有心人利用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李恪心里也很清楚大家的想法,才没有在意诸人没有去城外迎接自己。
回到大殿,李恪跟三女说话,对吐蕃桑央公主只是点点头表示慰问,而桑央公主则是一脸寒霜,表情很呆滞。
李恪也没有责难桑央公主,毕竟是自己砍了他的老子,再者李恪也了解到,桑央公主已经为他生下了一个王子。只是,李恪对这个王子也没有多大的兴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李恪也有自己的缺点,他对这个儿子没好感也的情有可原。
晚间,李恪被阿史那云和长孙冰凝推到了武媚娘的房间。
长安城已经到了冬季,屋外寒风刺骨,可屋内热气腾腾,武媚娘依旧出浴,正在静候李恪,李恪走进武媚娘的房间,看到武媚娘那诱人的身体,早已雄风大振……
第二天,李恪来到两仪殿跟李世民和诸位中枢大臣商议军功封赏。
李恪离开长安的这三年时间,大唐中枢要员之间的职位变化很大,王珪已经不再是门下侍中,魏征被李世民任命为门下省的侍中,掌管门下省的大权,萧禹身体不适,已经辞去了中书令的职务,李世民就任命长孙无忌做了中书令,而长孙无忌空缺处的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便被岑文本顺理成章的收入囊中。其次,褚遂良也升官了,他被李世民任命为秘书监,只是没有魏征那样的参政的权利,但也是要职。
李恪来到两仪殿的时候,就见房玄龄、长孙无忌、岑文本、魏征和侯君集在商议和讨论,李泰和李承乾分列两旁听的很认真。
李恪给李世民施礼,又跟诸人见礼,这才站在了李泰和李承乾中间的位置,静静的听大家的讨论,没有李世民的发话,他是不敢主动开口阐述自己的想法。
听了片刻,李恪听出了大家的分歧在什么地方。
对于陈其和程名振、杜君绰、孙贰朗等一些列将领的封赏,李世民和大家都保持了一致的观点,觉得该大大的封赏,以表示朝廷对他们的器重。唯一的分歧就是苏定方的封王,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人认为苏定方的功劳不至于要封王,封他一个国公就可以。而房玄龄又不发话,岑文本表示沉默,只有魏征强烈建议封王,他认为西域问题很复杂,大唐自从灭了吐谷浑后打开了西域的商道,西域诸国可以直接跟大唐邦交,这样的话驻守大唐西大门的苏定方爵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是,对于双方的谏意,李世民没有给与任何的评价。他看到李恪静静的听众人争论,自从进两仪殿就没有说一句话,便开口问道,“李恪,你力主苏定方封王,你的意见呢?”
“父皇——”
李恪出列道,“西北是大唐的通往西域诸国的门户,在西域诸国的西方还有两个强大的帝国,他们跟大唐一样跟西域诸国通商,但是,只要我们跟西域诸国通商取得了丰厚的利润阻挡了他们的财路,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有可能会有一两场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西北门户对大唐的重要不言而喻,而大唐是否能够稳定西域诸国,跟西域诸国达成同盟共同抵抗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362页 当前第
343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3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