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一个是日军如果攻占中条山,就可以随时随地南下豫西,夹击第一战区主力。一旦日军打垮第一战区主力,整个中原地区就再也没有主力部队了,中原的人力物力就会为日伪所用。另一个是日军之所以在华北战场对八路军作战中接连失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强大的伪军部队配合。如果日军攻占中条山,阎锡山的晋绥军和孙殿英部、庞炳勋部、孙良诚部等都为成为无根之萍。说不定会出现大部队被逼投降的丑剧。这些部队如果投降日军,伪军的力量就会大大加强,日军就可以集中力量打八路军。很可能日军就是因为看透了中条山防线对华北各部队的支撑作用,才决心打中条山之战的。
刘斐说完,蒋介石“嗯”了一声,就说:“中条山不能丢,洛阳更不能丢。敬之、健生,你们两个想想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延缓日军对中条山的攻击,给我军多留点战役预备时间?”
白崇禧沉吟半响,说道:“延缓日军对中条山攻击的办法是有,关键是未必能行的通。一个是可以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日军发动积极进攻,破坏日军运兵的交通线,迟滞鬼子集结部队时间。另一个是命令第五战区、苏鲁战区在豫皖边界的部队向陇海路之敌发动进攻,第一战区部队向开封方向日军发动攻击,迫使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中条山。第三个办法是加强中条山守军力量,调蒋鼎文部、胡宗南部增援中条山。”
白崇禧还没有说完,蒋介石就从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白崇禧就此打住,不再多说。
何应钦慢悠悠地说道:“必须得配合作战。中条山防线不但保护豫西,更重要的是保护陕西的潼关、渭南。如果不配合作战,我们就把中条山守军撤退,放日军杀向风陵渡。那地方非常适合渡河,不怕不和日军血拼。”
何应钦这话听着十分刺耳,但站在国民党立场上来看,也有几分道理。因为陕西全省都是、八路军的根据地,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把陕西夺回来,把的领袖机关赶离西安,赶过黄河去。为什么要提守东大门呢?
一时间,屋内的几个人都不说话了,似乎都有些意动。
刘一民当时也考虑到了,对来说,现在的中条山防线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历史上。历史上我党中央局促与陕甘宁边区,八百里秦川是的粮仓,胡宗南重兵驻守。现在的陕西是我党我军的大本营,说不定蒋介石做梦都想着让日军杀向陕西呢!但是,不管怎么说,中条山防线同样庇护着第一战区的豫西防区,蒋介石不会看不到这一点。这才有了刘一民的谈话!
刘斐赶紧报告说何总长的这个办法不妥当,陕西虽然在手里,但并没有影响陇海路通行,而且还以陕西的粮食支援山西前线。如果日军真的攻向陕西,那就离攻占四川不远了。万万不可出现这种局面。
时间不等人,蒋介石不再听讨论了,站起来走到地图跟前,审视良久,这才转身对总参谋长何应钦说道:“敬之,你亲自去一趟洛阳,部署中条山保卫战,务必确保中条山不失。”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命令卫立煌立即返回中条山的。但是,一来卫立煌正在峨眉山上,光是通知他都需要时间,等他接到命令下峨眉山再赶到成都坐飞机赶回中条山,恐怕黄花菜都要凉了;二来呢,卫立煌是赌气上的峨眉山,他返回中条山支前蒋介石必须得见见他,让他思想上转过弯来。不然,蒋介石不放心。
何应钦请教中条山保卫战作战方针,蒋介石沉吟一会儿,说道:“此次中条山作战指导要领四句话、十六个字:保守要地、力图持久、奠安内部、争取外援。作战原则是加强中条山及潼洛工事,积极训练。作战兵力上,要统一协调地一战区、第二战区、第五战区各部队参战,特别要协调陕西的部队参战,以第一战区中条山集团、陕西河防部队为主拱守中条山及洛阳、潼关等要点,第五战区做增援准备,第二战区各部队,包括十八集团军担任断敌交通、伏击、尾击日军之任务。”
何应钦又提出如果十八集团军不服从调遣怎么办?
这是个现实问题,从1939年冬天开始搞摩擦,就没有消停过。蒋介石把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军饷停了,把八路军教导师、新四军的番号撤了,甚至还宣布新四军是叛军,要通缉叶挺、项英。这个时候日军要打中条山了,想起来需要八路军配合了?难啊!
再说,陕西的八路军守备部队敢放心大胆地区与日军作战么?恐怕他们这边开往黄河边,那边蒋鼎文的第十战区部队、朱绍良的第八战区部队就会狼一样扑向西安。这个事情在那里明摆着呢,何应钦心里清楚的很,所以才有这样一问。
蒋介石嗯啊了一声,说道:“这个事情我会和他们谈的。如果不配合作战,那就是不承认团结抗日的原则了,就是不承认军令政令统一了,相信他们会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何应钦、白崇禧等人前脚离开蒋介石的办公室,蒋介石就摁响了门铃,命令侍从室立即通知卫立煌,以最快速度赶回重庆来见他,通知驻重庆代表周恩来来见他。
何应钦赶到洛阳后,于4月18日、20日在洛阳的第一战区长官部两次召开由第一、第二、第五战区军以上长官参加的军事会议。根据各方提供的情报,何应钦判断:“晋南之敌,似将逐次夺取我中条山各据点,企图彻底肃清黄河北岸之我军,然后与豫东之敌相呼应,进取洛阳、潼关,以威胁我五战区之侧背,或西向进窥西安。”
基于这个判断,何应钦决定采取以攻代守的方针与日军周旋,指示:“为确保中条山,(一)第一步,应相机各以一部由北向南(93军),由东向西(27军),与我中条山阵地右翼各部,合力攻取高平、晋城、阳城、沁水间地区,以恢复廿九年四月前之态势。(二)第二步,与晋西军及第二、第八战区协力,包围晋南三角地带之敌,而歼灭之。(三)最低限度,亦须能确保中条山。”
何应钦是中队的总参谋长,不可能长期坐镇洛阳,完成部署后就坐飞机返回重庆去了。至于各部队能不能坚决贯彻他的指示,严格落实,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到了4月28日,军委会进一步做出日军有从济源、横皋大道进犯垣曲企图的判断,再次决定:(一)加强阵地工事破坏阻塞主阵地前道路;(二)先制出击打破敌之攻势;(三)第二战区晋西部队向同蒲、第五战区汜东部队向陇海牵制策应。在上述判断指导下,中条山地区的主力7个军进行了相应配置:第9军裴昌会部在豫北重镇济源;第43军赵世铃部在山西南端之垣曲;第17军高桂滋部在绛县地区;第3军唐淮源部、第80军孔令恂部在闻喜、夏县地区,第98军武士敏部在董封镇一带,第15军武庭麟部在高平地区。另以4个军配置于太行、太岳地区,作为策应。
大战即将开始,卫立煌尚未赶回,中条山各部队处于军委会遥控指挥之中。
热烈祝贺红星登上首页vip封推,爆发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一四三章博弈
第一一四三章博弈
感谢书友iopup、长安十二楼各投2票支持,感谢书友逆天军帅、河山一局抵、皮皮饿狼、tommy888、萧峰8、倬伟、活着快乐着、书友71692743投票支持!谢谢了,我的朋友!
和历史上的中条山战役不同,现在的中条山之战是从鲁中南开始的。(《》)
刘一民发表谈话后,给中央和总部去电,将自己关于日军即将发起中条山战役的判断做了详细阐述,请求中央及早部署,一是严防日军趁机渡河西进,二是要动员山西各部队配合中条山守军作战,牵制袭扰伏击日军,使其不能顺利进行中条山战役。如有可能,请115师主力、120师主力、129师主力、独立师主力以及冀南、冀中部队破袭平汉路、正太路、同浦路,截断敌交通运输线,迫敌回救,支援中条山国军作战。同时,刘一民向中央和总部报告说山东我军各部队将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牵制日军,使其不能增援山西战场。
刘一民想不到,这封电报在中央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蒋介石企图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并在新四军军部胜利渡江后撤销新四军番号,宣布为叛军,通缉叶挺、项英,周副主席几次求见蒋介石要求其收回成命都遭到了拒绝,连《新华日报》都被暂时关停,在中央许多同志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继“四?一二”叛变之后,蒋介石再一次背叛。因此,收到刘一民的电报后,政治局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有同志在会上说,凭什么支援国民党军作战?难道救了他们让他们再反过来打我们么?农夫和蛇的故事不能重演。(《》.)还有的同志提出,团结抗战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只让我们讲团结,蒋介石也得满足我们讲团结的条件,必须得让蒋介石停止反共、恢复教导师和新四军番号、补发所欠军饷和弹药。
严格说,自从蒋介石围攻陕西根据地开始,国共双方就已经撕破脸了,到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番号、通缉叶挺项英,关系就已经彻底破裂了。屡受蒋介石欺骗、出卖、屠杀的共产党人根本就不相信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了。
历史上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月29日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明确宣布:皖南事变“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由革命到反革命的转折点或分水岭”,“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已经日益反动,毫无希望了”。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动员全国人民,孤立与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首领蒋介石的反动,使一切主张抗日与民主各阶层的人民代表去代替反动了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组织抗日民主的国防政府,执行抗日救国的革命政策,进行胜利的抗日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民国”。等于是中共从此开始下定了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决心。
道德经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历史上蒋介石取得了在皖南消灭7000新四军的战术上的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已经为他的蒋家王朝的覆灭挖下了奠基的第一锹土。
只不过当时新四军遭受重创,八路军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同样遭受重创,中央审时度势,不得不采取政治上进攻、军事上防守的策略。
现在和历史上相比较,我军拥有完整的陕西根据地,又控制着山东、山西的大片根据地,兵力、装备与历史上不可同日而语,北上抗日以来又连战连捷,战果之大远远超过国军,作战方式也由游击战转为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圣堂最新章节.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不光是刘一民想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早日打败小鬼子,中央领导恐怕都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加上刘一民不断地进行前瞻分析,中央领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要小鬼子敢南下攻击英美,导致美国参战,中国抗战胜利的曙光就会出现。偏偏蒋介石不知道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一门心思限制中共发展,中共如果能甘受蒋介石摆布才鬼了呢!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在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时之所以依然采取政治上攻势、军事上守势的策略,那纯粹就是为了维护团结抗战了。
主席翻来覆去地看刘一民的电报,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说实话,主席和老总他们也没想到日军会集中力量打中条山战役,因为此时日军重兵把鲁中南围的铁桶一样,最危险的地方不在山西战场,而应该是在山东的鲁中南战场。想想吧,不用别的招数,只要日军采取蒋介石围攻中央苏区的办法,采用滚筒战术逐步推进,鲁中南我军的生存空间就会被一步步压缩,最后必然会象长征一样,被迫再一次突围而出。那样子,损失就大了。
假如真的向刘一民电报里说的那样,日军将攻击矛头对准中条山,举行大会战,中条山就危险了。因为中条山防线绝对不象国军报纸上宣传的那样牢不可破。日军在1939年6月发动的“六六大战”就已经攻占过平陆,打到了黄河边。就这还是因为当时驻守平陆一带的是杨虎城部,该部中共地下党员多,杨虎城、孙蔚如抗日坚决,与日寇死战,最后总算是在日寇撤兵后收复了失地。杨虎城部在此役中损失1万多人。去年,日军又一次从夏县攻过平陆,并在沿线设据点。虽然日军后来都被驱逐出中条山,但是这说明中条山守军防御上有漏洞。现在,杨虎城、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已经于1940年10月调离中条山,到巩义布防,这可是卫立煌誉为中条山柱子的部队啊,这一调走,中条山的防守力量明显就弱了。
说起杨虎城的17路军,后来的经历很曲折。
红军发起涪嘉战役的时候,杨虎城奉蒋介石命令率部南下川北的万源地区,堵截红军北上通路。结果,刘一民一战消灭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师,川陕门户洞开,刘一民随即率领红七军团袭占汉中,并分兵北上抢占极为空虚的西安。
当时,杨虎城的第17路军共有第38军和第7军两个军,每军只有一个师。其中第38军只有一个17师,军长、师长都是孙蔚如,第七军也是只有一个42师,军长、师长都是冯钦哉。另外还有三个警备旅和三个绥署特务团和一个骑兵团。总计28个团,6万人。
杨虎城南下川北的时候带着两个主力师、一个骑兵团一个特务团共17个团,只留下11个团的警备部队在陕西各地驻守。结果刘一民攻占西安后,把杨虎城的11个警备团全部消灭或者缴械整编了,杨虎城带的主力冯钦哉42师的柳彦彪旅因为撤退动作慢,被追上来的彭德怀指挥的红四方面军、红三军团部队吃掉了,只剩旅长柳彦彪逃脱,等于杨虎城的部队损失了近一半人马。
好在杨虎城退往安康后,鉴于他表示停止内战的决心,红军主力并没有追歼他,给了他个在安康休养生息的机会,逐渐恢复了实力。特别是蒋介石为了利用17路军牵制红军,竟然破天荒地给17路军增加番号,允许扩编。其中,孙蔚如38军扩编为两个师,即赵寿山17师和李兴中177师,冯钦哉第七军扩编为两个师,即柳彦彪第42师、武士敏第169师。杨虎城还利用原来的番号,在安康重建了两个警备旅和教导团、骑兵团两个直属团。
抗战爆发后,杨虎城主动请缨,率领孙蔚如38军主力和直属部队渡河抗日,驻防中条山,留冯钦哉第七军驻守安康。不料,杨虎城这一走,蒋介石就调中央军进驻安康,冯钦哉第七军经不起蒋介石金钱美女的攻势,干脆脱离17路军,加入中央军序列,变成了二十六路军。捎带着孙蔚如38军17师的王劲哉49旅也跟着变成了中央军,被改编为独立第二十旅。
这西北军出身的部队,打仗拼命是没话说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部队容易被分化瓦解。当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就曾经感叹说西北军溃败是败在了光洋和美女上。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整个抗战时期,西北军将领投敌当汉奸的较多,相比较湘军、桂军、川军、滇军、黔军系统,显然是一枝独秀。
杨虎城率领部队在前线和鬼子拼命,打来打去把38军的威名打出来了,但也把第七军给弄丢了。按不下心里这口气,杨虎城跑去找蒋介石理论,蒋介石给他了个31集团军的番号,让他把孙蔚如38军扩编为31集团军,然后就让人给他做工作,不如出洋转转,开阔一下眼界。
杨虎城这才明白,蒋介石这是对他和共产党秘密来往不满,故意拆解他的17路军的。
蒋介石把船票、旅费都派人送来了,杨虎城又没有勇气直接把部队改变成八路军,就只好把部队交给孙蔚如率领,自己出洋考察去了。31集团军很快也改称第四集团军,孙蔚如升任军团长,辖赵寿山38军、李兴中96军。
挑灯夜战,四更求票啊!各位大大可怜可怜山山吧,把票票投出来,山山无限期盼啊!
第一一四四章博弈(续)
第一一四四章博弈(续)
本文每页显示
6000字 共
1218页 当前第
960页
首页 上一页 ← 960/1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