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距离地观看世界性体育赛事。
2008年的那个夏天,对我来说是特别的,我一方面实现了奉献奥运的梦想,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准备着北大中文系的考试。就这样,我一边当志愿者,一边看书复习,精神上异常亢奋,感觉生活前所未有的充实。
我能这样卖力,都是被奥运精神激励的结果。
有人说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真诚服务,保证了赛会的顺利进行。有人说志愿者是奥运会真正的形象大使,因为我们不仅代表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肩负着传播本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对于这句话的真切体会,是在正式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工作之后。在奥运训练场地,当我和同伴的努力付出得到各国运动员的肯定时,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志愿者的精神内涵。
现在,只要我在人群中看到穿同样服装的志愿者,便会觉得格外亲切。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我们的脸上写着欣慰,我们的心中刻着无悔。
做奥运会志愿者,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因为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虽然奥运会早就结束了,但我会将自己的志愿服务之路坚实地走下去。那套印着祥云图案的奥运会衬衫值得我收藏一生,也将激励我不断地奋斗下去。
中文系是个海洋(1)
中文系是个海洋
奥运会结束后,我如愿考入北大中文系,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生活逐渐由苦涩变得甘甜起来。
当时,我的身份*是北大保安兼燕园学子,之后我于2009年报名成为北大平民学校的一名志愿者。在平民学校,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与新学员沟通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下多阅读,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课下的时候,他们会问我是如何考上北京大学的?开始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制定复习目标,坚持看书就行了。
后来他们很多人都对我的故事感兴趣,想让我多讲讲我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也包括我是怎样备考复习的,在北大这两年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感受。
我想他们之所以关心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主要是因为我与他们有类似的背景,差距不是很大吧。
当我意识到我的这些奋斗故事不仅吸引他们,而且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励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时,我便乐于分享我的更多故事。
谈到我与中文系的渊源,我告诉他们,北大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系,也是北大历史最悠久的名牌大系,能够在这里学习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中文系是个海洋(2)
我向往北大,是因为我曾在书中看到,这里有一群喜欢读书的年轻人,自由地生活在这个大园子里,他们的背影无处不在。无论清晨还是黄昏,这样的背影都会出现在未名湖畔的石堤上、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教学楼旁的迎春花树下、山坡树林的石砌曲径中……
我向往北大,是因为这里多的是匆匆赶往教室的身影,多的是匆匆赶往图书馆的身影,多的是热烈讨论问题的身影……
我向往北大,还因为这里的每一个学子都像海绵吸水那样,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充实自己的生命,拼命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而中文系就是北大最动人的地方。
有时候我感觉和他们讲得不过瘾,我就写成文字,不想,这促使我清晰地梳理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就读中文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喜欢文字,我痴迷写作,我享受在北大中文系的每一天。
很多人说在北大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这种说法更多地会体现在师生之间那种难以言表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当中。
当年袁行霈先生写给学生的一段话是这样的:“我真喜欢给你们上课,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觉得我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凡是在我觉得应该有反应的地方,你们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在北大,就是这样一种氛围,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铸造你的人格,锤炼你的灵魂,塑造你*的精神。
正所谓百年学术,薪火相传。今天当我坐在北大的课堂上,静静地聆听老师的教诲,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中文系是个海洋(3)
在中文系历史上,诸如严复、鲁迅、胡适、沈从文、王力、游国恩等众多大师名家,都曾经任教于此,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理想,为学科建设、学术传承、文化进步乃至民族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相信今天每一个在北大中文系求学的学子,不仅可以受益于前辈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积淀,更可真切地感受诸如袁行霈、陆俭明、钱理群、温儒敏、谢冕、洪子诚、陈平原、曹文轩、程郁缀、蒋朗朗等当代名师和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人格气象、个性风采,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滋养。
在中文系读书,总有惊喜有趣的故事发生。
我曾选修曹文轩教授主讲的“小说的艺术”课程,课程即将结束那天,曹老师走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今天是最后一课,同学们应该如何如何,也不是考试细节安排,他是这样说的:“快过年了,今天所有在这儿听课的同学,下课后我们一起吃个饭,曹老师请客。感谢你们这一学期的配合!”
你可以想象当时那个惊喜的场面。
那天课后,从教室到餐厅的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提前过年的氛围。在农园餐厅三楼曹老师为我们摆了三大桌宴席,师生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特别开心,我们都向曹老师敬酒并互致新年祝福。
在餐桌上,我们和曹老师继续探讨文学创作话题,交流“小说的艺术”。更具有纪念意义的是,吃完午饭后,我们还和曹老师在百年纪念讲堂门口合影留念。
我珍念这样宽厚的北大,我珍念这样亲切的老师,我珍念这段金子般的北大岁月。
我清楚地知道,考上北大,入读心爱的中文系,实现了少时的梦想,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以后的故事还会更精彩。
而我已经做好了继续吃苦的打算,面对任何困难我都不会低头的,多少困苦*我都熬过来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奋斗,就是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中文系会见证我的奋斗的。
每天都在“战”斗
内容还在处理中,请稍后重北大身份三重唱(1)
每天都在“战”斗
值班站岗,讲台演讲,我是一名保安,也是一个北大学子,不同的身份成就了我的梦想人生,也让我对*自身有了更为确切的奋斗目标。
北大身份三重唱
有人说,在燕园,我这个人显得有些特别。
穿上制服,我是北大一名普通保安,每天往返于我的执勤岗位;换上便装,我是北大学子,经常奔波于北大课堂、图书馆之间;出了北大门,站在支教的讲台上,学生们又称我为甘老师。
我知道,我能从湖北广水的小山村走出来,一路曲折,走到梦想中的北大,实现上中文系的愿望,每天还能抽空读书写作,命运在我身上起了变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一个接一个地实现了。
我充满欣喜,充满感恩。
曾经,我和许多农村出来的同龄人一样,贫困过、自卑过、哭泣过、微笑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奋斗过。如今,我在北大享受着我的“战果”,继续“我的奋斗”。
所以,目前我在北大有三重身份:北大保安+燕园学子+支教老师。
这几年来,我就是这样在美丽的北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校园生活。
我喜欢我的这三个身份,我总是能够很好地适应它、调顺它,获得三种看世界和看自己的角度。
每当我执勤站岗的时候,我的角色就是扮好北大的一名普通保安,在这个岗位上你可以携带自己的梦想,但最好不露声色。因为角色要求我安安分分、任劳任怨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站在北大的校门口,每天面对成千上万的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骑自行车的还是开宝马的,当他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我都一律向他们敬礼。
因为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一样的,都值得我去尊重,我也希望人与人都能做到相互尊重和感恩。
当我脱下保安服,匆忙赶到中文系的课堂时,我能够马上安静下来,认真地聆听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学史,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展开热烈的交流。
北大身份三重唱(2)
*坐在中文系的课堂里,北大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骄傲,更使一个民族感到自豪,他们的思想光辉和人格魅力曾经影响了几代人,如今北大学子依然受益其中。
当我和民工的子女待在一起的时候,我的心总会和他们贴得很近。
我不遗余力地向他们传递知识和梦想,告诉他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现实的一切都不足畏惧。
我还和他们一起分享我小时候的故事,比如和小伙伴们一起放牛的乐趣,可以把专心吃草的牛撂在一边,漫山遍野去摘金银花,比如在河边抓螃蟹被夹手的经历。
但我总要告诉他们是读书让我变得坚强和自信,是读书让我明白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最终决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当一个个聪明淘气的孩子亲切地称呼我为甘老师的时候,我感觉面前的一切顿时变得神圣起来,庄严无比,我常想,我能给这些孩子们什么呢?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好好修炼自己啊。
当初,我是带着我的梦想进入北大的,我知道我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如今,我已自觉践行其中。在北大站岗,为北大服务,我心甘情愿,一生都会为之骄傲。
在北大读书学习,是我学生时代最大的梦想,如今它实现了,它是那样鲜活动人,我就像一个饥渴太久的孩子,如今终于得到了最好的照料。
北大身份三重唱(3)
我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从山窝子里走出来的一个放牛娃,我曾经自卑过,但从来没有屈服过。我一直思考着如何能走出祖祖辈辈命运的怪圈,如今,我已经完成多少代人都不能完成的梦想。
我注定是要走出大山的,因为我觉得我有很多事要做,我感觉外面的天地空间很大,我可以做成很多事,当下的一切都不能满足我真实的需要,我不能永远守在那一亩三分地里,年年在稻田里插秧。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偶然,我们应该不断地去书写这个*奇迹,生命就如弯弯溪流静静地流向远方,到她所要到达的地方;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走在人群中,去寻找属于真正的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绕了好大一个圈子,终于来到了北大,我总觉得这是冥冥中的安排,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
从南方绕到北方,从“广漂”变成“北漂”,最终停留在未名湖畔,梦马上跟着生根发芽。如今,龙年的春天又到了,唯希望自己快快茁壮成长,因为这里土壤肥沃,精神丰腴。
这几年,我感觉自己做得不好,也不够,但北大却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和掌声,我要感谢北大所给予我的一切。
在这里,我也要给北大一个承诺,我必将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回报您。我将带着这三重身份,继续向上攀登。
演讲在北大(1)
演讲在北大
北大可是个神圣的地方,没有两下子,谁会请你到北大来做演讲?我那时还没有“两下子”,居然也能在北大做演讲。
都说站在北大的讲台上有点诚惶诚恐,我确实感受到了。
那是2008年,我在北大平民学校第三期培训班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班委会为了锻炼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决定以“我学习、我工作、我快乐”为主题,举行一次演讲活动。
当时班长找到我的时候,我还是挺犹豫的,总担心讲不好。为此,班主任也出面鼓励我说,你看,你的学历是非常高的,而且文章写得也好,怎么不敢上台去讲讲呢?你完全有这个实力,况且机会难得,你要好好把握啊!
经班主*任这样一“鼓动”,我还真答应了。
那次演讲我主要讲了我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我谈到自己从小就生活在贫穷的大山深处,渴望通过读书走出大山,了解世界,更渴望学有所成,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
虽然后来求学艰难,毕竟进入了省重点高中-广水一中,遗憾的是,由于发挥失常,2002年高考只过了专科线,进入武汉一所普通专科学校学习法律专业,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北大在等着我。
我还分享了我的求职经历,大学毕业后,我南漂广东,先后在知识产权服务公司、律师事务所实习和工作过,2007年辞职北漂,在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语文老师。
我告诉同学们,我的这些经历,促使我格外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和农民工子女教育。
不过,我比较幸运的一点是,2007年8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得以到北大当保安,有机会参加北大重大事件和赛事的一线保卫工作,比如主席视察北大、外国政要参访北大等安保工作,以及北京奥运会安保志愿工作等。
演讲在北大(2)
我越谈越兴奋,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说能够在美丽的燕园生活学习,能够仰望未名湖上空的蓝天白云,切身感受北大百余年的人文气息,是我今生最大的荣幸,我享受在北大的每一天,感*恩在北大的每一天。
最后,我还分享了我的一些人生感悟,并鼓励同学们说,改革开放30年已经过去了,祖国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改革的下一个30年已经拉开帷幕,而在座的各位将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没想到我讲到这里的时候,下面突然爆发起热烈的掌声。
我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演讲状态,我特意谈到普通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我说各位同学能够成为北大平民学校的一员,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应该感谢北大教育学院“进城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课题组的老师们,以及志愿者团队。
我们的劳动人民身上有很多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品质,比如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生存能力强等,这些品质不仅让他们活得有尊严,同时也在感染和激励着他们的子女去拼搏、去奋斗,比如我就从我的父母身上学习和继承了很多东西。
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农民工群体,更是用他们的辛勤汗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丽的“鸟巢”、雄伟的北大体育馆,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心血智慧。
北大平民学校的同学,也是中国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大军中的一个缩影。正是你们辛勤的付出,才有这个美丽的北大,干净的北大,令人尊敬的北大。你们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也在为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而贡献着自己的那份力量。
演讲在北大(3)
我还结合自己曾在北大平民学校学习的经历和感受,谈了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平民学校是一块教育试验田。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中国要由一个农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必然要面临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非常有必要。
我说平民学校的创办是一个创业过程。在这里,老师和学生都存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需求。我也谈到平民学校的定位问题,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希望培养的是创业型人才,最*好能多出几位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我还认为平民学校是务工人员的精神家园。比如当你遇到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时,如果你还能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10页 当前第
7页
首页 上一页 ← 7/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